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视觉文化视域下图像对新闻事实建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547 浏览:70631
论文导读:图像新闻背后都另有“真相”。媒体用图像来建构新闻事实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虽然保证了“图的真实”,但是出于各家媒体自身的立场或是媒体工作者的感情倾向、偏见思想等主观理由,“媒介真实”有失偏颇。我们可以称之为图像新闻的隐性失实。二是,最基本“图的真实”都无法做到,新闻图片或视频所反映的
摘 要:图像,是视觉文化时代的重要表征,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图像呈现出的世界既包含记录事实的客观性,又带有记录者本人的主观思想,是经过媒体工作者精心加工、包涵主观倾向的“事实真相”。这样的真相是否满足客观性的新闻要求?是否会对大众的认知产生引导性的偏差?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并对新闻媒体在视觉文化时代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提出意见和倡议。
关键词:视觉文化;图像;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9--02
引言
看见,就是要从蒙昧中睁开眼,就像叶子从蜷缩中挣开……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一点一点像剥笋一样把它拨开,露出里面很鲜嫩很青的那个劲儿……
——《看见》
视觉文化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的人类的精神财富,有别于语言文字之间差异性,图像能调动人们感官、知觉,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当视觉文化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建立在图像符号基础上的新闻就打破时空局限,成了全球共享的信息资源,并加剧了新闻的广泛传播。

一、视觉文化时代中的图像传播

随着电视、电影、多媒体网络等大众传媒日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经验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开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W.J.T米歇尔在《图像转向》一文中指出,“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⑴
20世纪,人类就开始将“视觉”列入考察的范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认为,“从本质上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⑶观看,本是人类具有的最自然最本能的认知世界的行为,但当大量视觉符号充斥着人们的认知感官视觉文化视域下图像对新闻事实的建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诉诸感性的图像符号比诉诸理性的语言符号在认知过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时,“观看”这一原始行为,开始带有文化欣赏的功能,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对图像符号的具体解读。一个“读图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二、图像建构新闻事实的现象分析

在理想的新闻采编模式中,新闻报道必须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相符。但是现实情况往往较理想有一定的差距,但图像反映的世界未必是对等的现实,“眼见为实”的也未必是真相,在受众看到的所有图像新闻背后都另有“真相”。
媒体用图像来建构新闻事实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虽然保证了“图的真实”,但是出于各家媒体自身的立场或是媒体工作者的感情倾向、偏见思想等主观理由,“媒介真实”有失偏颇。我们可以称之为图像新闻的隐性失实。二是,最基本“图的真实”都无法做到,新闻图片或视频所反映的内容并非是当时的客观事实,图像的记录与新闻事件的发生并不同步。这类被图像建构的报道明显违背了基本的新闻规律。

(一)真图像对新闻隐性建构的现象分析

1、以媒体立场为前提报道 遮掩部分事实真相

在理想的媒体运作过程中,不掺杂任何个人情感、客观真实地报道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和工作原则。而实际采编过程中,不同媒体存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出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媒体的立场会隐含在每一条新闻报道的制作过程中。有了预先设置的立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必定不是绝对的,所呈现出的“事实真相”存有质疑。
2010年央视记者芮成钢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抢问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事件就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案例。关于此事件,有两段视频值得关注。一段是电视台播出的视频,在这条四分半中的新闻中,芮成钢先表明自己是中国记者的身份并说自己可以代表亚洲,奥巴马随后赞赏他的英语流利后开始回答理由。在此视频中,观众可以看到芮成钢和奥巴马在融洽的现场气氛中谈笑风生。第二段是凤凰卫视播出的视频,当奥巴马把提问机会留给韩国记者时,芮成钢站起来要求代表亚洲,双方在尴尬的气氛中僵持了一段时间,奥巴马回答了芮的理由。而对比网上流传的未经剪辑的完整视频,我们可以发现,电视台的新闻中剪去了奥巴马之前要求韩国记者提问的段落,保留的后半部分视频显得记者芮成钢自信十足、风度翩翩;而凤凰卫视的新闻中则去掉了奥巴马请韩国记者提问后,现场无人举手,气氛尴尬的段落,播出的视频让观众觉得芮成钢抢占了韩国记者的机会,无视礼节。而这个细节,恰恰正是影响受众判断芮的行为得当与否的重要依据。
同样的新闻事件,同样的两个主人公,同样的视频素材,经过两个占据不同立场的媒体剪辑后,呈现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新闻现场”,让观众看到两个背道而驰的“新闻真相”。动态图像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而需对图像编辑组接、反映事件进程负责的“媒介真实”,在两家电视台都未得到落实。《文化帝国主义》的作者汤林森认为,“凡是没有进入电视的真实世界,凡是没有成为电视所指涉的认同原则,凡是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在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力关系的科技器物。”⑸

