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敦煌艺术中所反映北朝琉璃工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58 浏览:9336
论文导读:
【内容摘要】文章着重分析敦煌北朝时期壁画与彩塑中所表现出的琉璃制品与工艺,包括菩萨、供养人像所佩戴的琉璃佩饰;华盖上的琉璃装饰;琉璃佛教供器等。以敦煌的图像资料为佐证,研究中国古代琉璃工艺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艺术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并对北朝时期中国琉璃工艺受到佛教影响并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理由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敦煌 北朝时期 琉璃 工艺 佛教
敦煌莫高窟位于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地带,而西方的琉璃冶炼制作技术和精美的琉璃制品正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商道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的琉璃工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考古发现证明,自西汉始,河西地区就是生产琉璃制品的重要产地之一。魏晋时期,中国的琉璃工艺进入成熟阶段。在敦煌地区极有可能留下中国古代琉璃生产的历史传统和历史遗存,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对琉璃工艺和琉璃制品有比较精确的表现也不足为奇。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佛经教义和佛教文化渗透入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艺美术中的琉璃工艺也同样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琉璃工艺出现了一个专门的品类,即供佛礼器、佛像妆銮。魏晋时期这类琉璃制品的比例相当大,并且格外精美。在敦煌彩塑和壁画中对此有真切的体现。
综上所述,要了解中国北朝时期的琉璃工艺状况,可以充分利用敦煌石窟中的图像资料,配合出土文物实物、史料记载进行比较研究。

一、敦煌艺术中所反映的北朝琉璃佩饰

佛家认为琉璃为佛教“七宝”之一,因此用琉璃珠和其他名贵材质的珠子穿成佛像佩戴的璎珞,可使尊像显得华丽,以表现佛法的庄严神圣。《妙法莲华经》中有文:“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①史载洛阳北魏都城永宁寺遗址曾发掘出15万余枚小珠,大部分为琉璃材质,推测这些珠子曾为佛像的妆銮。陕西扶风云塘西周墓葬出土了由77颗琉璃珠子穿成的一挂珠饰,颜色白绿相间,白色为圆珠,绿色为管状珠,交错排列。这是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琉璃佩饰。在山西天马曲村发掘的一座西周末年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套更为复杂的珠玉挂饰,由282件饰物穿组而成,其中149件是琉璃珠和琉璃管,其余有玉石、玛瑙、松石等。敦煌石窟北朝彩塑佛像所披挂的璎珞与上述琉璃佩饰所用的珠子形状、色彩和穿组形式非常相似。如北凉(公元421—439年)275窟西壁、北壁龛内菩萨像;北魏(公元439—535年)259窟西壁龛外菩萨像的璎珞佩饰,塑像颈部围绕着宽带形装饰物,为石绿、深褐相间的方块形,有些还在每个方块中间点缀一朵小花,在宽带颈饰底边部分会垂饰三至五个小珠或串珠。有的颈饰的宽带底边变为尖角,如桃形或莲花瓣形,在尖角底端坠一略大的珠子。胸前披挂的长璎珞由圆形珠子和纺锤形珠子间隔串联而成。圆形珠子的颜色为石绿色;纺锤形珠子的颜色为褐色,仔细观察,可看出褐色中有深浅相间的感觉,为了加强这种变化,珠子表面还刻有斜向浅线花纹,如绞缠花纹的效果(图1)。
另有长形珠子为石绿色,而圆形珠子为深色的搭配。这里的深色圆珠也不是单色,而是在一颗珠子中有深浅变化,能看出有白色圆圈花纹(图2)。
最明显的是北魏259窟西壁龛外北侧菩萨颈饰下端尖角处缀的那颗大珠,可以清晰地看出上面是黑白相间的流动状波浪形花纹(图3)。
从上述几尊北朝塑像所佩璎珞中部分珠子的颜色与花纹来看,明显地体现出是用琉璃工艺制作的。如带有规则的缠绞状深浅花纹、白色圆圈纹、波状花纹的珠子,显然并非天然玉石或宝石的色泽,而是人工制作的琉璃珠。

