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朱德群游走中西艺术“剑客”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323 浏览:46556
论文导读:德萃也因此有机会接受中国画的水墨滋养。很快,朱德萃进入县立小学读书,课余跟着堂兄练书法。他没有按照堂兄的既定要求从楷书练起,而是直接写起草书。朱德萃激越奔放的个性,如纸张上肆意挥扬的墨迹一样,孩提时便可见一斑。朱德萃到徐州念中学,他身高马大,老师倡议他考体专。可倔强的朱德萃不干,15岁时就决定报考杭州
朱德群描绘了一个只存在于他画中的国度,一个既是想象又是真实的国度。它源自画家一生中多次体验过的感动,联系着他记忆中的中国
“人生满是屈辱和痛苦,一切将人生和幸福联系起来的线索都先后一根根地在人类的手里断掉,尤其是金钱这根线索”,在《三剑客》中,法国文豪大仲马一针见血地写道。金钱本应给人类带来幸福,可是在很多人那里却变成了奔向幸福道路上的“绊脚石”。
“作品天价,与我无关!” 作为“留法三剑客”(另两位是赵无极、吴冠中)中的最后一位大师,朱德群却对此毫不在乎,“凡·高去世之前只卖了一张画,很便宜,现在他的画则价值连城,对艺术家而言,作品本身并没有转变。”这位在2014年“胡润艺术榜”中排名第二的艺术家,年度作品的总成交额已超过2.8亿元人民币。3月26日,这位94岁高龄的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在法国巴黎溘然长逝,空余世人太息掩泣。
颠沛
1920年12月3日,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白土镇,隆冬的淮海大地一如既往的寒气逼人。一个叫朱德萃的男婴选择这一天降临人世——这是一个诗礼之家,当医生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传统书画的忠实拥趸,幼年的朱德萃也因此有机会接受中国画的水墨滋养。
很快,朱德萃进入县立小学读书,课余跟着堂兄练书法。他没有按照堂兄的既定要求从楷书练起,而是直接写起草书。朱德萃激越奔放的个性,如纸张上肆意挥扬的墨迹一样,孩提时便可见一斑。
朱德萃到徐州念中学,他身高马大,老师倡议他考体专。可倔强的朱德萃不干,15岁时就决定报考杭州国立艺专。为此,尚没毕业的朱德萃只得借来堂兄的,并冒用他的名字报名考试。怎料朱德萃一举高中,从此后,他只得将错就错,借用堂兄的名号——“朱德群”继续深造。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这所坐落在西子湖畔的学校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艺术院校之一,由留法归来的林风眠先生主持筹建。林风眠在此践行他“艺术之眼光当不能以国门为止境”的思想,因而拥有留法背景的吴大羽、刘开渠、雷圭元等教授,和潘天寿、郑午昌等一批学养深厚的中国画教授共聚一堂,一时人才济济。正是这种中西合璧、有容乃大的教学法,让稚气未开的朱德群大受裨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艺专,朱德群遇见了正在军训的吴冠中。当时杭州各高校集中军训,朱德群个子高在排头,吴冠中矮小被分到排尾。每次做完操后,朱德群就跑到排尾归列,朝夕相处中,二人很快熟悉起来。当时吴冠中学电机专业,但他却对绘画抱有很浓厚的兴趣,为此颇为苦闷。在朱德群的鼓励下,吴冠中决定放弃本专业,并凭着自己的能力成功考入杭州艺专。多年后,吴冠中每每提及此事时,总会说:“如果没有朱德群,就没有画家吴冠中。”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之大,却再难放一张安静的画桌了。朱德群随校西迁,一路颠沛流离,漂泊西南山水间。艰难顿阻,抑或是物质资源的短缺,都没有让朱德群放弃在艺术事业上的狂热追求。最终,胜利号角吹响全中国,此时的朱德群以大学建筑系教师的身份随校东归,过三峡、经武昌、万里长江、烟云浩瀚。“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朱德群在群山万壑、松石峻崖间,对范宽、李唐等人画作“师法造化”的山水意境顿生觉悟。
多年后,朱德群仍坦言,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所表现的磅礡气势对其艺术创作有极大影响,“中国的绘画最接近抽象画,中国宋代的范宽、李唐或其他画家,他们笔下的山水,与真正的自然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就带有抽象的作用”。
西行
1949年,朱德群携家人匆匆离开南京,经上海乘船赴台北。由于行李杂冗,不便托运,临行前,朱德群将在南京所作的数十幅油画作品寄留在同学家中。可惜的是,该同学由于躲避战火,离开南京,朱德群所存的油画竟全都不知下落。1949年以前的作品一幅都没有留下,这也成了朱德群一生最大的遗憾!
初到台北时,朱德群执教于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前身)艺术系。当时的台湾艺术教育界,几乎是印象派的天下。朱德群主动打破了这种僵局,给学生们讲解塞尚、野兽派等现代绘画风格和理论,大受欢迎。五年后,在台湾画坛逐步站稳脚跟的朱德群在台北中山堂举办了首次个展,由于黄少谷、张道藩、罗家伦等名家的提携和支持,画展出奇成功。五十多幅作品悉数卖出,有了经济基础,朱德群终于可以到艺术之都巴黎圆梦。
1955年3月29日,在阳春细雨中,朱德群登上了开往法国的轮船,经香港、西贡(今胡志明市)、苏伊士运河、开罗等地,一个多月的航行后抵达马赛。与35岁的朱德群同船抵达的,还有一位名叫董景昭的姑娘,她后来成了朱德群的妻子。在漫长的旅法岁月中,董景昭与朱德群二人相伴相随,白首偕老,成为佳话。
抵达巴黎的当天,朱德群和董景昭便迫不及待地拜谒了神往多年的卢浮宫,一些以前只是在画册上才能看到的世界名作,此刻都鲜活地呈现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在“回力球场国家画廊”,朱德群惊喜地看到了自己一生的偶像——塞尚的作品,顿时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塞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驾驭主题的能力,此外他在空间和光线中用富于表现力的符号构筑形体的法则也给我以启迪。和宋代画家相似,塞尚揭示宇宙的构造和它的宽广,与它的虚实同呼吸,转化为画布上的隐现和疏密,这些都使他的作品充满智慧和诗意。”回家后,朱德群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走出朱德群,走进塞尚”。
朱德群还对斯塔尔“自由奔放”的绘画风格崇拜有加。为此,他毅然扬弃业已娴熟的古典写实风格,摆脱掉物体形象的约束,转型到对抽象艺术的探索之中。他不再画有形的山水、花鸟、草木、人物,他尝试把自己的梦想、人生观和对宇宙的情怀,用抽象的画面来表现。
1956年4月,朱德群为妻子董景昭创作了一幅肖像,在随后参加的“国家春季沙龙”展览中,此画荣获银奖。此时,朱德群的古典写实作品引起了法国人的注意,也奠定了他日后事业的基础。这幅画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朱德群20年的古典写实绘画风格的终结。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ylw/lw23389.html上一论文:简论国画艺术意境在动画创作中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