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935 浏览:18098
论文导读:
摘 要:贫困地区要实现大规模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清到来自于社会、经济、生态及移民自身方面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致贫、生态、稳定及政策风险。
关键词: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
1673-291X(2012)24-0133-02

一、相关研究综述

生态脆弱与人口贫困通常被认为有很强的耦合关系,在这种假设前提下,生态移民被视为中国扶贫攻坚阶段彻底消除农村贫困的有效手段(东梅,2011)。作为政府主要应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的新举措,生态移民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学术界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自然地理等诸多领域对生态移民进行研究,涉及生态移民的内涵、意义、分类、可行性及必要性、移民模式、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获得了许多对生态移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现实和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移民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移民如何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消除贫困、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新的焦点,国内有关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探讨生态移民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如王放等(2003);二是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生态移民,如史俊宏(2006)[3],卢超(2010)[4],东梅(2011)等;三是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策略,如周华坤等(2010)[5],杨龙等(2004)[6]。当然还包括一些综合性的研究,如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课题组(2010)[7]所做的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可持续发展移民研究,王朝良(2005)[8]的可持续发展型回族移民吊庄研究等。国外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分类和移民理论演进(东梅,2011)等方面,较少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生态移民。

二、贫困地区实施大规模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实践,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9年的3 597万,但这些贫困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分布在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地区,继续使用传统的扶贫方式的效果并不明显(都阳、蔡昉,2005[9];匡远配、汪三贵,2006[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及《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指出将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效结合起来,对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自然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移民。

三、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社会因素。政府、社区、企业和民间组织等利益主体的行为构成了影响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政府。政府作为生态移民的组织者以及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者,如果没有组织好生态移民的投资、没有为移民提供持续发展机会、没有为生态移民创造条件,就会制约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在进行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政府未能处理好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诸多重要问题之前的关系,如与土地、水等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与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生态移民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其次,政府各部门必须充分配合,并制定和出台保障生态移民顺利实施的相关政策,否则生态移民可持续也难以保证;第三,政府投入是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资金缺乏,必然阻碍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挫伤移民建设新家园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影响生态移民的效果。(2)社区。移民迁入安置地以后,也将纳入社区化管理,社区应为移民提供管理功能、服务功能、保障功能及教育功能。从管理角度,若无法实行属地管理,一方面很难获得原居民的认同感,另一方面移民也会没有归属感,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移民无法可持续;从服务角度,主要指为移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文化体育服务、治安调解服务、心理疏导服务等,缺少这些社会化服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从保障角度,社区必须为移民提供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以确保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从教育角度,主要是以提高移民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为目的的,唯有这样才能使移民尽快适应新环境,开展新生活。(3)企业。生态移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而企业在这方面能起到非常的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捐赠的方式帮助政府缓解资金压力,促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4)民间组织。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所涉及到的培训、心理疏导、捐赠等方面的内容与民间组织的社会责任不谋而合,因此,生态移民应充分借助于民间组织的力量与政府、社区充分结合共同为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经济发展基础;二是产业发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展水平;三是城镇化水平。(1)经济发展基础。实施生态移民的地区,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现象,以县内安置为主的生态移民极易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顺利实施的基础。(2)产业发展水平。产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移民的收入和再就业问题,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移民,特别是青壮年移民,若是不能及时地被地方产业吸纳,这将严重影响移民的后续发展。(3)城镇化水平。生态移民走城镇化道路是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镇化才有可能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后续发展支持才能获得。
3.自然条件。安置地的土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是否具备是制约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移民迁入安置地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用于论文导读:
住房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必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4.移民自身。移民既是生态移民的对象,又是生态移民的主体。移民自身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1)经济条件。目前实施的生态移民所需的资金基本是由政府出资与移民自筹两部分组成,因此,移民自身的经济条件会直接影响到移民迁入新社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2)文化素质。受经济、社会、历史、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移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主观上制约了他们对于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掌握,而新的生产方式需要移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否则移民难以被企业吸纳,移民转源于:科技论文www.7ctime.com
产才无法顺利实现。(3)思想观念。由于山区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严重地束缚着移民,使得他们在财力、智力、劳动技能及变革精神方面非常落后,这给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四、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风险

1.致贫风险。移民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收入来源渠道较窄,而在短期内又无法迅速提高移民的文化水平,唯有通过增加移民收入抵御贫困风险。一方面,土地的失或不失都难以保证移民摆脱贫困,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有收益的生产资料,不失去土地仍然要面对迁入地较高的生活开支,因此贫困可能会随时出现;另一方面,大部分移民受教育水平低下、缺乏技能,如果无法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维持在迁入地的消费与支出,始终无法脱离贫困。
2.生态风险。虽然生态移民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生态环境,但是我们也无法避免生态风险的存在,这种风险在迁出地和迁入地都可能出现。在迁出地,如果移民搬迁后还继续耕种原有土地,生态恢复工作难以开展,生态会进一步恶化;在迁入地,人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移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极易造成环境,从而面临生态风险。
3.稳定风险。移民进入迁入地,可能会出现多种矛盾,包括移民与当地政府、移民与原居民、移民内部、原居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都会危及社会稳定。
4.政策风险。政策也是影响生态移民的一项重大风险。一方面实施生态移民若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另一方面生态移民各项政策执行不力、执行成本不高、政策不延续,这些都会使生态移民面临政策风险,直接影响到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东梅,刘算算.农牧交错带生态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王放,王益谦.论生态移民与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3,(2).
[3]史俊宏,盖志毅.内蒙古生态移民安置点选择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1).
[4]卢超.生态移民迁入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疏勒河流域瓜州县移民点为调研样本[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周华坤,赵新全,张超远,等.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
[6]杨龙,贾春光,吴桂林,毛东雷.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7]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可持续发展移民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8]王朝良.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都阳,蔡昉.中国农村贫困性质的变化与扶贫战略调整[J].中国农村观察,2005,(5).
[10]匡远配,汪三贵.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6,(1).
[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