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站在孩子角度建构科学概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437 浏览:156757
论文导读:
摘要科学概念的教学不应让学生背一个个定理,记一个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会“做”。科学课注重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调发展,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建构科学概念。
关键词科学概念前概念材料活动运用
科学概念是对某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基本的性质。科学概念的建构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我们的科学教材注重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调发展,强调对科学概念理解的重要。因此,在现阶段中,科学教学要在探究活动中重视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固的科学概念呢?

一、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点——前概念

学生在真正学习新的科学概念之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称为初始想法,或称之为科学前概念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等。它包含原有的经验和假设,但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不一致。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为自己的前科学概念辩护,使学生间或师生间充分交换对同一事物与概念的不同看法。当学生发现他人的观念比自己更合理,能更好地解决自己悬而未决的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对自己先前所持有的观念提出怀疑和自我反省。
教《把固体放到水里》一文时,当学生认为自己对于“溶解”的解释是正确的时候,教师呈现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让学生观察面粉在水中是否溶解了。此时,教室里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面粉看不见了,是溶解了;有的认为面粉的颗粒没有消失,没有溶解;还有的认为面粉一部分溶解了一部分没有溶解……这时学生就对自己对“溶解”的解释产生一丝疑惑,一丝怀疑,正是这种怀疑,为“溶解”概念的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
这样,当学生遇到不能解释的现象时,就会引发认知冲突。一旦引发认知冲突,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更易于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概念。

二、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材料

一切事物的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要使学生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性,建立某个概念,就要充分认识该类事物中个体所具有的本质个性,这样才能准确地概括出这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也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是学生掌握概念不可缺少的。
要使学生掌握茎的主要共同特征,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茎的实物、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竹枝,发现所有竹茎上都有节;通过观察柳枝,发现所有柳茎上都有节;通过观察蓖麻杆、葡萄藤、狗尾草等,发现所有这些茎上也都有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想其他植物的茎上也会有节,并归纳概括出有节是茎的共同特征。
同时,在运用材料时要采用变式。通过运用变式,使学生了解到某类概念所反映的非本质属性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却都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

三、实现建构概念的途径——活动

研究证明,学生对自然事物已经形成的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如果仅仅靠说教的方式来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和转变是根本行不通的,它必须通过一系列有思维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把握自然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至形成科学概念。小学科学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决定了学生必须依靠自主参与探究来构建科学概念。
在教学“摆长”时,学生多次测试,发现一个摆在单位时间内的摆动次数是一定的,继而提出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的研究问题,通过实践发现摆的次数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教师又出示了两个摆绳一样长、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让学生推测两个摆的快慢情况。当事实告诉学生两个摆绳一样长的摆居然摆动次数不一样时,与原有的认知产生矛盾,学生提出摆锤长度也会影响摆动次数的推测,并且制定出新的探究方案:学生准备三个摆绳一样长、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分别测试它们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对摆长概念的构建逐渐科学化。
学生在收获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到科学要敢于探索实践、学无止境。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概念不断地得到修正、得到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在一个个活动中实现的。要帮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赋予活动以概念内涵。

四、掌握科学概念的关键——运用

在学生完成概念重组、形成科学概念后,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概念,这会使学生对概念更加亲切,掌握概念的积极性会提高。运用概念于实际,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搭支架》一课,在观察高大的铁塔后,作出猜想,并验证得出结论: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是上小下大、下重上轻。接下来是建造不容易倒的“支架”。这是一项科学应用的活动。学生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支架”。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选择、摆放、纠正。在一次次的摆放中,寻找原因,比较感受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特点,进一步理解建造铁塔的科学道理,从而巧妙地搭建了“支架”。
应用概念于实际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科学概念的教学不应让学生背一个个定理,记一个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会“做”。教师应“围着学生转,帮助学生干”,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改善教学方法,使科学教学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