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独立学院教育科研建设阻碍因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52 浏览:57467
论文导读:
【摘 要】 教育科研建设是推动独立学院教育水平提升、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科研在社会层面存在着广泛质疑,在学校层面管理滞后、力量不足,在个人层面存在科研意识淡薄、能力不足等理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寻求策略,加强独立学院教育科研建设。
【关键词】 独立学院;教育科研建设;阻碍因素;社会;学校;个人
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对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培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研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科研工作有利于高校的教学与人才的培养。[1]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培育则是在教学和科研的磨练中造就的。[2]然而,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在内涵发展方面依然存在着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不高,科研意识不浓、教育与科研严重脱离等不良现象,这已成为独立学院内涵发展的一大障碍。基于这一现实,笔者就独立学院教育科研建设的阻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一、社会层面的阻碍因素

社会层面的阻碍因素虽然应该属于环境因素范畴,对公办院校科研工作影响一般不是很大,尤其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更是影响甚微,因为其已经有了自身比较独立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畴,但对独立学院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

1、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定位致使社会对独立学院科研能力的质疑广泛存在

独立学院主要是培养本科应用型的人才,更精确地说应该是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者”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社会普遍认为独立学院就应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一线生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根本,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是985、211工程院校为主体的研究型大学的事情,独立学院注重教学工作就可以了,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与否无关紧要。这种质疑的广泛存在致使相关主管部门在课题名额分配、课题审批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先入为主地对独立学院的科研进行“有罪推定”,使独立学院本身薄弱的科研自信屡受打击,对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的举足不前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社会缺乏给予独立学院科研的政策倾斜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适应大众化教育的一个产物,其在招生、教学等诸多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严谨办学,在无财政支持的情况下,为国家缓解就业压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在独立学院教师职称评定、课题申请、经费拨付等诸多领域依然模棱两可,一些省级项目将独立学院拒之门外,导致独立学院的研究课题渠道相对闭塞,使之失去与其他院校同步发展的均等机会。

二、学校层面的阻碍因素

1、科研管理相对滞后

合理健全的科研机构和管理制度是顺利开展各类科研工作的有效保障。独立学院创办之初一般只会设置党政综合办、教务处、学工处、后勤处等主要部门,往往没有设置独立的科研部门,更谈不上建立相关科研管理制度[3]。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独立学院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发现了科研工作的点缀作用,其科研工作有自发状态慢慢转变为自觉状态,科研机构也逐步独立设置或以其他部门代管的方式得以确立,相应职能亦逐步明晰。但在人员配置方面往往不到位,只能应付科研工作的行政业务,在科研业务引领等诸多方面仍无大步增进。科研管理制度虽然随着科研项目的诞生而问世,但往往都是粗线条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激励性,更谈不上建立合理的科研数量与质量的考核机制[4]。科研课题、经费管理、科研奖惩制度、科研档案管理等工作均未走上规范化,滞留在初始化状态,这些都制约了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教育科研条件不甚成熟

教育科研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有了大幅提升,办学经费也趋于宽裕,在教职工待遇、校园建设等诸多领域投入力度不小,但在教育科研领域,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经费来源与公办院校明显不同,数量上差异也较大,所以,独立学院很难投入大量资金来搞教育科研工作。科研经费的不足一方面不利于科研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也势必影响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育科研力量相对不足

科研队伍数量上的短缺和在年龄、职称、学位结构上不合理现象是中国高校扩张后普遍存在的理由[5],由于独立学院多年来一直尚未形成严格而充满活力的教师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及激励机制,使得这一理由在独立学院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
据课题组调查,比照教育部教师数与学生数1:18的要求,独立学院普遍存在师生比严重失衡的理由,这一理由的存在致使教师被迫超负荷地承担教学任务,部分年轻教师每学期承担的课时竟超过400多,根本无暇顾及教学研究和科研开发工作。
此外,由于各种机制的的缺憾,独立学院科研力量不但存在数量不足的瓶颈,而且在科研队伍的稳定性和结构上都有待加强和完善。独立学院科研队伍的稳定性差已经成为独立学院科研建设的最大阻碍因素。独立学院科研队伍中,从母体分流的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但一般年龄临近退休,从事科研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年龄这一硬性约束条件下,随时都有离职可能;自有培养的科研力量对独立学院科研的定位认识清楚,经过多年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和科研能力,但迫于现有的激励机制,这股力量在积蓄足够的能力后往往会寻找更好的平台实现自我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科研队伍就是一个培训队伍,俯身科研的也以入职不久的新人和急于评职称的年轻教师为主,科研能力的薄弱可见一斑。

三、个人层面的阻碍因素

1、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首先,由于科研激励机制的缺乏,部分教师在功利主义思想左右下,对科研中体会和发现的乐趣感悟不透,趋利避祸。他们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普遍对科研比较抵制,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越雷池一步,消极应付的思想盛行。
其次,很多教师没有深刻把握教学和教育科研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单一重视教学的重要价值,忽视了教育科研对教学的反思、总结、创新的重要作用,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上,缺乏对教育教学本身的认知,致使教育科研在独立学院处于旁落的境地。再加之独立学院的定位本身就是教学型,在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向教学的倾斜,教育科研在独立学院的状况更为尴尬。
2、教育论文导读:的能力的确有待提高。四、结语新建本科院校面对着尽快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提高科研实力,以更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严峻挑战。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诞生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面对的存活环境更为艰巨,因此更应在推动教育科研建设方面深刻反思,找出应对之策,把教学和科研建设作为
科研能力不足
独立学院的教师大多毕业于学术型大学,走了一条从高校到高校的路子,在各个专业也都是行家里手,这样的学缘和专业背景有利于开展各类专业研究,但对独立学院的教育科研而言,能力的确略显不足。因为这批科研力量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的学习和培训,经过短短数天的入职培训就走上了讲台,在随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又疲于专注专业知识的讲授,在教学法研究、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反思等方面显然是不够系统和细致的,而这些正是开展独立学院教育研究的基石。没有系统的教育相关理论的支撑,教育科研必定是盲目的、不建全面的;没有独立学院教育实践的反思,教育科研必定要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显然,缺乏教育理论系统学习和培训的独立学院教师在开展教育研究上的能力的确有待提高。
四、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面对着尽快提高人才培养层次,提高科研实力,以更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严峻挑战。[6]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诞生的一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面对的存活环境更为艰巨,因此更应在推动教育科研建设方面深刻反思,找出应对之策,把教学和科研建设作为兴校、立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晴.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深思[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37-40.
[2] 李洁明.独立学院内涵发展中的科研建设[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290-292.
[3][4][5] 费 翔,储久良.独立学院科研工作制约因素及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03)55-67.
[6] 苏婧 .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6)886-887.
【作者简介】
王栓萌(1982-)男,陕西兴平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李洁明(1974-)女,陕西西安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