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语言学习中连词“而”语义功能略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31 浏览:134335
论文导读:
摘要:连词“而”最基本的语义功能是连接先后两个时段。由于先后两个时段所对应的动作、状况等可能存在多种关系,就有了连词“而”表顺接、表逆接、表因果、表目的等说法。在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以隐喻为操作手段,“而”字结构又发展出表层进、表修饰、表限制、表条件、表并列等用法。
关键词:而 语义功能 认知 隐喻
“而”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也是用法最复杂的一个连词。面对连词“而”的众多用法,有研究者尝试对连词“而”的具体功能进行再总结,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吕叔湘先生认为:“而字的基本作用是平行的联络,是粘合,是无情的连系。”
连词“而”最基本的功能是连接,作为一个框架建构者,它以自己的语义为基础,把不同的成分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语义结构,这个结构包括“而”所连接的对象以及“而”所赋予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达一个全新的作用。

一、连词“而”的基本语义功能

前辈学者对“而”所连接的语言单位的性质,以及“而”的具体语能都做了细致的描写和归纳,为进一步分析“而”的语义做了非常有益的前期工作。所以,可以以这些形式为基础,分析由“而”构成的典型例句,探求连词“而”的语义功能。来看以下五个典型例句:
例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后赤壁赋》)
此句中,“而”连接的是同一个主语发出的两个动作,“反”和“登舟”,本是两个独立的行为,在这个句子中,两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但二者之间没有必定的联系,“而”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仅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连续发生的。所以,对于此类的“而”,吕叔湘认为是“平平地连说两件事”;王力先生认为,它的作用是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例2: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荀子·劝学》)
此句中,“而”连接的分别是两个主谓俱全的完整句子,前一“而”连接“瓠巴鼓瑟”和“沉鱼出听”两事,后一“而”连接“伯牙鼓琴”和“六马仰秣”两事,属于王力先生所说的“‘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这两个“而”字结构所记录的事情,除了在时间上相继出现,具有先后顺序,还在逻辑关系上前后相因,有了“瓠巴鼓瑟”才会出现“沉鱼出听”,有了“伯牙鼓琴”,才会出现“六马仰秣”。学者一般将此类“而”字结构的作用归为顺接或承接。
例3: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原才》)
此句中,“而”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描述的是风俗对人的影响在不同阶段的两种状况,这两种状况在时间上前后相继,但在语义上则刚好相反:风俗对于人的思想来说,刚开始(作用)是微小的,但最终是人不可抵御的。因为“而”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虽然叙述的是同一件事情,但后一语言单位的意思和前一语言单位的意思正好相反,所以,有学者将此类“而”字结构的作用称为逆接或转接。
例4: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论语·微子》)
此句中的“而”连接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谏”和“死”从客观上看,是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两事,但在这一具体语境中,这两个动作有了新的关系,主语发出的动作“谏”直接导致了后一个事件“死”,“而”连接的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结果。此类“而”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属于因果关系。
例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
此句中“而”连接的“杀鸡为黍”和“食之”同桃花源中人做的事情,“杀鸡为黍”的目的就是“食之”,这两件事情除了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还存在着明显的目的关系。此类“而”连接的两个语言单位,前者叙述一种行为,后者指出这一行为的目的,所以,可以称为目的关系。
仔细观察以上五个典型例句,“而”连接前后项语义关系为顺接时,两个事件是按先后顺序发生的;“而”表逆接时,两个事件也是按先后顺序发生的;“而”表因果时,连接的前项为因,先发生,后项为果,后出现;“而”表目的时,前项是为达到后项所做的行为,因此,虽然“而”连接的前后项,在表层上存在各种逻辑关系,但在本质上,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时间先后”。
在以连词“而”为中心所构成的语义结构中,都存在一个隐含的时点,这一时点刚好落在连词“而”上。以“而”为界,整个结构被分成两个时段,“而”前为时段1,“而”后为时段2,连词“而”实质上是将前后两个时段连接起来。在不同的情境中,时段1和时段2分别对应不同的事件1和事件2,所以,在具体语境中,“而”的作用仅仅是将这两个时段对应的动作、状况等连接起来。由于前后两个时段所对应的动作、状况等可能存在多种关系,就有了所谓连词“而”表顺接、表逆接、表因果、表目的、表假设等说法,但这些说法仅仅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意思看的,并不能代表“而”的语义特征。因此,连词“而”的基本语义功能仅是将两个时段连接起来,其本质特征在于时间上的推移。

