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山水画是寄寓思想表意艺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23 浏览:13298
论文导读:淡泊”,将“实”变为“虚”的山水画至元代四大家时发展为高峰。而以“实”为方向发展的山水画这一画风,自宋以后则愈益不清晰和难以辨认,北派雄风逐渐消失了。“虚”的画风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延续不绝,根源在于宗炳提出的山水画美学纲领的理论,理论内涵又是老庄思想的哲学观。老庄思想对魏晋山水画美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
摘 要:中国山水画深刻地体现出了山水最为本质的形与色以及禅道思想特征。山水画无需复现自然的面貌,而在于抒发情感,由此而创造的山川形象使观赏者能够玩味现实与艺术之间的巧妙关系,以及笔墨意趣造成的强烈视觉效果。山水画需要“造境”而不停留在“写景”。造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寄寓思想精神感悟。古代山水画是对禅道文化、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充分深思的表现,其内涵意境高雅脱俗。因此对自然景物进行空灵玄思的描绘永远是国画的主题。
关键词:意趣 玄学思想 隐居山林 抒情写意
山水画的意境美来自画家心灵的创造,可以说是寄寓思想的表意艺术。它“写景”也要“造境”,为了寄寓思想情愫、精神感悟、诗意哲理的主观因素,需要进行理想化的主观表现。而“境”只是“意”的载体,没有“意”的“境”便是失去灵魂的躯壳。唐代山水技法进步后,从原来重青绿而一变为尚水墨,意境美通过王维“画中有诗”的创作进一步在历代绘画中建立了牢固地位,墨色是彩色的抽象,它体现了道家由灿烂归于朴素平淡的哲学观念。平淡的水墨山水画也因重视意境美而具有了强烈的东方空灵艺术的特征。
山水画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摆脱了具体地貌的束缚,它描绘的是某一类具有共同特点的地貌,它放弃了单一视点而采取了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的手法,将看到的、想到的、自然的和心中的种种符合某一地貌特点的景物,依一定的程式夸张、取舍、组合,营造出一种“可居可游”的绘画真实,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理想、情趣、意境和氛围,体现出强烈的东方文化审美意识。因此,对地貌这一要素的主观处理,就是和意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山水画在地貌塑造上更强调了意境的制造和渲染,可以说山水画是意象美,是以“意”写“境”。

一、澄怀观道的山水画

中华先民对大自然又爱又敬,对崇高壮美、幽深神秘的自然中的云雾气象、风晴雨露有着深刻的感受。敦煌壁画中北魏壁画已有山水画的图形,只不过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晋朝有名的画家顾恺之给谢鲲画像以山水,且云:“此子宜置丘壑中。”这古崖自然是随意虚构的,地貌自然是不确定的,但这古崖、这丘壑,恰好与谢鲲纵情山水而厌倦仕途的情致相吻合,产生出一种谐调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在最初的山水背景的处理上,已经加进了意境的成分。山水画从人物画的配角和背景的地位中走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种是必定的。最能证明它的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隋代青绿山水画《游春图》,这是展子虔仅存的一幅,却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山水画独立成画,分科之久远,似乎山水画成了中国画的代名词。
关于山水画的理论文章在魏晋南北朝就产生了,最为著名的是宗炳的《山水画序》,还有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王微的《叙画》,他们提出了山水画的美学纲领,对山水画的气势也有直接的描述,例如:“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是从大量的具体作画实践中总结出的作画经验。顾恺之的《洛神赋》中有大量的山川、河流、树木、草丛,只不过是作为人物画的配角,不占主要地位,其画法也较为简略,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山水画法的大体面貌。
山水画起点高,所谓“高”并非以视觉观看真实为界,而是在于山水画艺术中的内在精神含意、审美观念、哲学思辨、人文关怀、师法造化、妙造自然等等以“观道”为中心的意念。后汉三国争纷,社会动荡,人性的失落、礼教纲纪的崩溃,使文人士大夫隐居山林,崇尚自然,整个魏晋南北朝所崇尚的淡玄之风,为人们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人们开始在热爱山川深壑、林泉幽谷之中寻找精神家园。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那个时代的文人高士与自然有着一种特别的亲和关系。对官场的失望,使宗炳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他广游名山大川,浪迹天涯,栖身幽谷大壑之中,露宿风餐三十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每次游玩山水,往往忘了归期。当他年老病疾之时,已经无力壮游天下名山,便将曾经游历过的地方“皆图之于壁”,以图画代山水“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以求得精神的安慰,灵魂的寄托。这种超然玄远的审美意识正是在这样一种与自然通达、互化的人生实践中建立起来的。

二、宗炳山水美学思想

明代董其昌将禅宗南顿北渐的修行策略喻为山水画“南北分宗”论,北宗始于李思训父子,画北方大山大水的“实”;而南宗是以王维为始祖的水墨烟云山水,画“虚”。虽然这是董氏的个人看法,但从山水画脉络看确有两种风格流派,经隋唐五代到宋已经成熟并出现两大派别,从美学的角度看山水画有“虚”“实”两种,风格上有李成、范宽为代表的雄浑壮伟的北派和以董源、巨然、米氏父子为代表的平淡秀润的南派,两派的分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走向成熟。
魏晋时代以玄学为思想内涵的山水画是“由实入虚、即虚即实”,那么发展到宋代,则“虚”“实”分离。北派更重视觉效果的“画家”审美意向,南派则是追求“冲融”“平淡”的文人审美意趣。北派沿着“实”的方向发展,南派顺着“虚”的道路前进。到宋以后,南派文人画的意趣代替了北派的写真。以文人审美趣味“虚”的程式发展开来,苏东坡强调绘画要“寄至味于淡泊”,将“实”变为“虚”的山水画至元代四大家时发展为高峰。而以“实”为方向发展的山水画这一画风,自宋以后则愈益不清晰和难以辨认,北派雄风逐渐消失了。
“虚”的画风之所以能发展壮大、延续不绝,根源在于宗炳提出的山水画美学纲领的理论,理论内涵又是老庄思想的哲学观。老庄思想对魏晋山水画美学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庄子》更是清谈家灵感的源泉。
从历史上看,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随着汉王朝的瓦解,儒家思想的统治也宣告崩溃,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从先秦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中国美学史上文艺创造最为灿烂辉煌的时代。
宗炳的山水美学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这样一个精神大解放、人格大自由、思想大活跃的环境中产生出来的。《山水画序》也是这个时期文艺思想的总结和集中体现。好山水、爱远游是当时众多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风气,官场失意之人隐论文导读:
逸林泉,拥抱大自然,让身心在山水中疗养忧伤。老庄崇尚自然,道法自然,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哲学思想为失意文人找到了精神寄托。他们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过着适意逍遥的自由人生,这无疑都是庄学思想的体现,《庄子》中的文章不仅是哲学抽象思辨的探讨,更是艺术的生活方式。庄子对道的追求、感悟与艺术家对精神的呈现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艺术家由此成就了艺术作品,庄子则由此成就了哲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