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产业集群背景下发展南昌高等职业教育思考-资料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363 浏览:111414
论文导读:
摘 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南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产业集群的打造和建立需要与之配套的产业技能型人才的塑造和汇聚,而这种塑造和汇聚除了引进、培训之外,更需要的是自己培养。整合和发展南昌高等职业教育既为南昌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人才资源的保证,又为南昌甚至江西省提供产业更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保证。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为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广阔就业市场。当前,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认同、办学特色、就业出路、法律法规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要从认识、规划、进一步改革开放、深化创新等方面入手,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使有特色的办学、有特点的专业、有特长的学生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新亮点。
关键词:产业集群;高职教育;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吴龙(1964-),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副校长,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普通逻辑;赵彬(1963-),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基金项目: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标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南昌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编号:nszb-11-02),主持人:吴龙。
1001-7518(2012)24-00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31-04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模式正进行调整、整合和优化,尤其是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转变步入系统化、规模化的整合和转移的过程。这也使我们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面临一次崛起、振兴的大好机会。南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良机,以全新的角度和创新的思维提出南昌发展战略。特别是最近,南昌市委领导强调南昌的发展,关键要靠产业支撑。当前南昌正在大力推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下一步要切实把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把支柱产业打造成为产业集群,并依托产业集群支撑起新型工业城区。产业集群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内,以某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空间区域上的高度集中,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的打造、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企业提供合格优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另一方面又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在产业集群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人才输出、储备和智力保障的作用。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南昌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建设在南昌市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育和壮大,形成并逐渐成为带动并引领南昌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当前,南昌在全力打造全省核心增长极的战略中,把产业集群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以推动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南昌的汽车、航空、光伏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等产业,在全省有优势、在全国有潜力。为形成集群效应,南昌着力打造汽车,机械、电子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产业,以及打造航空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软件与服务外包等超500亿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集群。南昌的产业集群初具雏形,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
比如南昌航空城自2009年年底奠基以来一直备受瞩目。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南昌带来几十家乃至上百家配套企业,还将不断延伸产业链,做到既有军品、也有民品,既有工业、也有旅游,既有产业、也有配套,形成一个产飞机、看飞机、玩飞机、坐飞机、学飞机、买飞机的产业集群,最后打造成一个产业城;南昌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到2008年年底,全市专门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思创、泰豪、先锋等企业超过300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产业聚集效应初步增强;江铃属下的14家企业入驻小蓝工业园区,总投资额超过24亿元。将与上海宝钢、日本IAT等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包括汽车钢材剪切、加工、配送服务、零部件研发中心。形成上游有零部件研发、发动机、汽车空调、水箱、线束、钢材配送,中游有整车研发与制造,下游有专用车、改装车的产业链;南昌国家高新区LED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11年,高新区还将引进国内外知名光伏企业加盟,形成除硅料外的集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薄膜电池、导电玻璃及太阳能电站等为一体的完整光伏产业链。青山湖区是传统的针织服装基地,2009年就有500多家针织服装企业,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针织服装出口占江西省中小企业出口交货值的1/3,文化衫出口占全国总量的1/3,产品远销中东、南非、欧美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该区入选全国纺织特色产业集群试点。
不言而喻,产业集群的打造使南昌经济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成绩卓著,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动感都会,要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就更应该以更为宽阔的横向视野审视自身的优劣,找出不足和差距。我们看到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南昌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较大差距。
(一)总量偏小,数量偏少,竞争力偏弱。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南昌的经济产业结构有着先天的不足,产业集群的打造和建立也起步晚,底子薄,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规划与政策支持,招商引资与政府投入,先进产能的引入与落后产能的淘汰等诸多矛盾造成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南昌作为中心城市其经济辐射能力还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区域带动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产业集群布局尚不成熟,存在不平衡不合理现象,点多却不成面,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联合不足,造成配套水平不高,产业集群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的作用发挥论文导读:

不够。在体制内没有形成“龙抬头”、“身子动”、“尾巴摇”的联动机制,影响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
(四)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不足。任何社会生产都是人和物的结合,南昌市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与人的关系密切相关。南昌的产业集群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带动和撬动南昌经济的进一步腾飞,亟需一支高素质有技能的创新型产业大军。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有技能的创新型产业大军的重要平台,也应该是产业集群区域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产业集群背景下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新世纪以来,南昌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教育强市”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优先发展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了职业教育是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集中体现,更是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政策上以予支持,在经济上加大投入。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努力提高高职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树立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力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南昌市积极帮助在南昌的省属高职院校完成征地、“三通一平”等基础建设工作,发挥在南昌的省属高职院校对南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江西省目前共有高职院校47所,其中有27所在南昌,江西省8所省级高职示范建设院校中有5所在南昌。南昌重视这些省级示范建设院校对南昌高等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入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南昌的民办高校已经形成了在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格局。这些民办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办学规模、学生就业等方面总体上位于全省各地区前列,并且在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这些都是江西省和南昌市做强做大职业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民办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促进了南昌市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为做强做大南昌市的高等职业教育积累了经验。
我们在欣喜地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同时,也感觉到与南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要求相比,尤其是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人才规格要求相比,特别是与社会发展进步相比,南昌的高等职业教育仍有许多不足,存在着许多“短板”,这其中有社会的因素也有自身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不认同

虽然国家把高等职业教育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强调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但种种现象还是表明,大多家长学生都把高职当做次等教育,高职是无奈的选择。抱着这种心理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就业技能必然受到很大影响,造成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也不认同,认为高职毕业生是锅“夹生饭”。

