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提高新闻价值 保证传播正能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598 浏览:131526
论文导读:
提要:科技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生活,提高科技新闻报道水平和传播效果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科技新闻的实践与理由,提出了提升科技新闻价值的策略。
关键词:伪科学 科技新闻 科学素养
如何创造性地写好科技新闻?笔者结合电视科技新闻工作实践,谈一些认识。
挖掘科技含金量,提升科技新闻价值
强化对科学技术的报道,让媒体成为科学和民众之间的信使和桥梁,让科技新闻受民众青睐,已成为当下媒体的共识。
科技新闻不靠亮丽耀眼服众,靠的是科技成果本身的魅力。往往是那些看似普通的一般科技新闻,才产生了深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大连市是著名的大樱桃之乡,今年全市的樱桃产量多达6-7万吨。大樱桃难储存,成熟采摘期仅10多天。可今年6月初,就在大樱桃即将进入采摘期时,网络上忽然流传出樱桃生虫不能吃的传闻。一时间人们谈樱桃色变,往年热热闹闹的樱桃园也变得冷清起来,果农叫苦不迭。此事引起大连各媒体关注,经过调查,发现这种虫子是提高新闻价值 保证传播正能量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果蝇幼虫,由于樱桃后期不洒灭虫农药,侥幸存活的果蝇顺樱桃裂口钻入产卵而致,这种果蝇幼虫被人吃下也无害。记者们立即采写科技新闻进行详尽报道,消除了人们吃樱桃的疑虑。许多市民纷纷组织采摘团到一些销路不畅的樱桃园买樱桃。
一般科技新闻虽然是报道的常态,但要靠此赢得相对稳定的受众群,却也并非易事。一般的科技新闻报道,或多或少存在着“专家看不上,读者看不懂”的理由。虽然大多数科技新闻的重要性都不低,但是从题材和内容看,却又很难激发受众观看或阅读的兴趣。走出这种怪圈的一个重要办法是,挖掘科技事件或成果中的合金量,提升科技新闻的新闻价值。例如科学证明,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强于sARs且传染能力有可能相当于流感。对此,大连的媒体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警觉。大连是一处候鸟迁徙地,无数种鸟每年都要途径大连的老铁山。电视报纸等媒体长期不厌其烦地向市民们介绍各种禽类的科学知识,还有一些记者专以报道鸟为己任,成了被市民熟知的“鸟”记者。每次禽流感警报发出,除了政府医卫部门积极行动,市民现在也都能做多种多样的预防工作。小小的鸟同禽流感病毒挂上了钩,通过科技新闻被最大限度发掘了含金量,新闻价值大大提升。
重视预警功能,降低灾难事故危害
在危机事件中,在灾难或事故面前,科技新闻具有预警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危机事件频发,但在危机“征兆”出现时,科技新闻却往往没有及时报警,往往造成了更大的损失。不管是哪种类别的危机事件,具有知识性的科技新闻报道,都应该在危机发生之前加大对防灾减灾科学知识的传播,让广大受众提高科学意识,未雨绸缪。
大连是一个史料记载地震发生较少的地区,但地震部门不忘责任,多年来一直和媒体配合,积极宣传地震科技知识,报纸和电视都定期拿出一定的版面和时段专门向市民介绍最新地震知识。这类提前预防的科技新闻报道方式已屡次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另外,危机发生后,可能出现大量的心理理由。这就更需要专业的科技新闻报道,做心理抚慰工作。科技新闻在危机中,对个别事件过度解读的现象也值得注意和警觉。
防忽悠甄别真伪科学。保证科技新闻传播正能量
网络时代,科技新闻也面对着严峻考验。网络上各式各样的信息五花八门。伪科学、反科学和迷信思想泛滥,甚至还有一些人专门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稍有不慎,科技新闻也会躺着中招。前些年出现的诸如“水变油”“从恐龙蛋里提取DNA”等伪科学报道,“长沙陨冰”和“猴子牧猪”等反科学的报道,就闹出了大笑话。怎样才能保证科技新闻一直旗帜鲜明地传导正能量?最低也要保证不出笑话?
首先,科技新闻从业人员不但要有“新闻眼光”,还必须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从事科技新闻的记者编辑,最好具备文理交叉的知识结构与背景,有对科技发展趋势准确的敏感性和领悟能力。还能接受和理解新科技和科技前沿知识。他们必须善于学习,自觉地更新知识。
其次,科技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真实严谨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技成果的评价。科技新闻不但要写得通俗易懂,还要避开陷入新闻炒作的怪圈,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有颗平常心,一以贯之地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
对科技报道事实的准确性表述和把握不准也是科技新闻失误较多的一个重要理由。解决之道是科技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对一些科技成果的细节也要努力求证,务求准确向公众介绍,有些拿捏不准的,宁可交由实践检验,或让时间去做出最后判断。
坚持大众化平民化,提高传播水准
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如何精彩写作,才是科技新闻突破瓶颈的关键。
第一,写作者要俯下身子,想方设法让科技走出塔。科技新闻的服务对象是普通百姓。要让有阅读能力的百姓拿起科技新闻一看就明白,一读就懂。例如,气候学学问很深,但气候学中的地球温度正在变暖现象却是人们关心的理由。以此为切入点,媒体发表了大量浅显易懂的科普新闻,并逐渐将关注点引到人类自身——石化经济中野蛮落后的生产方式及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导致碳排放过度,破坏了保护地球的奥氧层,造成了温室效应。为帮助人们重拾信心,我国的科技新闻还集中报道了节能减排、碳捕获基地、碳轨迹、低碳生活等方方面面。如今,地球气候变暖的科学知识已被公众广为接受。
第二,学会用眼睛观察,用镜头说话。科技新闻需要对科技成果所蕴含的科学道理、科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揭示和阐明,“道理”讲得多,细节的形象生动就格外重要。2009年,本人采写的《科学优化施肥,“低碳农业”造福环渤海》一稿,就坚持用镜头记录低碳农业的轨迹,此稿获辽宁新闻奖一等奖。
第三,坚持语言通俗化,让科技新闻也具艺术效果。要尽量减少书面语,减少生冷名词。讲究句式简弹短小,追求将深奥的科学原理、专业术语,用百姓口语来解释。尽量避开专业术语,注入悬念,多用现场描法,来引起受众兴趣。调动各种修辞和形象化的手段,用通常人们熟悉的事物和常识比喻、类比等,使科技新闻更具艺术_生。也可以在主题报道外,链接相关的知识、发生的大事。(作者是大连电视台记者。博士)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cbslw/lw1336.html上一论文:试议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故事化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