二、敦煌艺术中所反映的北朝华盖上的琉璃装饰

在敦煌莫高窟中又一集中反映琉璃工艺的图像是壁画中描绘的华盖。段文杰先生在《早期的莫高窟艺术》一文中写道:“到了北魏晚期,藻井演化为华盖形式……西魏第285窟的藻井就是一顶典型的汉式华盖。”②此华盖式藻井四角垂下的饰物被称为兽面衔流苏,是具有中原汉民族风格的装饰。藻井四角流苏顶端的兽面为金属铸造,眼鼻部分为绿色镶嵌物,整体造型与汉代以来广泛用于寺庙、墓葬大门上的铺首衔环相似。兽面下方悬挂的串饰中很明显地描绘了九颗有环状花纹的珠子,为褐地白花纹珠和蓝绿相间花纹珠两种,间隔串起,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非常突出。珠子的花纹与色彩都表现出琉璃工艺的特点,而且与同时期佛、菩萨像佩带的璎珞中琉璃珠相同(图4)。
这串流苏运用了中国汉民族传统中有镇凶辟邪含义的铺首和古印度文化中具有辟邪降魔内涵的蓝绿色眼状花纹珠子,将其共同装饰于华盖之上,增强了华盖象征佛法权威和免于恶缘的内涵作用。此外,金属与琉璃装饰并存的情形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如在青铜剑上镶嵌琉璃作为剑饰,以琉璃珠装饰青铜制品等。到北朝时期,琉璃的制作与装饰工艺依然保留下来,其装饰功能则转变为服务于宗教精神观念领域。

三、敦煌艺术中所反映的北朝佛教琉璃供器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中国的琉璃工艺在技术上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琉璃质地与成分上的转变。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西方的玻璃制作工艺技术不断输入,中国本土的铅钡琉璃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高铅琉璃和碱琉璃,原料成分的转变使得琉璃变得透明度增强。人们评价琉璃制品的审美标准随之也产生了变化,开始喜爱透明度高,清澈莹净的无色透明琉璃。南北朝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中说:“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贵耳。”③其次是制作工艺技术上的转变。最迟到北魏时期,中国琉璃工匠已掌握吹制技术,可以制作造型更为多样的琉璃器皿,这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北魏文献《洛阳伽蓝记》中关于贵族奢侈生活的文字中提到琉璃制品:“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④重要的北朝琉璃制品考古实物有河北定县北魏塔基出土的琉璃钵、琉璃瓶和葫芦瓶;北京西郊西晋华芳墓、江苏南京象山7号东晋墓、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墓、湖北鄂城五里墩 121号西晋墓出土的琉璃杯、碗;斯坦因于20世纪初在新疆楼兰遗址5—6世纪墓葬中盗掘的琉璃碗等。这些琉璃器皿的考古发现实物与敦煌壁画中的一些图像可以互相印证。在西魏285窟北壁的壁画中,多处出现菩萨、弟子手中捧着一论文导读:绘画和雕塑的高超技巧和艺术魅力,更在于艺术作品背后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供后人欣赏和回味的同时,还为我们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直观的图像。中国古代琉璃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特点的一门重要传统手工艺,其工艺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都不容忽视。但由于历
种广口碗状器皿的图像(图5)。在稍晚些的北周461窟壁画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器皿图像。手捧器皿的人物描绘为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南朝贵族形象,器皿器身为白色,隐约透明,口沿部为一圈褐色或绿色,器壁上还描绘出整齐的条纹状、花瓣状或网状交织花纹。从图像所描绘的外观来看,其造型和质感都与当时的瓷器大相径庭,更近似磨花或雕花玻璃器皿,极有可能表现的就是当时流行于魏晋上层贵族生活中的琉璃器,并且这种珍贵的器物也经常被作为礼佛的供器。
结语
敦煌艺术之所以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不仅仅在于其作为绘画和雕塑的高超技巧和艺术魅力,更在于艺术作品背后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供后人欣赏和回味的同时,还为我们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直观的图像。
中国古代琉璃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特点的一门重要传统手工艺,其工艺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都不容忽视。但由于历代史料对琉璃工艺的记载甚为缺乏和零散,琉璃又是一种质地易碎、难以留存的材料,所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因此,现代对于中国古代琉璃工艺和文化的研究难于形成系统。本文通过从敦煌彩塑和壁画上搜寻图像资料,结合与史书文字记载及出土文物的比照,分析了敦煌壁画中所反映的北朝琉璃工艺的状况与特点,在研究中国传统琉璃工艺的历史传承、吸收外来工艺文化、应用于佛教领域等方面的理由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证明,可为今后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继承、发展中国传统琉璃工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注:本文受“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RW2013—01)”(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敦煌艺术中所反映的北朝琉璃工艺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ties(RW2013—01)”)
注释:
①《大藏经》,日本一切经刊行会刊行本。
②敦煌文物研究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卷)[M].文物出版社,株式会社平凡社,1982:181.
③世说新语译注[M].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1998:791.
④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笺[M].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179.
参考文献:
[1]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A].洛阳伽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A].洛阳伽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日本一切经刊行会.大藏经 [M].:传正株式会社,2001.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系
(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