(二)自身少特色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左摇右摆,尚未探索并形成适合且稳定的培养方案。因此,在创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致使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更缺乏创新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也不足。”办高等职业教育就某些院校来说是“谋饭碗”“寻财路”,造成自身定位模糊,或是与本科院校看齐,压缩课程设置,降低学科素养要求;或是以中专为蓝本,加大实训内容,就是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打造自身的“名优特”产品。

(三)就业困难多

由于社会和自身的综合原因,高职生的就业远远不及本科生,教育部在就业问题上,一直把高职生的就业作为重点、难点来解决。“国家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明确规定为“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也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这个导向下,只要能就业,不管课程是否修完,不论能力是否达标,甚至不顾学业是否完成,学校就将学生推向实习和就业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高职中职相互争夺就业市场又进一步加剧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四)政府关注少

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实施,高职教育与相关行业的沟通联系,校企“联姻”充当“红娘”等这类角色的认识不到位,办不办校是政府的事情,怎样办校,办校以后怎么办却关心不多,力度不够,投入不足。

(五)法律缺失多

高等职业教育缺少专门的法律,涉及有关高职教育的相关法律多为目标性和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缺失,使得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具体的实质性问题的时候往往缺乏法律依据,落实无望。

三、南昌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南昌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庞大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队伍。从产业生产的角度来说,产品质量来源于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生产技术的保证,生产者的技术又来源于学习实践,而提供这些学习实践的就是高职教育,因此加强和加快南昌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南昌产业集群的凝聚力、竞争力,还关系到招商引资中对客户的吸引力的问题,同时也就是南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实现南昌“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人才需求的“瓶颈”问题——与其一味筑巢引凤,不如养凤生蛋,一劳永逸。
为此,针对南昌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以为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理清思路,重新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类似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性福利意义的义务教育,而是高效的产出远远大于投入的利在当时、功在长远的公益性事业。政府部门应该把高等职业教育当着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看待,纳入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适时制定并实施《南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从政策和制度的宏观方面营造高职教育外部环境,在可能范围内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在对待高校发展的问题上给予高职院校与一般本、专科院校同等待遇,拓宽其发展空间和生存空间。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高职生与本科生在财政支持,贷款补助,医疗等方面享受相同待遇。

(二)扩大投资规模,拓宽投资渠道

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自然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相应扩大其办学规模,办学数量和人才梯度,扩大南昌高等论文导读:
职业教育规模要围绕产业集群分工要求,结合产业集群企业紧缺人才需求状况,引进一些以光伏产业、电子技术、生化医药、汽车工业、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专业为强项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到南昌设立分校,或者联合办学。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引入民办机制,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公民合办”等多种形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

(三)合理规划,统筹布局

在产业集群的分布基础上,合理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结合产业集群对人才需求的稳定性、批量性和同质性的特点,统筹高职院校的建构、规划、布局和发展,科学合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杜绝重复建设,避免无序竞争,以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为手段,改变行业、部门的独立培养、各自为政、单独办学的老传统,破除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传统弊病,形成政府统筹、办学灵活、形式多样、优质高效的全市高等职业教育一盘棋的新局面。
虽然南昌有高职院校20多所,但很多分属省级不同部门行业领导,属地管理的几乎没有,因此有必要由政府出面,根据“三改一补”的方针,整合市管的几所成人高校、职业大学成立以服务南昌产业集群为主要任务的市属高职院校,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强势高职院校形象,引领南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服务南昌经济建设为主导,以提供优质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抓手,形成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7ctime.com
南昌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园区技术型人才的基地,即可解决这些院校生存问题,同时又能解决一大批适龄青年就业问题,更为南昌产业集群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对一些有基础、有前景的中职学校,也可以整合力量考虑升格为高职院校,比如南昌汽车机电学校可以凭借毗邻小蓝开发区的优势,策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创造条件升格为南昌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四)以开放促发展,以交流促合作

南昌产业集群本身就是对外开放的成果,也是南昌对外开放的窗口,依托产业集群而重新规划建设的南昌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走出去——学习,交流,合作。
象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多元制”、德国的“双元制”等都是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些模式下,他们的职业教育紧跟产业和企业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发达。国内的陕西、山西、山东、江苏等省市也有很好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在开放的过程中,以引资为抓手,合理盘活闲置资源,并嫁接国内外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以引智为目的,更新办学模式,创新管理理念,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课程体系,建立系统的、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五)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

产业集群的生命是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源自人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重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途径、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方式。
发展南昌的高职教育要从南昌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育,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将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引入到教学体系中,使学生在职业氛围中进行生产性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实行教学做一体化。”[3]要实践招收中职毕业生和五年制职业教育模式,调整南昌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作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要以南昌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需求作为南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依据。因此,南昌高职教育要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开发职业能力实训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特别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要追踪产业新技术发展,把新知识、新技术引进课堂。要改变仅仅安排学生见习实习的简单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厂中校”、“校中厂”等内容的实践教学创新,引进实践基地,实现“产学合作、校企共赢”。
发展南昌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南昌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人才库和智力库,南昌产业集群发展就不会因一线技术人才的缺失而缺少后劲。同样,在南昌全力打造核心增长极,扩大开放,增强招商引资力度的背景下,在南昌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陈云川.中国高等教育深度思考[EB/OL].中国青年网.edu.youth.cn.2009-05-05.
[3]闫海成.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1).
责任编辑 徐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