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初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78 浏览:13034
论文导读:境的行为请同学们说一说心中的话。如“小熊,谢谢你这么爱护环境。”“小熊,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学生通过情感表达,体悟出作品更深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操上的升华;同时又把学习、深思、表述和愉悦的情感建立了连接,使学习和深思是令人愉快的。让学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和审美感、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具有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的学科,每一篇文章,不但文笔优美,而且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那么,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它反映了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效运用情感教育,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多媒体课件的适当呈现,逐步引导学生去揣摩作者感情的波动,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以达到知识传授、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目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本文简单阐述一下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一、全面诱导,真情灌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是最需要表达情感的一门科目,没有全身心的情感倾注,是无法体验到作品的魅力的。而这种感情的投入,需要健康向上的情感氛围作保障。在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课文里面有精美的插图,我在讲述课文时,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课堂教学。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可先让学生看课文的插图,对鲁迅先生的外貌和故事的梗概有个大致的了解,接着看课件,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跟着朗读课文,随着作者的思路体会着,感悟着,这样对鲁迅先生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再如《观潮》这篇文章,可以先播放声音,用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去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多媒体,一起观赏声势浩大的钱塘江大潮,再跟着录音朗读,自己试着朗读,然后背诵课文,体会课文里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大潮给人们带来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二、激起情趣,绘声绘色

丰富的课文内容为学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情感世界。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可见,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要运用好这个高端武器。如我在教《落花生》一课时,在讲台桌上放了一堆花生,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利用课件中的花生植株,因势利导:“同学们,你们看到吗?它的果实虽然埋藏在地下,但粒粒饱满。”说到这里,我拿起课本,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而学生也完全被感染了,跟着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起来,学生已经融入了课文要表达的情感主题之中了。有位教师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在总结全文的时侯,把黑板上的字全擦掉了,转身对学生说:“大家看到什么了?”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黑板啊。”这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们没注意到吗,同学们,这是一条长长的十里大街,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从各地赶来的人们眼望着总理的灵车,向它默哀,向它致敬。人们一路追着缓缓前行的灵车,这是为什么呢?”然后教师捧起课本,语调深沉地,充满感情地朗读起来:“……,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他的语气加重在“牵动”这个词语上。朗读完以后,他流露出严肃、悲痛的表情,静静地好像自己站在十里长街的人群里,一路目视着总理的灵车前行。此时,学生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黑板,全部都是一派悲伤的神情。这节课的情感教育目标达到了。
再如,如学习《小熊住山洞》这课时,学生有疑问:小熊为什么一年四季都住在山洞里?因为小熊爱护环境。它舍不得去砍树造房子。面对小熊爱护环境的行为请同学们说一说心中的话。如“小熊,谢谢你这么爱护环境。”“小熊,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学生通过情感表达,体悟出作品更深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操上的升华;同时又把学习、深思、表述和愉悦的情感建立了连接,使学习和深思是令人愉快的。让学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和审美感、情操感,并获得信心、爱心和其他一些积极情感体验。

三、借物抒情,师生共鸣

人的感情最丰富。古人云:“动之以情。”这都说明情感的感染力非常强大。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是孤立的,不是脱离语言文字的单纯说教,它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要紧密联系课文表达情感、作者情感、读者情感、社会情感,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展示才华,并有自己的感悟。
如在讲《最后一分钟》时,我让学生依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出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然后指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学生通过许多方式朗读文章后,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变化,体会得很深刻,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我甚至在结束课文后用低沉的语调说:“同学们,当你们面对这一刻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你们还会在上课时做小动作吗?你们还会有无穷的机会重新学习吗?”此时,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无声胜有声,同学们的表情很严肃,都在感受着面对外敌侵犯,即将失去家园的悲愤之情,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再如《永生的眼睛》这一课的教学,有的教师是这样引导的:先让学生以多种方式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思想的升华过程,并深入理解导致这种变化的理由。然后根据这条线索,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感受。并逐步理解作者的情感为何由痛苦到自豪。最后,教师因势利导,用沉重的语气对学生说道:“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背后故事吗?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有个年仅14岁的女儿,正是花儿一样的年龄,活泼,可爱,然而,有一天突遇车祸,永远地离开她了,事情就发生在作者写完这篇文章不久之后。对她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然而,她忍住巨痛把女儿的眼角膜捐献出去了,这是女儿最后的遗愿。多可怜的一家人,又是多么伟大啊!”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感受着作者的情感,感受着作者无比博大的胸怀。
总之,无论是全面诱导、激起情趣,还是借物抒情、交流情感,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我们教师要倾注真情,学生要有,师生要有为作品的共鸣之情。在教学过程中,这几个方面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搞好情感教育教学,我们既要抓住重点进行,又要准确把握内在联系;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运用自己健全的人格与品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aqjylw/lw42665.html上一论文:浅谈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及其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