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误区-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921 浏览:83707
论文导读:的讲解分析模式的否定。阅读崇尚个性,但不能因此而容忍不合逻辑不合实际地创新与创造。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与生活经验不足,对文本的感受和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对许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只能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有一个是奥赛罗,更不
在新课改的春风沐浴下,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五彩纷呈,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空前的体现,活跃了师生的思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革,改革必然是一种扬弃,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面对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语文教学观该“拐个弯”了。

一、阅读:不该被容忍的曲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其意在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强调在阅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是对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形成的讲解分析模式的否定。阅读崇尚个性,但不能因此而容忍不合逻辑不合实际地创新与创造。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与生活经验不足,对文本的感受和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对许多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只能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有一个是奥赛罗,更不可能有一个是孙悟空。偏离文本个性阅读,无疑就像失去了源头活水而变得索然无味。读《阿Q正传》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读《变色龙》理解出“奥楚蔑洛夫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这些曲解文章本意的标新立异是有害无益的,不仅亵渎了文章及其作者的本意,而且助长了学生的自以为的意识和反叛思想,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红杏”可以出墙,但不可能结出“李子”来,我们强调个性,但不能对文本的意义“离经叛道”,导致阅读价值的丧失。在强调个性阅读时,我们不能忽视老师在教学活动的首席作用,教师的言行具有一定源于:论文资料网www.7ctime.com
的导向性,如果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甚至曲解文本意义的解读不作批评,一味地进行表扬与肯定的老师无疑是不负责任、不称职的老师。

二、学生:不该被忽视的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语文这个舞台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无拘无束地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真切体悟语言文字所浸润的情感,从而获得青春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这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然而,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怎样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形式,才是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呢?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学生接受、理解和吸收的程度决定着我们的教学质量。在课改中,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满堂问”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游戏”式的教学热潮。学生在老师游戏规则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欣赏多媒体音像,或三五一组临时搭伙象征性地讨论,或惟妙惟肖地表演……对于这些活动给学生留下了什么,教师不作考察,只重视活动过程。表面看去,学生热情高涨,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设计好规则,然后牵着学生走,完成游戏任务。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效果比“满堂灌”“满堂问”更差,它留给学生的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三、互动:不该被虚化的主题

酒杯在于晃动,课堂在于互动。互动是语文课堂永恒的主题,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积极流畅地互动,是课堂有效生动的基本保证。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注重课堂活动,热衷于形式上的热闹,表面上的繁华,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出现了流于形式的倾向,最为典型的是:不管教学内容深浅,不论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教师提出某个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于是学生就迅速地就近围成了一团,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犹如集市。几分钟后,教师又一声令下:“停!”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即使是几个专家坐一起,未必能就一个问题不假思索而展开讨论,且几分钟就讨论出结果来,何况是学生呢。这种缺乏明确的程序指导的讨论,常会导致场面失控,所谓的合作解决问题根本只是一场热烈的争吵而已,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必然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凑热闹”。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进行适当地点拨,使讨论交流开展得切实有效,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成为走过场。
课堂互动要求双向主动,即做到善教与乐学,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互动,而且在精神上实现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创设有效互动方式,在互动中对话,将使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实现教学效率的高效化,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城头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