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三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28 浏览:20237
论文导读: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方面,高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美、体悟美并创造美。一.透过语言文字发现美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乃是审美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有的作品语言端庄中正给人以凝重坚实之美;有的作品语言雄奇秀丽给人以轻松奇谲之美;有的作品语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语文的功能绝不仅限于此。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亦具有审美性。《语文新课程标准》即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为学生的审美教学提供了素材和载体,但这些远远不够。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方面,高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美、体悟美并创造美。

一、透过语言文字发现美

语言文字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乃是审美文学作品的第一步。有的作品语言端庄中正给人以凝重坚实之美;有的作品语言雄奇秀丽给人以轻松奇谲之美;有的作品语言虽平实却给人感受到内在的思想张力……总之,不同的作品,因其语言文字排列不同,产生不同的美。
如鲁迅的《药》结尾写“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这是沉重郁结之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引用《采莲赋》描写少女采莲荡舟的画面“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这是轻盈欢快之美;巴金的《小狗包弟》用质朴平实的文字,讲述自己的沉痛忏悔,这是含蓄上进之美……
因此,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应注重对语言文字分析,分析不同作品的不同语言、句式与表达方式,透过语言文字表面,捕捉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发现字里行间的无边美色。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许多文章,其文笔与句式不读不足以体会其妙处,有感情的朗读即是要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沿着作者的行文与思路,用自己的话,替作者抒发作品的感情。

二、创设情境意象体悟美

有些作品的语言文字之美是浅露于外的,给人以直觉的美感,往往不必思考;但有些作品,其美感是蕴藏于内的,需要读者掩卷思考,在脑海中构建意象,方能探得其妙。针对这类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透过作品与文字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脑中创设作品所描绘的情境意象,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而体悟其中的美。
如宋祁《玉楼春》一词,写道“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先生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对高中学生,单就字面而言,他们往往无法理性挖掘其内在的美,对春天的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景色并无多少形象的感受。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写道“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而这也是高中学生缺乏审美策略,难以理性鉴别的地方。
针对这类内蕴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利用图画与声音,模拟虚构这种场景和意境,积极引领学生融入到教师所创设的作品意境之中,体悟其中的美感。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句,通过多媒体,创设莺歌燕舞、蜂飞蝶绕的或喧闹或繁忙场景,引导学生在脑中积极想象,从而体悟春天绚烂多姿、生机勃勃的动态美。教师还可以通过情绪体验法,创设临时情境,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教师可以在课堂突然中断讲话,让学生在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中加以体悟响中寓静,再去体悟诗的幽静美。

三、鼓励模仿创新创造美

创造美本身即是“再审美”的过程,是将自己所积累的审美知识重新用自己的作品予以表达的过程。而要完成这种过程,对于阅历尚浅的高中学生而言,首先是一个模仿创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对美的认识和内心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模仿创新创造美?可从作文的写作训练入手。
首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三法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先,厚积方能薄发。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还得让学生养成收集、积累优美文辞句式的习惯,通过不断的积累,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正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发挥而来,若没有平时的积累,是不会有如此老到的语言。
其次,学会审美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适合模仿的优美文章,或仿其构思美,或仿其语言美,或仿其形象美,或仿其情感美,从而在训练中不断增强写作技巧和审美能力。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其构思之美、语言之美,均模仿教材里的《孔雀东南飞》。其后,2004年、2007年高考,都有考生据此变换审美角度,模仿出新,不断成就高考美文。
综上所述,可见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只要策略得当,那么,它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与高考并不矛盾,反而相得益彰。所以,那种单为应试而教,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缺乏一种美的存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中语文审美教学在初中“读一读”“背一背”的基础上,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和创造。
杨国清,教师,现居福建泉州。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njsxjxlw/lw16313.html上一论文:简论课堂的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