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图书馆与全民阅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53 浏览:8627
论文导读: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阅读,且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国民阅读率低的理由: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阅读;②网络的发展导致阅读人次减少;③教育功利主义,家长学校拒绝课外读物;④一些弱势群体有阅读奢求,没有阅读条件。

2.图书馆利用率与国民阅读率。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1273万,仅占

摘 要: 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从而保障和推动全民阅读。
关键词: 图书馆 全民阅读 拓展服务空间
全民阅读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的文化现象。当今社会,无论哪一类人,都离不开“阅读”。图书馆作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从而保障和推动社会阅读。

一、图书馆与国民阅读率

环顾我国目前状况,前些年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开展的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为依据,从我国国民媒体阅读率、学生阅读目前状况、家庭藏书、图书馆情况等方面考察,得出国民阅读率整体上止住连续六年下滑趋势,阅读率略有回升,但存在城乡差异性,学生阅读目前状况不容乐观。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郑重承诺:“图书馆努力推动全民阅读。图书馆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保障,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国民阅读与图书馆有着极大的关系,图书馆尚需尽最大努力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动全民阅读。

1.国民阅读率持续低迷及其深思。

2006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让我们看到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呈下降趋势——1999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狭义)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比2003年下降3%,比1999年下降11.7%,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自2006年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2007年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8%比2005年微升了0.1%,实现1999年以来首次上升。2008年至2011年国民图书阅读率走势是:2008年为49.3%,2009年为50.1%,2010年为52.3%,2011年为53.9%,开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今年四月份公布的第十一次阅读率调查,全民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度上升了2.9个百分点。而我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率逐步下降趋势明显,真正课外阅读的儿童只占10%。广州日报同类调查:仅有7.6%的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阅读,且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
国民阅读率低的理由: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阅读;②网络的发展导致阅读人次减少;③教育功利主义,家长学校拒绝课外读物;④一些弱势群体有阅读奢求,没有阅读条件。

2.图书馆利用率与国民阅读率。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1273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82%,英国是58%,相差70多倍。例如我市目前拥有借书证(一卡通)3万个,一张卡全家享用,按家庭一家三口计算,约9万人是我馆的固定读者,我市拥有68万左右常住人口,也就是说约有7~8成的人不去图书馆,而世界上图书馆利用率最高的芬兰,每位公民每月至少光顾一次图书馆。在国外十来岁的学生就会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写小论文,从小养成了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的习惯;而我国有的学生甚至中学毕业后还没进过图书馆,更别提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了。这一鲜明的对比向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国人图书馆意识不强,利用图书馆能力低。

3.“拯救读书风气,倡导读书精神”,积极推动全民阅读。

当前,“读书风气要不要拯救”显然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理由;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与阅世如何互动作用……也是一个众议不决的话题。进入新世纪,我国全民阅读率呈现持续性低迷的危殆趋势,引起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知名教育家朱永新连续倡议并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作为全国政协提案得到了赵丽宏等著名作家的支持,说明在发展中的中国,如何“拯救读书风气,倡导读书精神”,已经到了全社会都必须关注的地步。
公共图书馆具有两大任务,一是推进社会信息化,一是推进全民阅读。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图书馆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也是倡导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基本阅读理念的中坚,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发挥了巨大作用。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加图书的采购,主动亲近民众,广泛持久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宣传与服务活动,促使民众认识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他们参与全民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培养国民阅读的风气和习惯。图书馆只有将服务拓展到百姓身边成为百姓生活当中发挥作用的图书馆,才是真正现代作用上的图书馆。从2010年起,我馆每年都精心策划主办全民读书月活动,打出“倡导全民阅读,享受阅读快乐”的口号,并推出一系列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引导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人的行列中,着力推动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

