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应持心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652 浏览:107695
论文导读:
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谨慎从事。我们认为,以下六种心态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会起到重要作用。
要具备爱心。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学生在犯错误以后,往往本能地在心理上设置一道防线,抵御教师的批评,维护自己的尊严。如果教师在平时对学生投入足够的爱,这道防线就容易突破。即使那些所谓“无法管的学生”,其内心也希望得到关爱、肯定和鼓励,哪怕是教师一个赏识的目光、一句表扬的话语,一次关心的询问,都会像甘霖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激发起进取向上的勇气。只要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爱,领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体验到教师的批评和提出的要求是出于善意,就能敞开心扉接受批评,并努力将老师的要求转化成行动。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一旦学生察觉到教师要对自己进行批评,就会产生敌对情绪,加固心灵防线,即使教师说的是“金玉良言”,在那道防线面前也会显得软弱无力,是攻不破那道防线的。因此,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真正地关心,爱护学生。
要具备宽容之心。宽容是一种力量,一种人格钓力量,它能赢得全体学生的心,《论语》中就有“宽则得众”的说法。具有了宽容品质的教师就能犹如大海吸纳百川,运用自身的力量将污水净化。他们能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不用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从正面引导;也不会对学生“抓住小辫子不放”,或给他“穿小鞋子”。这不仅会使犯错误的学生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心,也会使其他学生受到人格上的感染。宽容与严格要求并不矛盾,相反还能为严格要求创造条件。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严格要求是小舟,宽容就是水。有了必要的宽容,小舟才不至于搁浅,我们就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它。
要有理解之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成年人尚有不能自持之时,何况孩子?学生的认识、理解,自制能力本来就是薄弱的,再加上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诱惑,犯错误是难免的,他们正是在尝试错误并逐渐避开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发现学生犯错误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弄得沸沸扬扬,犹如见到异端。我们不要在犯错误的学生背后东讲西道,或者在全体学生面前含沙射影地进行诋毁。
要有毫不妥协之心。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并非意味着对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放任自流,是一种不负责任,不称职的行为。教师要真正塑造人类灵魂,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敢于同腐蚀学生心灵的一切东西做斗争,同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发生冲撞,不给它们留有存活的空间。
要有恒心,真正发扬诲人不倦的精神。有些教师在对学生批评教育后,急于求成,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看到学生有改错意向就心花怒放;一旦再次犯错误,马上又火冒三丈,发出“朽木不可雕,烂泥不上墙”的感叹,灰心泄气放松要求,使已取得的成果付之东流。学生的改错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其间出现波动反复在所难免。所以,我们在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必须怀有“不到黄河不死心”之恒心。胸怀这样一颗恒心的教师,为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即使衣带渐宽也无怨无悔,因为他们坚信:一片赤诚必定会换来一片晴空!
要会“换心”,就是进行心理置换。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做过错事吗?当老师批评自己时,自己当时是什么心情?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最气愤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这样想来,就能冷静地制约自己,去采取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情感期待。这样做就会为批评教育学生带来一种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很好地接受批评教育。
总之,只要具备了对学生的爱心,宽容之心,理解之心,毫不妥协之心,恒心以及“换心”,在批评学生时肯定会采取妥善的策略,既不至于影响师生关系,又能达到教育目的,使教育百花园中的每朵小花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bjgllw/lw23265.html上一论文:研究刍议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些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