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几点尝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040 浏览:34834
论文导读: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与课文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适时有度

 语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如:教“赡养”一词时,教师要与“抚养”联系起来,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在学生理解词义后,教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养的权利,但也相应的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而明白享受权利就要尽义务的道理。教学中,我们要明白主次轻重,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能正确把握和准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能力,一节课的主要时间要置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法制知识的渗透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见好就收,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熏陶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因课而异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要宣传环保知识,讲授相关环保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存活的地球,使湖泊消亡的悲剧不再重演。新教材课文《云雀的心愿》中,小云雀看到由于人们乱砍滥伐造成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成灾的严重后果,告诉人们森林的重要性。

(二)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做个知荣辱的人,同时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口语交际 “学会鼓励”中有这么一段话:张为民买了一套航模材料,回家拆开包装盒,发现有几个零件损坏,他想去退换却没有勇气。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与商家就有了合同关系,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商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商家如果不肯退换,你可以向投诉,甚至可以到法院起诉他。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提高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三、作文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深思、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理由不仅是由于它们在选题方面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而且还得益于每一期都有一个好标题。教师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可以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深思,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育人比教书还要重要。在中学阶段,我们就要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要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教育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将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人才。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zrgllw/lw37757.html上一论文:论对“慕课”进基础教育课堂的朴素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