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审视当代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9 浏览:11193
论文导读:提倡交叉合作,因此,导致就业环境对文化的要求也趋于灵活多变化。这意味着单一的、过于专业的高校教育形式和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求。那么,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有一定专业基础背景,同时拥有多向的、关联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储量和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和完善人格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摘 要] 对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针对其在大学生就业现实理由中的具体体现,提出当代的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通才教育,而不是专才教育,应该设置以文、史、哲、政治、经济等人文学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人格培养、理想与信念的教育、勇气与斗志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等等。
[关键词] 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本科教育;人文教育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的指标。而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是国家政治、经济状况重要体现,而且也常被视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2010年就业工作指出,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状况。2011年2月8日,《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动新一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教育与人类社会劳动须臾不离,与社会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甚至是同生共死的关系。

一、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

1、教育与就业关系的转变

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现象,大致也经历了一个由一一对应的确定性关系转变为不确定关系的历史过程。在确定性关系时期,人们将来的就业岗位与眼前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战以后,工业化、商业化进程加速,社会经济能力的迅猛发展,市场对知识性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人力资本理论被广泛接受。综上理由,促使各国兴办教育,普及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变得大众化。知识型劳动力开始得到空前的大发展,甚至超出了当时社会经济能力的发展程度,知识型劳动力开始供大于求。加之,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不断发展的教育与就业之间机械的确定关系丧失了现实的经济基础,教育与就业关系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

2、教育与就业不确定性关系的具体体现

从就业过程中看,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大学教育的周期性的客观存在,加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快速、多元、多变,导致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存在滞后性,出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的可能性,即高校当下的热门专业在一个大学教育周期后——通常是四年,不一定还是热门专业。第二方面,由于现代科学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而学校知识体系无法做到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在校接受的知识往往不一定能适应社会需求,即学的知识不一定能应用到实践当中;第三方面,科学知识的多元化与学科交叉发展日益显著,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单一的专业知识不一定能与社会工作实践相一一对应,即“专业不对口”。

二、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对大学本科教育的要求

1、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

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同学科的创造性结合是当今社会整体的发展特点。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形式多变、复杂,不同专业领域、文化领域的界限趋于模糊,更提倡交叉合作,因此,导致就业环境对文化的要求也趋于灵活多变化。这意味着单一的、过于专业的高校教育形式和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求。那么,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有一定专业基础背景,同时拥有多向的、关联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储量和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和完善人格塑造,自然科学学习与人文素养提高,二者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约翰.杜威在《民族主义与教育》中讲到:教育应该从人文主义的科目和自然主义的科目这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出发。

2、人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性理由

那么,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这样一个教育与就业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关系格局中,教育应该首先回归到最根本的对人的培养,注重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良好品行的养成;培养理想主义的精神和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处世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而不是一味的只关注实用性的知识技能,只把一些也许在未来茫茫多变的社会中早已过时,无法应用的知识技能刻板地灌输给学生。

三、大学生教育与就业目前状况理由对大学本科教育的要求

1、本科教育与就业不确定性关系结果的现实体现

根据大量的研究证明,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不必再罗列数据例证说明;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结果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仅为47%,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仅为35%,其中本科为40%。大学生就业满意率低,说明了大学生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单位;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2%。多数专业的相关度会随职业的发展而降低;2011届大学毕业生有41%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说明大学生工作岗位流动性强,工作难以确定。另外,报告中的数据还综合反映出了一个重要理由,即提供就业岗位最多,就业数量也最多的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薪资最低、离职率最高等。前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报告均显示,民营企业、个体均是大学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这说明民营企业、个体乃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理由的最大力量。那么,由此看出,我们的就业理由结症在民企、个体上;教育与就业的相互不适应也多集中表现在民企、个体单位就业这一环节上。

2、大学生教育与就业目前状况理由对本科教育的现实要求

根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从产业链竞争的视角下对我国制造业的分析提出的“1+6”产业链分工模式:“1”是制造环节,“6”则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其中,“1”是最没有价值,也最不需要大学生人才的环节;“6”可以产生90%的价值,也最需要创造性人才的环节。而我国企业的理由在于:在整条产业链条中,我们只有“1”,而缺少甚至没有了“6”。这也可以解释我国每年年初大量的农民工供不应求,企业招不到人;与此同时,大量大学毕业生失业,找不到工作的奇怪现象。当然,一方面,我们的企业不需要大学生毕业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生也确实不能做些什么。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论文导读:参考文审视当代大学本科教育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献: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发展的历史考察.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33.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发展的历史考察.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31.约翰.杜威.民族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

6.基金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据此,要想解决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理由,必须调整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即从“1”调整到“6”,整合整条产业链。]因教育与就业的不确定关系所带来二者的不相适应,一方面跟我国企业(制造业为主)有关,另一方面则是跟教育有关。要解决理由,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导向和企业自身改革等;另一方面则是教育需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前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我们要做是后者。
四、倡议
1、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格局中,教育的初衷与就业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关系中,教育应该首先回归到最根本的对人的培养,注重个人完整人格的塑造、良好品行的养成;培养理想主义的精神和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处世精神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学生的学习应更注重自身人格的完善、良好品格的养成,兴趣的发现,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的养成,学习动机形成以及学习能力的掌握和提高等等。德、智、体、美、劳一视同仁,全面发展。
3、高等学校对本科生应该设置以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美学、艺术等为主的核心课程。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更应注重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加大对本科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理想主义教育。
参考文审视当代大学本科教育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献:
[1]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发展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33.
[2]叶忠.教育与就业关系发展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31.
[3]约翰.杜威.民族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6.
基金项目:1: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度立项项目“实践导向下的环境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2013JGA148)。
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度立项项目“广西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研究与实践—以环境专业为例”(2012JGB147)。
3: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资助(GUT13FA03)
作者简介:梁继航(1986—),男,广西龙胜人,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夏晴(1987—),女,湖南常德人,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及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刘志丽(1979—),女,河北宣化人,讲师,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