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中美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比较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16 浏览:8212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策略,主要就中美两国现行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理念、授课规模、以及相关政府学校角色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美国体育教育的优势分析,为我国今后大学体育教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中美体育教育 体育特征 比较研究 发展倡议
:C DOI:10.3969/j.issn.1672-818

1.201

4.0027

1 我国高校体育特征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取得了较好成就,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机制。但是,存在的理由也不少。首先,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方面,社会各界以及学校都存在不同程度地的不足,教育观念亟待转变。其次是学校体育经费方面,目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资金投入上出现明显不足,造成资金来源不稳定。再是学校体育科研方面,由于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水平和经济都不发达,科研水平受到制约而总体水平不高,学校体育的科学策略与手段也相对落后,急需一批专职科研人员。
2 美国高校体育特征

2.1 教学条件

美国各高校的体育教育构成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相对完善,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完备齐全的体育场馆、优良的管理,体育研究资料、书刊种类齐全丰富,高素质的师资、充裕的体育经费;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兴趣、能力、人格和个性为培养目的任务上,体育课形式主要为俱乐部制和选修,项目内容多而且齐全,教学氛围重视娱乐与节奏、宽松;多数大学生都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体育竞赛开展非常多样化,可以说高校是造就高水平的运动员的摇篮,大学生体协管理体育竞赛事务,竞赛制度完备。

2.2 美国体育课程

美国的一个教学班人数少,教师在课堂上更容易洞察学生的思想,从而给予适当的帮助,课堂教学也易组织。同时,美国高校体育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一生的锻炼习惯。各学校的体育课引进了多种健身模式,有学校选择了公路自行车锻炼和救生员训练,有学校采用瑜珈教学,更有学校用电视游戏“劲舞革命”进行体育锻炼,由此很多学生爱上体育课。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中,推动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为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下了基础。
3 中美体育教育对比
教育条件方面我国应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体育设施建设与优化,增加高校体育教育设施资金投入,加大国内体育教育资金预算。体育教育理念美国大大优于国内。美国认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转化,并以此激发他们在创造力上的闪光点。”美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一是体育能力教育培养模式,表现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尝试探索的体验,以培养提高体育能力教学模式策略。各种体育能力通过探索式的体验得到培养与提高。体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是通过抓住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提高的这个重点的实现,以获得教学的全面效益,进而培养了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和自律,其结果是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得到实现,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通过主动探索、练习和发现得到了培养,各项教学任务也因此得到完成。二是发展学生个性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以及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培养提高学生个性的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活动遵从学生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活动中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的辅助性,使教学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朝着确定的方向进行。这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性。
4 策略

4.1 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体育教学需要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树立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的思想,由于传统体育教育观念还残留重德、智,轻体育的片面性,要从根本上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转变的,必须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运用“引导式”、“启发式”、“指导式”等教学策略,营造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状态,形成双向互动。

4.2 优化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大纲与专业使用的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要有可选择性和较大的灵活性;第二,教材的分类要尽可能避开单一的按运动项目分类的策略,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与健康特点进行分类,应当体现出分类为目标服务的要求;第三,教材排列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育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要求应有所区别;第四,教材的选编应当体现教育价值;第五,重视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第

六、重视体育理论与实践以及卫生保健的结合。

4.3 推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的转变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互动和互助;鼓励调动学生自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理由,深思理由,提出理由和解决理由,其体育活动中要留出时间给大学生进行深思。在组织形式上要体现出趣味性,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重视实践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推动科学健身。

4.4 加强体育课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当转变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评价的内容要体现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的评价内容。在评价的主体方面,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方式。力求评价内容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宗旨。
此外,还应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和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浩,徐玖平.对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比较研究[Z].2008.
[2]李娟,郑毅.对国内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探讨[Z].2008.
[3]刘新民,黄俊亚,詹建国,杜丛新.2010年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Z].2001.
[4]霍俊哲,程黎菊.新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Z].2006.
[5]杨冬钧,唐文兵,程丽平.中外高校体育教学特征比较研究[Z].2009.
作者简介:吴淑君(1974-),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训练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体育部,北京 100192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zrjylw/lw20501.html上一论文:试论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