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书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79 浏览:104927
论文导读:意识,冲击人们的责任感。再次,网上制造、传播病毒、、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攻击、诈骗、等犯罪行为,腐蚀人们的灵魂,产生强大的冲击。在实施和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形:一是学生主动出击型。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不良信息,私下传播、观看;有的沉迷于网上聊天;有的模仿电脑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如何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和新方法,使高校德育工作更适应时代的需要,已成为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教育
1002-7661(2012)17-125-0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正处于思想道德形成期,在信息网络时代应重视网络内容对未成人的影响,加强健康向上的网络内容建设,从而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因此,我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现代传播手段,把科学思想和正确观念以生动、快捷的途径传播开来,已经成为学校德育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
我认为信息网络为德育工作创造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首先,信息网络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网络信息来源不分地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阶层,不分行业,内容极为丰富。网络以光速传递信息,极大限度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时间距离,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就极大限度地扩大了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最有效地实现德育资源共享。其次,网络信息形式多样,并图文并茂,集知识与娱乐于一体,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而信息网络的多种功能,又使人们可以公开地或者隐蔽地进行网上活动,可以随意切换活动方式,变更活动内容,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空间,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再次,网民的主体地位突出,自主意识高度发挥。在网络上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每人都是一个符号,有的只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差距,每位网民都是独立的主体,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拥有上网的电脑和必要的网络技能,不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获取或发布、传播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
信息网络在为德育提供机遇和条件的同时,又向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强力的冲击。首先,网上信息内容复杂。既有科学、进步、健康、有益的大量信息,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甚至反动的信息也充斥其中。庞杂的信息会造成人们思想的迷惘,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其次,网上活动隐蔽性大。网民的隐蔽性和显突的自主意识,冲击人们的责任感。再次,网上制造、传播病毒、、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攻击、诈骗、等犯罪行为,腐蚀人们的灵魂,产生强大的冲击。
在实施和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形:一是学生主动出击型。有的学生从网上下载不良信息,私下传播、观看;有的沉迷于网上聊天;有的模仿电脑,攻击、控制其他同学的电脑。二是被动受害型。学生的电子信箱经常收到不知来自何方的各种商业信息以至有害的材料,有个学生一次就收到长达34页的鼓吹“功”、攻击国家领导人的反动材料。三是“反击”或尝试型。有的人的电脑受到他人的攻击后,“以牙还牙”转而攻击别人。有的学生则是学了一点“”技术,想试一试效果,便拿他人的电脑当靶子闹着玩。
面对网络环境的新问题,采取防护性和引导性两类对策:
防护性对策是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实施防护,进行必要的约束。在技术方面,在网络服务器和学生电脑上安装防护软件,对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进行过滤阻拦,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污染。安装防“”、防病毒软件,保护电脑安全。在管理方面,学校和班级都制定网络使用管理制度,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对未成年学生的学习电脑,要如同检查作业一样,不定时检查他们的使用记录,发现学生进入不健康的网站,教师应及时教育引导,有不良信息则及时清除,有问题则及时矫正。家庭要与学校密切配合,有条件的家庭,应该为孩子购置电脑并联网,杜绝或减少未成年学生到营业性的网吧、游戏机室活动,让学生的网上源于:毕业论文致谢信www.7ctime.com
行为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引下进行,在校在家都要正确地、负责任地使用网络。
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建立德育网站,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网上网下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辩别真假、辩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能力,对网上信息和电子作品,要有分析有选择,不该看的不看,不该传的不传;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和责任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逐步树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网络技术,该做的努力做好,不应该做的坚决的不做;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小培育正直、真诚、宽容、仁爱等基本的人格素养和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素养。
课堂是文化课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传统的学习中,书本是学生的世界,在网络环境下,要使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在文化课的教学中,老师要按照自己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又要鼓励学生到不同的名师、名校的网站上学习。老师可以自己讲授,也可以由老师确定主题,让同学到网上搜索资料,利用网络进行探索性学习,开创一片学习新天地。同一素材内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网络环境上,可以将各科要求进行整合,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形成科学的整体认识,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与发展,随着人们的水平的提高,网上的交锋必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社会也必然在这种交锋中更加发达,更加文明。可以肯定地讲,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也必定在这种交锋中不断深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