二、拓展服务空间,最大限度地方便阅读

国际图联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每5万人应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3册,其服务辐射半径通行的标准是4公里。“阅读的便利”应该是图书馆创新服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不仅深入到每个社区,而且遍及每个乡村,可以说:“在你住处不远的范围内肯定有一座图书馆。”瑞士3000人/座、德国6600人/座、英国1.14万人/座、美国3.11万人/座。而我国因体制和其他方面理由,图书馆数量少、规模小,平均拥有量为46万人/座,人均藏书0.4册,世界排名第143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大力拓展服务空间已迫在眉睫。为方便市民,图书馆应主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各行业、走进校园、走进农村,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将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尽可能延伸到全市各个领域。
1.社区。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教育网络,潜藏着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社区文化日益走进百姓生活。人们渴求的不仅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环境设施的配套及生活质量(包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的建设已不容忽视。开辟社区服务新领域,发展小型社区图书馆(论文导读:王余光,李雅.浅议社会阅读的几个理由.新世纪图书馆,2007(3).张为江.拓展图书馆生长空间,200

7.上一页12

室),完善社区文化服务功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设施之一,无论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传递科学信息方面,还是在进行社会教育等方面已经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对社区图书馆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更多地被人们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所认识。因此,城市中的各级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社区管理者、图书馆工作者应明确方向,转变观念,掌握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应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手段、新的服务形式,切实重视和加强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举办读书系列活动,在社区掀起一股读书热潮。我市文化主管部门借助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城市文化社区”的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80%以上的社区建立了图书馆(室)。我馆根据需求,建立了社区图书馆(室)图书调配中心,定期为社区图书馆(室)配送图书,开展好书新书推荐阅读、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2.社会各行业。

全民阅读面向全体国民,责任大、理由多,单凭图书馆一己之力是难以顺利开展并长久坚持的,图书馆要联合社会各行业力量,共同承担培养社会阅读意识和引导全民阅读行为的责任。建设行业分馆是图书馆拓展服务空间的一个有效途径,这种模式主要是借助各行业现有馆舍与人员,充分发挥图书馆专业文献作用。我馆深入社会各行业分馆进行了解和沟通,介绍了我馆多年来为各行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所取得的成果,使更多的行业认识到,利用和借助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将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最便捷途径。
3.学校。
图书馆是学生课堂知识的补充和延伸。现代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教学活动从课堂扩展到图书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要扩大知识面,加强素质教育,单凭有限的几本教材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正是学生理想的“第二课堂”。我馆本着“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为了方便少儿读者,减轻他们学习的压力,在城区各小学建立分馆,与学校的图书信息资源全面共建共享。小读者们不论在本馆或分馆借出的书,只要是按期归还,均可在他们认为最方便的任意馆归还。并在上给予多种优惠,实行“一卡通”,全家通用,形成了学校发动学生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推动社会的阅读方式,营造了全民读书,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4.农村。
2002年4月由、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共享工程面向农村及贫困地区广大群众,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使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及时传输到广大基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手中,使他们获取致富信息,增长文化知识。另外,还可以举办知识型、竞技型和文化型的读书活动,使他们真正参与到丰富多彩、高尚健康、振奋精神的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我馆充分利用馆藏知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上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创建“农家书屋”,以农民喜欢看、看得懂、用得上为原则,提供文学、农村种植养殖、法律法规等各类书籍,统一编目,统一调配,定期更换图。并注意收集和推广读书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将“农家书屋”变成图书馆服务农民的重要品牌。

5.弱势群体。

UNESCO《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表述:“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图书馆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和资料。”整个社会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并不取决于精英的阅读状况,而是取决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缺少弱势群体的阅读是不完整的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应该秉承免费服务的宗旨尽量向全社会开放,对社会的无业、失业下岗工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如开展帮扶讲座、送书上门等特色服务,让他们充分领略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保障全体公民平等地享受读书的权利。

三、创新全民阅读服务方式

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必须重视信息化对人们传统读书方式的深刻影响,适时创新阅读服务方式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流动图书馆(站)、图书漂流活动、快递阅读图书、图书展销、送书下基层进工地、举办读书报告会、“藏书与阅读”优秀图书推荐、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读书征文比赛、网上书店、网上阅读、数字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应运而生,这些阅读服务方式,以读者为本,使读者与图书馆更亲近,很大程度上为读者阅读提供了便利,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好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韶华,陈韶春.图书馆如何推进全民阅读.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
[2]王余光,李雅.浅议社会阅读的几个理由.新世纪图书馆,2007(3).
[3]张为江.拓展图书馆生长空间,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