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高血压病人心理护理及其在协调护患关系作用-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735 浏览:59714
论文导读: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实施心理护理对治疗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心理护理在协调高血压患者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来二六七职工医院进行护理的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临床高血压患者300例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心理护理的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的降压效果和稳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护患冲突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时,除了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结合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对改善护患关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高血压 心理护理 护患关系
1008-1879(2012)07-0156-0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有统计表明,有近四成人被查出血压高,而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轻患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上升的趋势远远高于老年人。随着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模式中的作用、地位日益显现,临床护士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愈加关注。“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优选护理对策的前提”的观点,已初步成为临床护士的共识。
1 资料与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二六七职工医院进行护理的符合WHO/ISH关于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3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300例进行研究。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对二六七职工医院符合WHO/ISH关于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300例进行护理,其中男161例,女139例,年龄30-81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6例,初中90例,高中101例,大学93例。家庭经济状况:贫困19例,一般75例,中等176例,富裕30例。对心理治疗无任何了解的患者50例,仅有一般了解的163例,基本了解的50例,对相关概念比较清楚的37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研究方法。按随机分层的方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1例,对照组149例。

1.2.2 治疗方法。

1.2.2.1 治疗组治疗方法。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同时给予病人采取密切的心理护理措施。①药物治疗方法:高血压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次研究服用药物均为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其他扩血管剂等。可以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采用单剂或联合应用,降压治疗的效益非常明显,采用降压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事件及致残率,现今降压药物以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降到正常。服药期间知道患者科学用药,并戒烟戒酒,采用低盐饮食等措施。②心理护理措施包括:认知干预治疗、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治疗。
1.2.2.2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其药物治疗方法和治疗组相同,在治疗期间只是按时科学用药和进行必要的临床护理,而不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专门的心理护理。
1.2.3 观察测量方法。每组病人均在休息后测量血压,由统一的医护人员、在统一时间、统一体位测量3次,时间为8∶00、16∶30、24∶30,然后取三次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当天测量结果。
1.2.4 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以α为0.05水平为检验水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于患者的血压稳定值则采用标准差的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见表1。

2.2 两组高血压患者护患关系情况统计见表2。

表1 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对比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
对照组171.65±18.3895.89±7.85149.95±10.639

2.35±5.10

治疗组17

2.16±17.8596.32±7.96136.35±8.6580.22±

3.65

P值>0.05>0.05<0.05<0.05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护患关系情况统计
肢体冲突(例次)语言冲突(例次)患者满意(例次)
对照组(149例)10262
治疗组(151例)0116
3 讨论
由以上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试验组的降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血压稳定情况也好于对照组。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出,试验组护患产生的冲突时间仅为一例,几乎为零,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6例,对治疗结果满意的患者试验组为16例而对照组仅为2例。由此提示我们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时,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外,同时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能取得更好的降压和稳压效果,能明显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导致高血压病的机制主要为各种劣性刺激因素持续作用于机体,通过兴奋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导致下丘脑的电活动增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心理社会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发生、发展、转归、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纯的药物降压治疗而不注重心理调节,效果往往不理想,所以应同时给予以积极的心理治疗。本组通过认知干预治疗、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治疗等综合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护理结果。
参考文献
杨娉婷,林玲.心理行为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J].医学综述,2007,13(19):1485-1487
陈晋文,施承孙.高血压患者述情障碍、个性与心理状况[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5):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