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我们要当社会温度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56 浏览:13533
论文导读:

《南都周刊》为何要做中国温度榜?
今年时机比较成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慈善公益和这种变化十分相像。改革是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再次分配,慈善和公益的本质是在现有的利益格局里再进行一次分配。目前国内的民间组织募集来的款项针对的都是弱势群体,比如乡村儿童和抗战老兵。近两年,这些组织开始成熟壮大,公益项目更具规模。这是我们今年发起温度榜的最主要理由。
《南都周刊》决中国温度榜,跟媒体同行和朋友参与公益项目对我们的触动有直接关系,比如像关爱老兵和上学路上,这两个项目均是由媒体人发起参与的,我们的总编辑陈朝华,这几年也直接参与了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的公益项目。
评选的标准和流程是怎样的?
今年年初开始规划,十月项目正式启动。资料收集贯穿全年,10月开始初选,正式名单在12月初确定下来。我们的流程是完备的,候选名单的确定前,在全国范围内搜集了大量材料,详细分析了名单里的组织和个人在今年内所做的公益项目。遴选过程不重名气,更看重项目本身在今年获得的突破性成就,这是最重要标准。一些名气非常大的慈善组织和个人因为今年没有什么突出项目也就没有入选我们的榜单。
年底,很多媒体都在做榜单,《南都周刊》温度榜与其他的榜单有什么区别?
各家媒体都有自己的标新立异之处。我们不会过分强调与其他榜单的区别,换句话说我们不会管别人在做什么,他们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关注的是这个榜单是否对社会、慈善、环保、科技产生推动和影响,这个榜单本身是否有价值,流程是否公正,评选出的获奖者是否实至名归。
还有一点,我们的榜单不受商业因素影响,注重榜单的纯粹性和获奖者所做事情的影响力。不受个人和机构的影响力的影响。
我们这个榜单关注的领域有社会进步、慈善公益、环保、健康、科技,它们的共性是可以让人类向往更美好的生活,体现时代的温度,不论是从心灵还是物质上的。
媒体做这个温度榜的作用和价值在哪里?
关于温度榜,我们有一个口号“提升时代温度,重建社会共识”。为什么选择“温度”这个概念?这几年中国很多人变得更有钱了,房子越住越大,穿着越来越贵,吃得越来越精致,这些并没有带来多少安全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温暖的感觉越来越少。物质丰富了,心灵却贫瘠起来。
现在中国人到西方去,消费上的地位像以前的日本人,但素质上却有很大的差距,很有钱但体现出的国民素质却不高。
我们做这个榜单目的是想让大家看到中国社会还是有很多能够温暖人心的东西,社会还我们要当社会的温度计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没有崩溃到让人看不到未来的阶段。重建社会共识是考虑的是现在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越来越难弥合。社会的发展只注重效率并没有充分考虑公正与公平,导致这个时代越来越像一个丛林社会,强者通吃,弱者备受欺凌。这样的事例非常多。
我们想通过这个榜单号召媒体和社会一起重建社会主流价值,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重新审视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且付出实际行动去弥合或重建一个温暖的社会,重塑主流的价值观。
《南都周刊》本身的口号就是“感知城市的温度”,这个“温度”和年度温度榜的“温度”是不是有一脉相承的地方?
有的。温度是我们这几年做媒体观察的一个方向。早几年我们走的是批评者路线。后来我们觉得以一种更加理性和温和的姿态去充当社会的温度计更有作用,让大家了解社会的真实模样,这也是我们媒体定位的策略。犀利还不能完整体现一个媒体对社会更深层的理解。当下,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感非常强烈,媒体更应该发挥一个公共平台的作用,凝聚更多人的心灵,释放人性温暖的一面,让人看到阳光和希望的一面。
能举一些类似“让人感知温度”的报道例子吗?
像小升初、医患关系、转基因、尊严死、奶粉战争、到哪里高考、普通人生二胎这类的封面报道,是直面真实的现实处境,但我们在操作上会从温情理性的角度去观察社会现象,直面矛盾,释放焦虑,理性看待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2011年的年终特刊做的是《相信未来》,这是我印象中最让人心生温暖的一期。
今年我们的摄影记者长期跟踪拍摄一个罕见病家庭,也是我们这两年一直致力的方向,容易被这个社会遮蔽和忽略的社会少数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而通过我们摄影记者拍摄的专题刊发后,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为这个罕见病家庭筹集了治疗的资金,这是媒体可以做的微薄的贡献和应当承担的责任。
从去年开始,《南都周刊》的封面报道风格开始多样化,这样的调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现在我和同事们经常会聊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出路的理由。这五年以来,纸媒面对的最大理由是从主流地位被替代,慢慢边缘化了。这种情况下,杂志必须做出架构调整,之前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可以作为卖点,但是现在一本杂志如果以新闻为主导内容,那么读者看到的很可能是旧闻。
《南都周刊》在淡化新闻性的同时,增加其他的内容。你可以看到今年的报道多了很多科技前沿的内容,财经金融方面也更多涉足,今年我们光是移动终端的封面选题就有三次以上。我们希望的是提供更多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信息罗列。但我们还有微博和微信公共,特别是微博,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微博之

一、在提供新鲜新闻资讯和直播重大突发事件方面,大有可为。

纸媒会死的论调你赞同吗?
中国的很大一部分传统媒体必定会死亡,因为没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不是作为媒体存在的,不能给社会带来有价值的东西。如果只是靠体制来维持运转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存在。这不是坏事,这是好事,让该死的死掉,留下有价值的就够了。我相信市场可以挑拣出有存在作用的媒体。读者自会掏钱去买他们愿意付费的东西。
要说整个行业都灭亡,还为时过早。杂志未来可能会成为像书一样的高端知识产品。同时杂志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形态获得重生。今年《南都周刊》iPad客户端进入苹果年度App精选名单,iPad版和iPone版客户端的下载量已经超过300万,安卓客户端在2013年下半年也已经顺利上市。
温度榜会做成一个长期性的榜单吗?
那是一定的。一个社会是否是强大和健康的,不仅仅论文导读:看GDP,也不是看增长速度,中国现在缺的不是速度,而是怎样缩小贫富差距,弥合各阶层矛盾,重建社会共识,提升国民福利,而社会精英阶层的慈善意识更是衡量这个社会行进在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利益的再分配,在中国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会持续关注。上一页12
看GDP,也不是看增长速度,中国现在缺的不是速度,而是怎样缩小贫富差距,弥合各阶层矛盾,重建社会共识,提升国民福利,而社会精英阶层的慈善意识更是衡量这个社会行进在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利益的再分配,在中国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我们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