2、过分追求视觉效果 导致信息传递片面化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对于一家媒体,无论是报纸、电视台还是网站,争夺受众的关注度无疑是最重要的。对视觉效果的重视,也正成为了如今媒体界为了存活、拉高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所竞相追逐的目标。凤凰卫视闾丘露薇在其著作《不分东西》中提到,在关于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中,西方媒体曾经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个维吾尔族妇女身穿黑色长袍,戴着褐色碎花头巾,拄着拐杖,她的前方虽然焦点模糊,但可依然可以分辨出一辆白色的防暴车和一个拿着盾牌的防爆正对着她。这张照片对于后方的报社编辑来说,在视觉冲击力上显然是令人爱不释手的。平民和两者身份的对比,拐杖和盾牌两种手持物的对比,老迈的妇女和全副武装的青年两种形象的对比,都让读者心中的感情倾向在第一时间偏向了形象上处于弱势论文导读:
的维吾尔族妇女,并认为这张照片反映的“真相”就是:这名走上街头的妇女受到了代表形象的的镇压。但“真相”背后是否另有真相?在综合了2009年7月7号路透社、《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和2009年7月8日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记者的博客内容后,我们可以拼凑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事件全过程:一群维吾尔族妇女上街面对中外记者用汉语诉说着自己的父亲、丈夫和身边的维吾尔族男子被带走,当中国记者用汉语向她们提问以进一步求证时,维吾尔族妇女摇头表示听不懂。而面对外国记者的中文提问,她们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情况,被抓人数的数字在她们口中也不断变化。和特警在整个对峙过程中保持着克制,并未用武力驱散群众。
虽然这个通过多家媒体报道拼凑出的事件与真相一定还具有一些差距,但从事件发展的全局上说应是比较接近。而这个拼凑出的“真相”与之前读者透过西方媒体刊登的照片所了解的“真相”却是大相径庭。无论那篇西方新闻报道的文字解读如何,不得不承认一张画面冲突感和对比度极强的照片肯定会影响读者对事件的判断力。

(二)假图像建构假新闻的现象分析

1、新闻图像“张冠李戴”

2011年1月26日,一组将一条央视新闻的画面和美国好莱坞大片《壮志凌云》画面的对比图在网上疯狂流传。在这则报导的中国军方歼-10战机打靶实弹演习的新闻中,配音介绍这是一次实弹演习,所有的靶子都被击中。但是眼尖的观众注意到此时的画面好像与美国好莱坞大片《壮志凌云》中的镜头一模一样。这条新闻图像“张冠李戴”的假新闻不仅成为观众眼中的笑话,还引来众多西方媒体的嘘声。

2、现代技术伪造的新闻“真相”

2007年的“华南虎照片事件”轰动全国,陕西农民周正龙拿出两张声称是用胶片和数码相机同时拍摄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经陕西生林业厅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和影响专家共同鉴定,照片是真的。从而失踪了二十多年的野生华南虎又被重新发现。而不久之后各方质疑纷至沓来,经过一年多的网络热炒和法庭审判后终于查证,“野生华南虎”照片实际上周正龙为了骗取钱财,用老虎年画拍摄而成的假照片。
不断发展的图像处理技术成为了人们操纵图像的工具,当人们沉浸在这种虚假图像制造出的幻想中,并甘心被它所诱导时,这种震撼的逼真让人们逐渐失去了心理抵御能力,主动接受了经过特殊处理过的画面,真正的真相将在受众的麻木中愈加扑朔迷离。
(三)图像以现场感和真实感为新闻图像的传播带来巨大的优势,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无论是由于新闻图像传播过程中的隐性失实还是人为,图像对新闻事实的构建在损害了媒体公信力的同时,也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对此,在当下的图像时代中媒体是否还能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对真实信息的传播显得格外重要。

