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组团”报道新闻立体化呈现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90 浏览:17951
论文导读:一条短消息,简要介绍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的概况。这个“分团”虽短,但强调的是信息量。2.从乘客角度,体验乘坐感受这是“组团”报道的重点,以《高铁初体验》为题,安排两路记者,一组去往沈阳方向;另一组去往大连方向。两组记者采访内容,编排上并列推进,既有联系,又有对比,并按逻辑时序从“城区到高铁营口东站是否方便?”
在经济领域,组团模式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大做强。在新闻报道领域,“组团”的理念在新闻专题的基础上,应用也越来越多,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一、“组团”报道与新闻专题一脉相承,又“别有洞天”

在电视媒体中,新闻专题一般表现为深度报道,通常在某个时段内会分期连续报道,通常表现为链条式的、线性的;而组团报道在追求深度的基础上,更追求广度、角度和厚度,通常表现为块状的、非线性的。总之,传统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新闻传播的要求,立体式的、交互式的组团表现形式,在传统新闻专题的基础上又有了继承和发扬,尤其适合城市电视台公共新闻栏目的发展需要。以时长20分钟的营口广播电视台《滨城报道》栏目为例,由于时长有限,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如果仅靠动态新闻,无法说透,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依赖专题报道,又显得冗长拖沓,有悖节目形态。“组团”报道的合理运用,恰恰弥补了这两个方面的不足。但“组团”报道要既出彩又不出格,需要把握好几个原则:“组团”有核心、“分”时独当一面、“合”时事半功倍。

二、“组团”报道要有核心

“组团”报道要以特定的主题或事件为中心,如同一个圆形的中心点,四周分出若干个扇形块。这个中心点就是核心,若干个扇形块就是“分团”。编辑在进行“组团”报道的组织时,既要善于捕捉到信息传播的核心,又要善于围绕这一核心进行恰到好处的信息延展和深度开掘,使“组团”报道具备丰富的信息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的需求。
比如,今年5月8日营口理工学院成立,辽宁省教育厅、营口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市各级媒体纷至沓来,《滨城报道》作为城市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栏目,要报道好这样一件载入营口史册的大事,仅仅一条新闻不仅说不够,也说不透。因此就采用组团的方式,站在公众的角度,分两大组团建构:一是《咱营口有了自己的本科大学》,二是《营口理工学院四大亮点》。在第二“组团”,又细化了四个“分团”,从“软硬件都很硬”“营口理工学院是二本”“专业设置契合营口发展”“实习就业前景好”四个角度,全面展示营口理工学院特色。这一组团报道,架构划分细而不散,因为有核心。当晚,市委领导在看了节目之后给予高度评价:“《滨城报道》的这组报道完全站在了公众的角度,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对大民生事件解读到位。”

三、“组团”报道每一个“分团”既要围绕中心,又能“独当一面”

“组团”报道要在多个层面、多个视野上展开立体化的报道,更好地满足观众对于一个事件或主题在广度上与深度上的信息传播需求。因此,“组团”报道的“分团”也要“独当一面”。
比如,“辽宁省滨海公路辽河特大桥通车”的一组报道,核心当然是大桥通车给营盘两市百姓带来的福祉以及对辽宁全省交通路网的完善。但在架构分团的角度和布局时,就要有更细致的通盘考虑,特点要突出,还要避开同质化。一个大原则就是:大桥通车,老百姓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我们就报什么。因此在这组“组团”报道中,既有现场报道,也有作用解读;既有路上看大桥,也有水上看大桥;既有书法家挥毫泼墨直抒胸臆,也有普通农民自创小曲表达情感;既有河北盲人街的居民感叹生活的沧海桑田,也有政府官员畅谈桥头经济的美好前景。通过国富民强之桥、生命之桥、希望之桥等多个“分团”的立体交互,保证了整期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四、“组团”报道要有凝聚力,“分团”交会形成合力

五个指头,力量有限;攥在一起,力量无穷。“组团”报道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形成合力,发挥“拳头优势”,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比如,去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开通运营,《滨城报道》再一次把“组团”报道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开通运营当日,兵分两路,从哈大高铁概况、体验式报道、对营口百姓生活影响三个角度,从宏观到微观,用宽度加深度,并打破常规,通过15分钟整期节目解读,全方位报道。

1.概况报道

仅用《12月1号哈大高铁运营营口有仨站》一条短消息,简要介绍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的概况。这个“分团”虽短,但强调的是信息量。

2.从乘客角度,体验乘坐感受

这是“组团”报道的重点,以《高铁初体验》为题,安排两路记者,一组去往沈阳方向;另一组去往大连方向。两组记者采访内容,编排上并列推进,既有联系,又有对比,并按逻辑时序从“城区到高铁营口东站是否方便?”“站内设施是否完善?”“进站检票程序是否便捷?”“车上配置和服务人性化程度高不高?”四个角度,把坐高铁的感受实时传递给观众。总之,这一“分团”是站在公众的角度,用审视的眼光去报道高铁开通,不是无原则的唱赞歌。

3.解读高铁开通后,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以《高铁转变生活》为题,从“性价比哪个更高?”“推动商业程度?”“拉动就业幅度?”“推动旅游多大空间?”“带动楼市作用多大?”五个方面展开,全方位展示高铁对我们生活的转变、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一“分团”立足于挖掘整个“组团”的深度。
从整体上看,这样一个“组团”报道,既有广度,又有温度,更有深度,合力凸显。但是还缺一根主线,我们用一个贯穿始终的大题目“高铁来了”承担“组团”报道的新闻立体化呈现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起了这样一个角色,像一个灵魂,把整个“组团”报道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总之,“组团”报道是在新闻专题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后生成的一种表现形式,各个“分团”在“组团”融合后,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相互推动,提高新闻的利用效率与传播效果,帮助观众最直观地、最便捷地透过现象去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新闻事件的精髓。或许“组团”这种提法还有很大的商榷余地,但它在城市电视台公共新闻栏目的建设中,的确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今后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打磨“组团”报道的模式,力争建构更系统的理论支持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jxwlw/lw5216.html上一论文:有关于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媒体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