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民歌《兰花花》对信天游传播与发展重要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83 浏览:49348
论文导读:
【摘要】陕西民歌《兰花花》为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该民歌以纯朴生动、犀利有力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社会的叛逆女性——兰花花。本文通过对陕北民歌《兰花花》的介绍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陕北的传统艺术形式——信天游,通过了解近代陕北民歌《兰花花》的传播与信天游的发展状况来谈谈《兰花花》对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起到的重要影响。通过对《兰花花》与信天游的传播发展目前状况及影响来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信天游的重视,也要通过《兰花花》对信天游的影响来探索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信天游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此来激发学者和人们对信天游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兰花花》;信天游传播;传统艺术形式
民歌《兰花花》是一首体现陕北人民追求自由爱情,不对封建礼数低头,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的信天游,也是体现陕北人民抗争精神的信天游中的代表作。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的信天游,都将是陕北人民的精神支柱,渗透着陕北人的抗争精神,伴随着陕北人民从过去走到现在,从今天走向明天。信天游不仅是陕北人民的信天游,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信天游,信天游的抗争精神同时也在鼓舞着整个中华民族。笔者通过陕北民歌《兰花花》的传播发展对信天游产生的重要影响的研究,对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传播提出一些倡议。

一、歌唱家们与《兰花花》

《兰花花》这首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优秀传统民歌,其唱词在流传中多有变异,经歌唱家郭兰英演唱后终于在新中国传唱起来,随后被朱逢博、李波、刘燕萍、彭、阿宝等人演唱,他们演唱的八段词是较流行的。这些人中我国著名女歌唱家朱逢博的演唱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改编,将歌曲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第一个演唱《兰花花》的应该是我国著名歌唱艺术家刘燕萍,也是第一个将陕北民歌《兰花花》唱出国门的人,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中获得嘉奖,曾主演过歌剧《蓝花花》,也是她将《兰花花》的形象深入人心。随后是歌唱家郭兰英的演唱,她演唱的《兰花花》在演唱特点及伴奏器乐的特点上有一些戏曲音乐的特点,在20世纪戏曲音乐盛行的时期,为《兰花花》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下来是歌唱艺术家朱逢博演唱的《兰花花》,在20世纪70年代,艺术家朱逢博对《兰花花》的改编以及演唱又将民歌《兰花花》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朱逢博老师的唱法是“土洋结合”的。它是植根于“本嗓唱法”的土壤之中。由于朱逢博不拘泥于陈法,而善于广泛地汲取各种养料,又从不拒绝把“欧洲唱法”的某些枝条嫁接到她原来的唱法之上,因而使她原来的唱法起了变化,有了提高,扩大了她的表现领域,使嗓音刚柔兼济、圆润适度,使高音比较容易唱上去,有了像弦乐器上揉音一般的嗓音声波的微颤,给听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里。朱逢博的大力传唱无疑又使民歌《兰花花》的传播与发展有了极大的进步。我国著名歌唱家李波继前人演唱的《兰花花》后又在各种比赛演出中多次演唱民歌《兰花花》。著名军旅歌唱家彭不仅将《兰花花》带到了军队文工团中,也多次在大型的演出中唱过这首陕北民歌。在2004年民间歌唱家的舞台——“星光大道”中一炮而红的歌唱家阿宝以原生态的形式再次将原汁原味的《兰花花》展现在国人面前,使众人见到了真正的传统艺术形式信天游。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原汁原味的《兰花花》仿佛更加容易得到听众的支持。阿宝的演唱也使陕北传唱的民歌《兰花花》又一次传唱于全国。

二、民歌《兰花花》在文化内涵上对信天游的传播发展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音乐在文化功能、审美旨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当今“德奥体制”音乐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新世纪里,有着传统风格的信天游在传承和发展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没有止步不前,诞生于20世纪的《兰花花》,又经过各名家大师的改编,新的《兰花花》在“移步不换形”的前提下对信天游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文化功能上的影响

中西方音乐在文化功能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中国音乐重“娱己”,而西方音乐重“娱人”。西方音乐从古希腊起,就与戏剧一起面向公众演出,这种演出的目的具有极大的功利性特征。而中国的音乐文化存活的经济基础与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却使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自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传统农业社会具有自给自足的文化特点,因此行业文明成熟较晚,在这样的社会中,音乐基本上不可能作为“商品”而用于娱人。对比西方音乐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商业文明越成熟,其中“娱人”的成分就越多。而民歌《兰花花》的传唱,恰恰弥补了信天游在“娱人”能力上的缺点,民歌《兰花花》经过诸多歌唱家的传唱逐渐声传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由此可见,民歌《兰花花》在文化功能上对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二)在审美旨趣上的影响

所谓审美旨趣,是指在审美活动中的主要目的和意图。在这方面,中西方的差异在于西方音乐重“技巧”;中国音乐重“情味”。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一种自然抒发,自然不具备像西方音乐中的诸多技巧,西方音乐的各种炫技手法更能吸引大部分人群的关注。民歌《兰花花》经我国诸多著名歌唱家演唱后,尤其是阿宝的陕北原腔演唱,其中的“韵味”得以极大地展现,陕北人民的豪爽与朴实以及不屈的抗争精神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信天游在文化内涵上的诸多特征,决定了它在审美效应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构成了与西方音乐迥然相异的审美思维和审美品格。

(三)在价值取向上的重要影响

中国音乐的价值判断中,首要的不是技巧高下与否、新旧高下与否,而是风格的雅俗与否。而西方音乐重娱人、重技巧,因此在价值取向上讲究新旧之别。西方音乐由于重新旧,不断推出的新作品更容易作为“商品”吸引众多“消费者”,由于中国音乐重雅俗,信天游的新作品并没有很快的更新速度,很难与西方音乐进行“市场竞争”。但是民歌《兰花花》的传唱和我国诸多著名歌唱家对其的改编,歌曲中既有“青线线那个蓝线线”的雅,又有“照见周家猴老子好比一头猪”的俗,在雅俗共赏的国人面前,民歌《兰花花》对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有论文导读:色彩,伴随着少量的肢体表演,无时不刻不体现着陕北人民追求自由的抗争精神,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间接地推动了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从传承特点上看,西方的歌唱在内容和步骤上一般要分为基本练习、练习曲、乐曲哲三个部分。而中国音乐则是“以曲代功”,民歌《兰花花》曲调简单,层次明显,便于传唱,这直接推动了信天游的传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影响

综合与分析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从哲学作用上讲,它们又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思维方式上,西方音乐重分析,中国音乐重综合。在艺术形式上,西方声乐、器乐高度分离(如歌剧,交响乐),中国则歌舞一体(如戏曲)。民歌《兰花花》在演唱中具有丰富的感彩,伴随着少量的肢体表演,无时不刻不体现着陕北人民追求自由的抗争精神,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间接地推动了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从传承特点上看,西方的歌唱在内容和步骤上一般要分为基本练习、练习曲、乐曲哲三个部分。而中国音乐则是“以曲代功”,民歌《兰花花》曲调简单,层次明显,便于传唱,这直接推动了信天游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