1、图像时代媒体须具备新闻专业主义

在浮躁喧嚣的图像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复归显得非常重要。对于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媒体,保证“图的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用真实的图像来建构“媒介真实”时力求保持宏观上的客观公正,努力让新闻内容逼近真相。媒体应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踏实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前方记者在抢新闻的同时后方编辑做好核对真实性的工作;当媒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冲突时当以前者为重。
对于每一个新闻采编者,正确认识图像的性质是把握新闻制作过程关键源头。前期获得现场拍摄的一手素材并不意味着后期编辑的新闻就一定真实。“在视觉时代,所有视觉的表达方式都是对世界的重述。”而在图像新闻采编过程中,重述的方式正是掌握在媒体手中,如何理清视像与事实世界的关系,是媒体工作者们应当用自己的新闻职业道德和素养去担当的。习惯于形式主义和导演新闻的思维应被扭转,新闻价值应当从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去寻找,而不是记者参与、刻意构建。
为了应对高科技这把“双刃剑”,新闻界视觉文化视域下图像对新闻事实的建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应对判定新闻的真实性制定一套科学、完整、详细的标准体系。例如,近些年来中国记协为了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过程中杜绝假新闻照片的出现,采取了调取数码图像原作的技术措施,取得成效。摄影界的不少专家前段时间也提出“把数字图像技术处理ps的范围限定在20%的范围以内,以维护新闻摄影、纪实摄影的真实性。”⑹诸如此类的标准应当在所有使用图像新闻的媒体界被广泛讨论并最终商定出一个合适的标尺。

2、视觉文化背景下受众应当具备视觉素养

受众作为个体,应在“观看”过程中试图转变简单化的接受心理。图像的直观、形象将人们带入了快速读取、快速传播的阶段,当感性的需求战胜了理性的需要时,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简单地心态去审视身边的图像新闻。然而这种心态恰恰是应该扭转的,在多样的视觉变幻和视觉冲击面前保持理性的头脑和客观的深思是帮助辨别图像真伪、识破图像建构新闻的重要因素。
其次,社会也必须对大众视觉素养的培养担负责任,视觉素养教育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必修课。它涉及很多学科领域:艺术、科学、传播学、符号学、摄影、摄像、新闻学、哲学等。这就必须要求受众接受横跨多学科的培养策略,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图像新闻中保持明亮的双眸,享受视觉文化时代下多彩又值得相信的图像世界。
结语
在新闻传播领域,“眼见为实”、“一目了然”既是图像新闻的优势,也是弱势。对画面进行蒙太奇化的处理,以及凭借高科技的人为,都打破了受众对新闻图像真实性的信任。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图像对新闻事实的建构现象,如何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把握信息传播平衡,尽可能接近客观真相是新闻媒体应当研究的课题。而在当下的视觉文化时代树立必要的媒介素养和视觉素养,在图像泛滥的时代仍保持理性的判断力是受众应当培养的基本素质。
注释:
[1][5]段钢.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图像消费》.《江海学刊》.2006,(2):61~65.
[2][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3][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论文导读:2006年版.《视觉文化概论》,张舒予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让照相机说真话——从新闻照片失实看摆拍的危害》,胡志腾著,《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1988年版.《“图的真实”、“媒介真实”、“宏观真实”——浅谈新闻图像传播的隐性失实及其策略》,余丽蓉著.上一页123
9页。
[4][美]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范静晔译,文收《先锋学术论丛·文化研究》,第15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6]乔天富. 《数字新闻图像真实性的标准——浅谈新闻照片PS处理的“度”》.《青年记者》2011年第3期.
[7][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存活》 胡泳等译. 海南出版社 1996年版. 第140页.
参考文献:
[1]《电视:影像的重述世界》,南野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视觉文化概论》,张舒予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3]《让照相机说真话——从新闻照片失实看摆拍的危害》,胡志腾著,《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 1988年版.
[4]《“图的真实”、“媒介真实”、“宏观真实”——浅谈新闻图像传播的隐性失实及其策略》,余丽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