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82 浏览:16131
论文导读:
摘 要: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尤其严重。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一个小学品德教师有着不可推缷的责任。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农村小学;课程
1002-7661(2014)21-236-01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尤其严重。造成这方面的理由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作为一个小学品德教师有着不可推缷的责任。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重视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推动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策略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策略。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四、突出综合,强调活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我们应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有效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学科,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也是多样的。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理由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jshxlw/lw43978.html上一论文:试议家庭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