二、连词“而”的语义发展

21世纪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尝试从认知角度,用隐喻来解释语言现象。当某一语义成分在性质上与另一语义成分具有类同性和相似性,就有可能进入相似的语言表达结构。连词“而”最基本的语义功能是连接先后两个时段,如果两个语义成分在感知上与“时间先后”具有相似性,那么,这两个语义成分就有可能进入“而”字结构。所以,连词“而”以其基本语义功能“连接前后两个时段”为语言学习中连词“而”语义功能略说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基础,以隐喻为操作手段,发展出一系列新的用法。
(一)表层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使用者对某事物的认识也逐层深入,所以,“而”连接的两项关系有时可表现为对某事物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如:
例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此句中,“而”连接的两种状况实际是人们对一事物两种不同程度的认识。语言使用者根据自身对事物观察的先后,将这二者进行了排序。“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是人皆可见的一种表面现象;而“未尝往也”、“卒莫消长”则是经过观察分析深思得到的理性认知,从人的认知过程来说,总是先认识到“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论文导读:
,再认识到“未尝往也”、“卒莫消长”的层面。(二)表修饰。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由表及里地不断深入,当这种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而”还可以连接前为表象,后为实质的两项,如:
例7: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
“笑”实际是一个抽象概念,离开了具体表情动作是无法描述“笑”的,“莞尔”则是指人在微笑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表情动作。“莞尔”具体描述了“笑”的状态、性质、方式,当一个人的面部出现“莞尔”的表情时,就可以判定这个人在微笑。从“莞尔”到“笑”,反映了人类认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三)表条件。在描述一个具体情境时,由于注意点或观察点的不同,语言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主观认知对客观情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根据主观表达的需要进行再组织,如:
例8: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
此句中的“而”字结构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十个仆人听从一个主人的指挥。这一情境包含两个语义要素:“十人”、“一人”,二者之间是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由于语言者描述这一事件是用来说明人数多不一定会占主导地位,所以将表示人数众多的“十人”放到了“而”的前面,“十人”是语言使用者要强调的前提条件,“从一人”则指出这种前提下产生的结果。这个排列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这一具体情境的主观认知。
在“而”字结构表层进、表修饰、表条件这三种关系中,“而”后面的语言单位反映的是语言使用者更深层次认知的内容,所以更容易成为句子焦点。
(四)表限制。当“而”连接的前一语言单位所表达内容不是语言使用者关注的焦点,或可以根据上下文或者常识推知,不需要专门说明时,前一个时段的内容就会被省略,语言使用者表达的重心在于“而”连接的后一语言单位所表达的内容,这时,“而”的作用就产生了变化,表层句子结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如:
例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根据文意可以推知,此句中“而”连接的前项“十有五”“三十”,都不是单纯的指十五岁、三十岁,而是分别指“到了十五岁”“到了三十岁”。十五以前尚未“志于学”,到了十五岁,就“志于学”;三十以前尚未“立”,到了三十岁就达到“立”,因为语言使用者更关注十五、三十之后的状态,所以,“而”所连接的前项就被省略,“而”就由连接两个状态,变为特指后一时段的起点,这一起点就是“而”连接后一事件出现的点,对后一事件的发生条件进行限制。
(五)表并列。当语言使用者不再考虑到“而”连接的两项之间的关系时,“而”极度虚化,仅保留最基本的连接功能,成为并列连词,如:
例10: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上》)
此句中“而”所连接的“管仲之圣”和“隰朋之智”两者已经看不出任何语义上的逻辑关系,所以,此时的“而”仅仅是连接并列的两项。
三、结语
连词“而”最基本的语义语言学习中连词“而”语义功能略说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功能是连接先后两个时段,其本质特征在于时间上的推移。由于前后两个时段所对应的动作、状况等可能存在多种关系,就有了所谓连词“而”表顺接、表逆接、表因果、表目的等说法,但这些说法仅仅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意思得出的,并不能代表“而”的语义功能。连词“而”连接前后两个语言单位所具有的众多语义关系,都是从这个基本语义发展而来的。
在“连接先后两个时段”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以隐喻为操作手段,“而”字结构又发展出表层进、表修饰、表限制、表条件、表并列等用法,这些用法都是人类隐喻思维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由于伴随着时间发展而来的常常是认识的加深,反映的是语言使用者更深层次的认知内容,所以,“而”连接的后一语言单位更容易成为表达的焦点。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朱振家.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薛凤生.试论连词“而”字的语意与语能[J].语言研究,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