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反馈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应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318 浏览:85785
论文导读:
反馈是社会过程、心理过程以及生理过程的普遍现象,是各种系统维持稳定运转所必须采取的策略、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传播过程也需要加以调控。利用反馈的原理和策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加强反馈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运用研究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反馈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媒体是指具有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渠道多样化的媒体,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兴媒体和互联网与手机融合的新兴媒体这三大类。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是公众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舆论空间和更多的舆论自由,话语权得到极大释放,公民意识觉醒,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则成为了“意见的自由市场”,冲击了传统的宣传管理体制,加剧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弱化了网络言论的社会责任。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方式及手段都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但是从现有的改革实践及成果来看,从传播学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展开研究并不多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个特定的传播过程,信息在传播中会受到各要素的干扰,而反馈在传播中对信息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中,特别强调反馈因素的重要性,充分运用反馈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机理作用,不断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传播模式,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

一、反馈理论的内涵

反馈理论是制约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而制约论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原意为“掌舵术”,它是由哲学家柏拉图从国家管理艺术的角度提出的。制约论阐明,一个系统在其运转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自系统内外部某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得系统难以到达和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无法实现其预定目标。系统处于良好运转状态,需要通过一定的举措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校正,以防止系统受到来自其他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消极影响,这种作用即为调控作用,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能够预防系统内外部各种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因素[1]。由此看来,系统内外部各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与调控作用之间的这种矛盾,对任何系统的制约过程而言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当然要使这一矛盾得到更好的解决,就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对施教者的反作用,也即反馈。反馈的具体运转主要表现如下: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系统会不断输送出信息,同时利用反馈将信息形成的成效加以回传,然后分析回传的信息效应,并以分析的结果作为依据对此进行优化、校正,之后再次将优化的信息传输出去。不难看出,通过反馈的信息能够以一种效应的方式对再输送过程直接加以作用,也就是说反馈与系统的运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

二、反馈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机理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特定的传播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既存的动态性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效果。而反馈理论优化和调节这一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只是可行的更是必须的。

1.反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整个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系统,属于子系统,其效果受社会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是不可避开的。另外,从教育系统自身来看,它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而各子系统相互间的作用也势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效果。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种特定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可调节性、复杂性的动态系统,它是由受教系统以及施教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关联而组成的特殊复合体。再从微观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传播都是明确的、具体的,它的开展离不开特定的人群、环境和时空。因此,从这个作用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属于一个信息闭环的动态系统。其中,就传播者单方面来讲,他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输出者,而且还能够将信息传播效应也就是受教者掌握信息的情况加以分析后再输送给受教者,以更好地提高受教者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预定的效果和目标;就受教者角度而言,他们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而且也是传播信息的反馈者,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介体,把自己对信息所接收的一切情况向传播者反馈,传播者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传播活动进行调整,然后把新产生的信息再次输送到调节系统中以促使新的信息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者和传播者之间构成了一个双向、复杂的动态调节系统[2]。由此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反馈调节,可以说反馈调节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有着关键作用。

2.反馈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优化和调节的关键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践中,假如只是传播者对受教者输送信息,无受教者对信息接受的反馈,那么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就得不到校正,从而调节功能也无法实现。受教者所反馈的信息,能够对传播者输出信息的接受情况包括心态、动机、需求进行直观反映。因此传播者重视受教者的反馈是有必要的,只有依据受教者的反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得到如实的检验,更好地优化和改善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和传播行为,以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施教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居于主导地位,其主导性主要体现在他对传播的整个过程的导向、组织、设计以及调节,同时还体现在他能够主动接受受教者对传播信息接受情况的反馈信息并对其分析处理,以进一步对传播过程加以优化和调整[3]。而受教者尽管在其中具有受动性属性,但他同时也具有能动性的一面,而且其能动性表现得还比较明显,如在这一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目标,大多数都积极主动地配合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对传播者所输出的信息,他们通常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吸收并能动地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和行为;同时,他们也积极主动地利用不同媒体对传播者传播信息的效果加以反馈,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并力动传播者对传播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进行改善和优化[4]。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反馈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是无可厚非的。

三、反馈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具体实践

从反馈整个过程要素构成的先后顺序而言,反馈包括前置反馈、中程反馈和后继反馈这三个环节[5]。新论文导读:。因为有效的信息情况才能够对受教者的特点进行如实反映,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得到真正的优化和调整。其次需要根据反馈和经验,为即将开展的传播进行必要的铺垫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前置反馈需要注意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根据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预测,在教育传播进行之前,针对将要开展的传播活动,向受众预先开展思想动
媒体环境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对反馈的具体运用需要从前置反馈、中程反馈和后继反馈三方面入手加以分析论述。

1.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前置反馈的运用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前置反馈就是在开展传播活动之前,必须先对受教者进行深入调查,知悉其需要、特点等,为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做的信息了解。因此,前置反馈往往具有预防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作用于信息的输入环节方面,有利于预防反馈调节过程中因时间差异而导致的不足理由。那么如何运用前置反馈呢?在具体的实践中,首先应对受教者的思想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将准备工作做好做精密。而且就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而言,其范围广且具多样性,比如文化水平、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心理特点、爱好兴趣等都是不同的。因此,传播者有必要在这一工作中做好下面两点:其一,尽量掌握详实的信息,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受教者各方面的情况。因为只有掌握丰富的资料信息,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依据,从而实现传播活动的有效性。其二,收集到的受教者情况应是准确真实的。因为有效的信息情况才能够对受教者的特点进行如实反映,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得到真正的优化和调整。其次需要根据反馈和经验,为即将开展的传播进行必要的铺垫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前置反馈需要注意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根据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预测,在教育传播进行之前,针对将要开展的传播活动,向受众预先开展思想动员、专题教育、典型示范、示点引路等形式的“铺垫”式引导和相关内容的教育,使其明其事知其理,这样在进行传播时就更有思想基础,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时不至于没有方向,引起反响的可能性更大。这就需要传播者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受众可能会出现的理由和反映作出合理、准确的预测,为事先进行的调整和制约提供指导。因此,在对受教者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之后,紧接着就需要依据反馈信息调整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