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546 浏览:81935
论文导读:;其二是当事人是不是从中获得了利益。会计信息的有意指的是会计活动的当事人事先经过非常周密的安排,以欺诈舞弊等手段谋求个人利益,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以及相对应的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是指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的判断失误、经验不足以及会计系统本身存在的局限性,造成
摘 要:会计信息很重要,它作为一种经济信息,是党和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也是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行使自己职能的重要依据,还是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作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正沿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会计准则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了一定提高,但会计信息失真的理由总体上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文章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理由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 失真 信息质量
1004-4914(2014)03-132-03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具体有两个标准,其一是造成失真的理由是不是由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其二是当事人是不是从中获得了利益。会计信息的有意指的是会计活动的当事人事先经过非常周密的安排,以欺诈舞弊等手段谋求个人利益,使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以及相对应的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是指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的判断失误、经验不足以及会计系统本身存在的局限性,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地反映经济活动及会计事项所体现出的内容。
判断会计信息失真究竟是有意失真还是无意失真的标准是看会计活动的当事人是不是有故意使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

(二)中小企业及其会计的特点

1.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缺失。许多中小企业是由企业的创立者用积攒多年的资金建立的,因此他们对于组织结构、组织制度不是很了解,往往也会忽略对这方面的制度建立。他们的组织结构采用的多是集权制。经营机构和内部组织机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没有相对规范的管理层次,信息传递的速度非常快,但同时也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现象。很多企业没有设立相对应的管理决策机构。有的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也设立董事会,但也只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说了算。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几乎没有或形同虚设。
2.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业普遍没有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人员选用上,相信血缘关系认人唯亲,强调忠诚老实,对人才不够重视;在管理方式上又过度集权,不够,往往容易伤害在职人员的积极性。管理上缺乏相适应的制度、规范和程序。没有奖惩制度,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只重视物质利益等。
3.逃避纳税。逃避纳税义务的愿望比大型企业更加强烈。中小企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达到较高的自身利益,往往采用逃避纳税的方式来增加财富。当经营状况好时会想着企业纳税是应尽的义务,当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逃避纳税义务的愿望会强烈得多。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目前状况

(一)由于企业之间往来款长期不清,导致往来款项失真

许多已确认收不回来的债权或付不出去的债务长期挂账,不进行处理;或因会计人员频繁更换,交接手续不健全,各种应收账款长期无人问津。

(二)任意修改、伪造数据,“变通”处理经济业务,使盈亏不实,会计数据失真

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最主要表现,对经济秩序影响和危害最大。主要表现在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行为为主,即一些企事业单位领导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任意修改或伪造数据,以所谓“变通”方式处理经济业务而使企业盈亏不实。如有的企业为了获取上级部门的优惠政策而采取虚增成本、费用等手段列报亏损设“亏损账”;有的单位领导为了追逐政绩或私利而纵容和诱导会计人员虚报浮夸,在会计数据上做手脚设“邀功账”;有的则为偷税漏税而设“逃税账”,为应付财税部门检查而设“备检账”,为应对工商部门年检而设“年检账”等等。所有这些,虽名目不一,但手法则相似或相同,都是以篡改实际会计数据为手段而形成与“实际会计信息”、与“实际经营账目”相去甚远的盈亏不实假象,严重扰乱正常的经济经营秩序。

(三)资产管理混乱造成计价失真

企业资产项目价值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是导致资产管理混乱的主要理由,从而导致计价失真。例如:某公司设多个银行账户,其向外界会计信息使用者公开的账户中并未真实反映本企业的银行存款数,而是将企业大量资金存入隐匿账户中。

(四)多列费用,截留收入,归入“小金库”,私设“账外账”

一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解决一些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开支,为了套取资金、偷逃税费,往往就在收入、费用上做文章,偷设“小金库”、私设“账外账”。如:隐瞒真实财务状况,虚列支出,虚增经营成本,多列生产费用,从而截留收入;如:不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确认收入,将已经实现的收入长期不予确认,将销售废料收入、没收押金收入、生产经营收入、资产处置收入、赞助捐献收入及其他一些创收收入等或转入关联企业,或划小核算单位多头设账,把本应作为单位收入纳入统一核算的资金,分散核算,以“两本账”、“多本账”等“账外账”作掩盖,避开监督,自立名目乱发奖金、补贴,为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提供资金来源。

(五)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存在漏洞,账簿、凭证、报表不真,不按规范填列

据调查,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某些中小企业还存在会计账、证、表不按编制填列,不能按会计档案要求及时编号、造册、归档等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单位滥用会计科目故意歪曲经济业务内容,往来账目核算混乱,该入账的没入,该转出的未转,不按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凭证、账簿和填列会计报表,如用、假收据等虚假的原始凭证记账,材料入库不入账,销售收入不上账,应收账款与债务方对不上等等;具体到会计报表时又表现为数字不准确、填列不齐全,漏填误报的数字很多,表内、表间对应关系不符等。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理由

