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94 浏览:17093
论文导读:0%~60%,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调整幅度按同级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调整,调整幅度可达90%。因此,即使国家连续9年上调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使得企业养老金一直在增长,但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平均人均退休金还是远远高出企业退休养老金。

三、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改革情况的评析(一)改革试点所取得的成就截至2012年底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绝对差距仍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扩张速度在下降。研究发现,制度的不同、调整政策的不同、资金来源的不同、体系的不完善和政治因素是导致差距悬殊的理由。各地的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理由,甚至造成了新的不公。因此,应在制度建设上把握公平与效率原则,讲求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结构的调整和对现有的养老金替代率的调整,优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补助,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距
1004-518X(2014)03-0197-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统筹城乡发展的户籍、社会保障与土地管理制度联动机制研究”(11BJY050)、江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研究创新”创新团队成果。
李春根,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彦,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江西南昌 330013)
根据《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的显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高差距近50倍,且有近四成的民众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满,对保险待遇感到不公。这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会对社会就业的平衡和人才的合理流动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的目前状况及成因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理由,并对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协同发展提出几点倡议。

一、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距的现实考量

由于2006年后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再没有披露有关于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全部离退休人员人数及人均退休费和职工平均工资的数据,故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将对2000-2010年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统筹范围内离退休人员人均退休金,和2000-2005年的养老金替代率进行比较。

(一)2000-2010年统筹范围内离退休人员人均离退休费比较

如图1所示,2000-2010年期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月人均离退休费绝对差额逐年扩大。但是,从2005年开始,相对差额在逐年递减,从2005年的76%和69%降到2010年的50%和40%。下降的理由主要是国家从2005年开始加大了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补助,但机关事业单位人均离退休费与企业人均离退休费间的绝对差额并没有因此而减小。所以,在整个2000-2010年间,统筹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离退休人员间养老待遇的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但差异扩张的速度在下降。

(二)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本文中的养老金替代率是平均替代率,即为企业、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平均退休费与平均工资的比值。从图2可以看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远远高于企业,且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幅度远大于机关事业单位。截至2005年底,机关事业单位实际养老金替代率都在85%以上,而企业只有48%,表明企业员工在退休后其生活水平还不到退休前的一半。另外,随着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幅度的拉大,企业员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待遇水平上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二、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形成的理由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于1997年实施了各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特点是,基础养老金部分计发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计发月数。但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未进行改革,而是仍旧沿用1978年传统的退休金制度,即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个人不需缴纳养老保险费。其特点是,机关人员退休费按工龄和基础工资的100%计发,职务和级别工资根据工龄的不同,按50%~88%的比例计发;事业单位退休费依据相应工龄,按个人退休前的职务与津贴的不同,按50%~90%的比例计发。可以看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工龄是逐年增长的,且其退休时往往是其工资最高的时候,外加计发比例大大高于企业职工的计发比例,故而其计发额将远远高于按社会平均工资计发的企业职工的数额。而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仅享受上述基本退休金,还享受国家和地方规定的一系列津贴,甚至是单位自行规定的补贴,故其退休待遇相当优厚,而企业员工则没有这方面的福利。两套不同的养老制度,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产生差异。
据规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幅度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60%,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调整幅度按同级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调整,调整幅度可达90%。因此,即使国家连续9年上调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使得企业养老金一直在增长,但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平均人均退休金还是远远高出企业退休养老金。

三、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改革情况的评析

(一)改革试点所取得的成就

截至2012年底,全国除宁夏、青海、西藏外,已有28个省(市)、230多个地(市)、1800多个县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采用“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模式,使养老金有所剩余,形成了资金积累,确保了有一定的资金可用来管理和运转整个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成立了相关的负责机关,配置了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了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采取了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缴费模式,通过个人、国家和单位三方面承担保险费用,缓解了国家和单位的压力,增强了公民参保意识,形成了各方面的协调合作;许多试点地区为职工建立了职工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在上海,个人账户部分大于社会统筹部分,强化了职工自我保障的意识,而且记人个人账户的并非工资指数,而是,这对账论文导读:
户的透明度起到了强化作用。而未建立个人账户的试点地区,如江苏省,则将个人缴费直接并入统筹基金。试点地区实行了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得职工无论面对何种工作调动,都不会影响其今后的养老金发放,故也有效地配合了人事制度改革;一些试点地区开始实行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即由离退休人员原单位支付逐步改成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发放或委托银行等代为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