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战后日本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与启迪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57 浏览:15459
论文导读:(体育)。作为美术课程的一般目标提出了以下几点:能够判断造型作品的优缺点,提高选择能力;提高造型作品的布置安排能力;培养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理解与鉴赏造型作品的能力。在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中有绘画、色彩、图案、工作、鉴赏等内容。中学有绘画、图案、安排布局、工作、制图、练习技能的教材、鉴赏、属于表现等理解
【内容摘要】日本现行教育行政制度由宪法和《教育基本法》所决定。从战后的1947年到2008年间,共进行了8次教育课程改革。最新的2008年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各学科的最新学习指导要领,其中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多次的发展和变迁。本文依据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要点,着重分析战后日本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变迁,期待以此推动我国美术新课标的落实与课改实施。
【关键词】日本 中小学 美术教育 课程改革
日本在战后初期的教育政策中,根据美国联军司令部的教育方针与基本精神,实施了排除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思想的种种措施。日本政府为了把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加以具体化,设置了教育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根据学校教育法的实施细则,提出设立小学图画学科,并指出战后图画课的教育方向,到1947年公布图画课学习指导要领为止,禁止使用1946年前的从普通学校到师范学校的一切美术教材。从1947到2008年间,共计有8次教育课程改革,到2008年的最新的各科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其中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多次发展和变迁。

一、1947年的美术教育课改革

1947—1951年间日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生活主义、实用主义的美术教育时代。1947年颁布的美术学习指导要领,受到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以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学校美术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开设了图画工作学科(美术科)。
指导内容包括:1.创作能力的培养、个性的拓展;2.学会共同学习与制作,培养合作精神;3.熟悉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并认识其正确应用的法则,学会检修及保养策略,养成爱护工具和材料等的习惯;4.紧密联系理科教材内容,指导根据自然界的真实情况和法则正确表现自然美;5.学会把身边的生活素材教材化;

6.指导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生活必需品;7.适当地进行参观和鉴赏活动。[1]

图画工作科的设置,从学科名称来看,“图画工作”本身就包含有技术的内容,同时,由于重视生活经验,因此,和实际生活有关联的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制作与创作备受重视。虽然也有设计的内容,但主要是考虑生活环境的不方便等因素,没有充分地进行设计教育。具体的美术活动有以下内容:通过绘画、黏土等形式进行表现,学习色彩、形体、图案、制图、纸手工、竹手工、金属工艺、手工艺、水泥工艺、美术基本常识、美术鉴赏等内容。
这一时期作为美术教育目标,重点突出了想象力的培养、动手技能的培养、启蒙艺术的心灵、生活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制作,并学会能够理解和鉴赏等内容。

二、1951年的美术教育课程

1951年教育课程的修订可以说是对194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补充。教育方针没有变,仍然是生活经验主义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把课程分为四个领域有:基础科目(国语、算数);社会、自然学科(社会、理科);创造性的活动(音乐、图画工作、家庭手工);保健科(体育)。
作为美术课程的一般目标提出了以下几点:能够判断造型作品的优缺点,提高选择能力;提高造型作品的布置安排能力;培养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理解与鉴赏造型作品的能力。
在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中有绘画、色彩、图案、工作、鉴赏等内容。中学有绘画、图案、安排布局、工作、制图、练习技能的教材、鉴赏、属于表现等理解性的教材、其他的理解性教材等内容。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基于生活经验主义的教材,由于包含有技术性的内容,也列出了一些关于制图与练习技能的教材。

三、195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这一时期,是刚刚看到日本经济成长的征兆,进入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期阶段。由于之前的教育课程所提倡的生活经验主义,引发了学生学习能力不均衡等事态的发生。因此,提出以充实基础学习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编写系统性强的教育课程。这次的教育课程可以说是从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向以学科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的教育思想的一次大的转变。[2]
美术教育方面,之前作为图画工作的学科,在小学阶段仍然是原来的“图画工作”,中学就改为“美术”学科,同时,在中学的工作、技术学习的内容中开始设置新的“技术、家庭”学科。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主要有:绘画、版画、黏土(雕塑)、纹样(设计)、制作各种物品、鉴赏等。中学有:写生绘画、雕塑、想象绘画、设计、物品的安排与布局、配色练习、构成练习、材料体验、表示练习、鉴赏等内容。新的设计学习内容中第一次使用了纹样、构成等语言。这一时期,作为民间教育运动之一的“造型教育中心”设立,其延续包豪斯教学体系的构成教育是日本设计教育的开始。日本社会开始普遍重视科学技术、产业教育,美术教育方面也认识到了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有目的的设计和无目的的构成、基础造型的内容也包含在设计教育的内容中,由此开始了有系统的关于色彩与造型的学习,以解决实际理由为目的的设计等内容作为综合设计教育开始了。

四、196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系统的教育课程得到强化,小学美术教育以培养美的情操、提高有创新性的表现能力、尊重技术、培养把造型能力灵活运用于生活的态度作为目标。
中学同样也把培养创造活动的基础能力作为目标。
而且,教育内容明确如下:绘画、雕刻、设计、工作、工艺、鉴赏,以及形象表现的绘画与雕刻、有目的的设计、工艺等。因此,设计是传达设计内容较多,而没有工作、工艺这些作为生产设计的内容。同时,设计的概念是包含了视觉传达设计和构成、基础造型的内容。

五、1977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经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增长开始走向稳定。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教育内容也继续增加,出现了跟不上课堂教学而逃课的,或者逃避考试竞争的厌恶学习等社会理由。为了对应和解决以上社会理由文部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精选课程内容,削减或由学校裁定时间的宽松教育政策。教育课程从系统的学习内容开始转向解决现实课题与理由的方向转变。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aqjylw/lw27268.html上一论文:试议教育部:今年30个省区市解决随迁子女异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