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新闻报道与地理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426 浏览:93737
论文导读:体中了解到一些关于气候、环境、人口等地理信息,这其中不乏学生所关心或关注的理由。地理教师应积极发掘并引导学生关注一些重大的社会理由,如人口、环境、资源等。只有当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理解与解释这类理由时,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增强学地理的信心与动力。例:有关沙尘暴的报道,使学生对沙尘暴
【摘 要】新闻报道中含有大量的地理信息,是学生课余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适时增加新闻中的相关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地理感性认识,也利于学生地理兴趣的提高。地理教师应关注学生关心的事件,并将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才更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新闻报道中涉及地理内容的零散性,推动了学生思维模式的多样性,从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新闻报道的适时运用。
【关键词】新闻;兴趣;理解;思维能力
人们每天都耳闻目睹到一些新闻报道,其中的许多人物、事件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关注。在这诸多的报道中蕴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潜藏的地理知识,并加以归纳、分析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一、师生情感和谐融洽,教学氛围轻松愉快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推动、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相互交融的环境,共同的话题、相同的语言更助于这种融洽氛围的创造。新闻时事因具有大众化、广泛性的特点,为人们所关注。学生所关注的事件、人物往往还是他们课余的话题。教师与之探讨并将其中相关的地理内容融汇进课堂,可以使呆板的地理课变得更为活跃,气氛也更为融洽。例如,新闻中时常有姚明在美国NBA比赛的报道,这也常常成为学生间谈论的话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主动与学生谈论姚明在比赛中的情景,很快就使学生感觉他们的地理老师和他们一样是姚明的球迷,也是他们的朋友。共同的话题、相同的爱好加强了沟通,增进了相互了解与信任,从而有助于平等友好师生关系的创设,适时运用于课堂教学也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由于其内容较深,抽象性较强,许多知识点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且需大量的记忆与理解方能很好的掌握,固为许多学生所难。为此,教学应从提高学生的地理兴趣入手,从学生已有的地理经验出发,才新闻报道与地理教学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更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中可能会含有大量的、潜在的地理信息,经过教师的精心提炼后,并将其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恰当地运用于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的兴奋度,增加地理学科的兴趣性,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更需要我们地理去观察、收集与引导。
例如,军事新闻是许多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中东”一课时,我们可以先谈及电视新闻中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情节(可结合地图)。这样很快就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充满趣味,并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由得叹出“原来地理课是这样的有趣啊!”接着从伊拉克引伸讲解中东的概况、位置、特征以及丰富的石油资源,并从中穿插美军的沙漠作战——从中理解中东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水资源匮乏的特性;从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目的是为了石油——理解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样学生从新闻时事的兴趣中加深了对“中东”一课的理解与掌握。

三、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地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最终服务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它与我们的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经常能从新闻媒体中了解到一些关于气候、环境、人口等地理信息,这其中不乏学生所关心或关注的理由。地理教师应积极发掘并引导学生关注一些重大的社会理由,如人口、环境、资源等。只有当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理解与解释这类理由时,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增强学地理的信心与动力。例:有关沙尘暴的报道,使学生对沙尘暴现象有所关注,在北方部分地区的学生甚至亲身体验过沙尘暴的危害性。教师应根据这一情况,结合教材适时地分析沙尘暴的产生地区、发生的理由以及它的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长假来临之际,新闻报道中最多的是旅游。教师可以结合“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课并综合其他内容,让学生讨论“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有的同学说最想去北京,有的说最想去桂林,还有想去海南的……,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需求,激发起学生的地理兴趣。可让想去桂林的同学谈谈,为什么最想去桂林?为什么桂林的山水特别美?并让他们相互说出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广西的首府,主要少数民族等;让同学们制作旅游路线图,标出沿途的主要省会城市、铁路、河流……;可让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讲述当地的地理概况、人文特征……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了解所学,是地理知识掌握与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也从中真正学习到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四、时事多变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活动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中只有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事件中的地理信息,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理念,从而逐步培养起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时事新闻的多变性,其涉及地理信息的零散性,会促使学生通过不断转变的思维方式,将相对的不完整的地理内容加以归纳、分析与总结,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过程,这也是地理思维能力提高的一种形式。例:有关气候、人口、环境的新闻报道,可以推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多变的思维模式还可推动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通过每天的天气预报云图,可以了解天气的变化状况,掌握风带、降水的分布,渐渐地形成气候的概念。结合新闻中印度洋海啸的报道,可勾画出印度洋的概况,加深地震引起海啸的理解,即板块的移动——地震——海啸——印度洋周边国家的灾难——预警机制的建立,从而初步培养起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中新闻事件的适时运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性,更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关注的新闻事件并适时恰当地融入进教学,更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教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新闻时事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也不乏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关注学生所关注,教授学生所欲求的,这样的教学才更具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崇明中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jxwlw/lw14143.html上一论文:试议全媒体时代,报业呼唤“新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