通过调查了解得知,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理由,会计信息失真的理由之所以在改革开放以来久治不愈,甚至有越来越严重之势,是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的。

(一)内部经济或政治利益驱动

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多种经营方式,企业的业绩和生产经营者个人的收入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领导、企业负责人为了自己论文导读:
的私利或小团体利益,为了突出政绩,便授意或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编制假报表,虚列收支,搞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借以获取经济利益,或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保住饭碗、免遭辞退或得到额外酬劳,也胆大妄为伪造、涂改凭证,与领导合力造成“账簿失真”、“利润失真”、“报表失真”等会计信息的整体失真。

(二)外部监督不力或监督软化

法律规定财政部门管理会计工作,但财政部门对人与事没有处理权,会计人员的命运由单位和企业领导支配,“县官”不如“现管”,会计人员总是跟着自己的顶头上司作为;而行业主管部门则偏袒自己所属的单位,如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则是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对所有非预算内单位和企业不进行经常性的监督;金融部门考虑更多则是信贷利益;税务部门则以税收征管作为己任,很难顾及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工商部门注重的则是合法经营,对会计的账务处理无法进行关注;注册会计(审计)事务所则是社会服务组织,单位和企业如果不进行委托则无权对企业进行干预,使假账有了可乘之机。执法主体不明,外部监督不力,在监督过程中,即使其会计信息失真行为被查出,也往往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而不依规依法严办,既没有经济制裁,更谈不上追究法律责任,从而使有的人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惩治偏轻,外部监督力度不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成因。

(三)管理措施、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或漏洞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的会计改革还处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中,许多财会制度还不够完善,会计的科学化还没有实现,财会制度不健全的理由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从社会层面来看,在现行经济体制下,缺乏对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在处置资产、人事任免上任意性的有效监管、约束,致使会计人员唯命是从。加上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考核没有更科学的评价体系,仍采用的是行政激励手段,陷入激励与约束政治化的误区而助推了会计信息失真。从企业内部层面来看,则尤其缺乏防范会计行为的约束、制衡机制,如没有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没有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缺乏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监督、制约的内部监控体系等;还有一些企业领导集经理、供销、财务等数职于一身,还有一些地方,会计、出纳一人挑等,这些都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便利,形成明显漏洞。

(四)企业领导者的人为因素

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现在实行的都是厂长经理负责制。有些企业的领导人缺乏法制观念,认为只要是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想做的事情均可以达到。有些企业领导比较突出个人意愿,而法制观念却很淡薄。企业的负责人出于各种目的利用自己的权力,指使会计人员,有的是虚增利润来骗取贷款,有的则是隐瞒利润逃避交税,甚至有的还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行。把国家、集体的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小作坊,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任意,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五)会计人员素质低

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是会计人员,他们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都不高,主要表现在:(1)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而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很少,会计的后续教育缺乏力度,许多会计师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则是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不能很好地处理。(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之又少,相反地对于违规违纪的行为不仅不进行阻止,还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所以,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较低和会计信息失真。

四、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策略措施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但干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也严重损害了单位、企业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败坏了风气,助长了腐败,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从会计信息失真的目前状况来看,其成因是复杂的、综合的,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理由;既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又有规章制度不完善的理由;既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又有思想道德水平低下、人员素质不高的理由;既有国家管理缺失的因素,也有单位内部自我约束不力、不到位的理由。因此,必须多管齐下,多角度、多层面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基础

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管不可或缺的制约机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内审制度,推动内制约度的科学、完善,和具体付诸实施,推动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真实,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提高,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管不健全,管理和制约弱化的理由,切实实施好《单位内部会计制约规范》,以完整、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等内制约度,努力保障会计信息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依法依规进行,从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舞弊,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安全。

(二)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财政、税务、审计等职能部门监督

对构成国家监管体系的财政、审计、税务三方,要定期对独立核算单位进行会计检查、考核,重点检查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内部牵制和制约制度是否完善,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审计部门作为专门监督机关,不仅要履行好对单位、企业这些被监督方的监督,同时要对财政、税务及工商、金融等其它部门的监督进行再监督,严防走过场、流于形式,出现监督人员与被监督单位、企业相互勾结、营私舞弊的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失真一旦发生就能被发现、被查处,通过强有力、全覆盖的监督威慑,坚决、有效预防会计信息的失真。必须严肃财经法纪,强化法律惩处,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处罚力度,增加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