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我国对非传播情况调查及倡议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29 浏览:46964
论文导读:
中国传媒大学第二期“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有来自非洲12个国家的17名学生,均为政府官员或媒体机构骨干,年龄在20-35岁之间。为了解中国媒体在当地的影响力、结合当地需求改善中国对非传播,笔者在他们毕业回国之前,对他们进行了访谈。
非洲人接触国外媒体情况
受访非洲学生普遍认为本国民众愿意使用各种媒介,接触最多的是广播电视,其次报纸,再次网络。互联网不够发达,年轻人接触网络多些;城市互联网发展迅速,农村则缓慢。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网络普及率较高,经济落后国家则很低,普通民众难以接触网络。

1.西方媒体影响力大

受访学生一致认为,西方媒体如BBC、VOA、CNN、FRI(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本地媒体影响力较大,到中国前很少接触CCTV、CRI。受访学生对外国媒体上的时政新闻和影视剧最感兴趣。国外新闻节目主要是专业人士和精英人士收看,且国外新闻除非本地化或被本地媒体采用,一般不会被广泛关注。整体来说,英国媒体在英语国家影响较大、法国媒体在法语国家影响较大(这显然与殖民时期形成的语言文化接近性有关),美国媒体则对整个非洲的影响力都较强。
受访学生认为,中国媒体在非洲分布不广、覆盖率不高,主要集中在肯尼亚,其他大多数地方听不到中国媒体的声音;中国媒体报道新闻时,很难契合大多数非洲人的接受需求,报道方式比较外交化,在意非洲国家当局的态度,以免影响外交关系;西方媒体更独立,不考虑是否迎合和得罪非洲国家政府,报道大多数非洲人喜欢的新闻。不过,在与中国有传统友好关系的国家,中国媒体的覆盖率在提高,影响力呈上升趋势。坦桑尼亚学生认为,中国媒体在非洲的影响力正在提升,CCTV和CRI正在与西方媒体竞争,但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媒体做得更好,中国媒体还需要努力。

2.对西方和本地媒体认可度高

受访学生在国内时,经常接触外国广播电视新闻,主要来自BBC、VOA、CNN、FRI等,因其可信度较高;BBC被认为是最可信的媒体,新闻拥有广大听众,也有学生提及收看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对中国媒体新闻报道缺少认可度,偶尔通过CCTV、CRI接触中国的新闻节目。坦桑尼亚学生认为,CCTVNEWS具有如下显著特点:报道外国新闻缺少批评视角;新闻时效性不强,从CCTVNEWS看到的大多数新闻都已被其他媒体报道过;通常会短暂回顾先前报道过的新闻。
非洲本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有贴近性优势,有相当认可度,因为民众更关注当地新闻。尤其是南非,因本身媒体业是非洲最发达的,本国媒体的收视听率很高。非洲人接触境外媒体主要是获得国际新闻、与本地媒体对同类新闻的报道进行比较。非洲国家的知识精英群体较认同西方广播电视新闻,应与他们接受的西式教育有关。总体而言,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在非洲的认可度偏低,与接触中国媒体少相映证。

3.对影视娱乐节目关注度高

非洲人对影视娱乐类节目很感兴趣,他们经常收看影视娱乐节目,年轻人主要通过电脑和网络收看。受访学生反映,国外影视节目主要来自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部分来自新兴国家,但中国的影视剧很少看到;近两年,中国翻译成当地语的影视剧开始有一定影响力,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在电影观看方面,非洲年轻人主要在电影院或下载到电脑上看,美国电影居多;中国的功夫电影曾经较有影响力,但这只是过去。非洲本土影视节目依然有市场,比较受关注,主要由南非和尼日利亚提供。
对中国的认知与印象

1.了解中国的渠道

受访学生反映,来中国前主要是通过网络、西方广播电视和有关中国的电影获知中国信息,如BBC、CNN。仅有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学生反映,会通过中国媒体如CCTVNEWS、CRI获取部分中国信息,但主要还是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不过,坦桑尼亚学生也认为,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中立,把中国描述成对西方经济和构成威胁的敌人,侧重报道中国的和人权理由。
非洲人对中国的时政类、文化类新闻感兴趣。在中国媒体渗透率比较高我国对非传播情况调查及倡议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的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会通过CCTVNEWS、CRI获取有关中国信息。访谈发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发展情况,是影响中国媒体在当地传播力的重要因素。如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因与中国有良好的传统友谊,中国媒体渗透率较高;肯尼亚则因中国驻非媒体大多集中在内罗毕,中国媒体渗透率也较高。

2.对中国及中国人的印象

受访学生普遍反映,与中国人接触不多,主要是购物、贸易时接触。每个国家对中国人印象不同,这取决于中国人在非洲的行为。比如在所在国非法采矿或贸易,则该国对中国人印象就差一些。受访学生认为,语言文化的隔阂,影响中国人与非洲人交流,很多到非洲务工的中国人不懂当地语言,英语也不够好;在非洲的中国人不愿意与当地人交流、参与当地活动;来自欧洲国家的外国人,愿意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近些年,中国强化对非人文外交,如在非洲国家创办孔子学院,非洲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接触增加,有助于转变非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并向积极方面转变。
受访学生中半数以上表示,之前对中国有误解,负面印象多些,主要来自西方媒体和中国电影。受访学生认为,中国公司及其产品在非洲的形象有待改善,中国公司应多参加当地公益活动,让更多非洲人知晓;中国在非洲的官员、公司企业都能代表中国形象,应多与当地非洲人接触。受访学生反馈,中国在非洲的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旅游公司、通讯公司、中餐馆,有较高的知晓度。总体来说,受访学生对中国都给予正面评价,认为中国人民很友善,经济发展很快,是友好国家、商业伙伴,不干涉内政、致力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不同于发达国家。

3.更愿意接触西方媒体的理由

对于为何更愿意接触西方媒体,受访学生给出的理由有:西方媒体先期进入非洲,在收视听习惯上有优势,且收听很方便,内容也不错;西方媒体有语言优势,开放、不歧视,更加吸引人,可信度更高;中国媒体多用中文(应是指CCTV中文国际频道),且有时报道显得很无力,少有新闻能够吸引他们,也接触不到中国媒体;论文导读:
中国媒体为国有,主要为政府发言,缺少批评性,只报道发生了什么;西方媒体主要为私有,更为商业化,批评性更强,分析评论更多,强调它们的观点(受访学生认为,这是媒体的重要职责);西方媒体有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细节内容,使用当地人能清晰理解的本土语言报道;殖民历史形成的语言文化关系也是因素之一。我国对非传播情况调查及倡议相关论文由{#GetFullDomain}收集,如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