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研究-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21 浏览:10330
论文导读:
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外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颅脑损伤引起局部脑血流供应改变,组织缺血性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有报道创伤性大面积脑梗塞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0.75%,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

2.8%;我院2004年1月~2011年4月共收治10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0个月~65岁。受伤类型:坠落伤3例,打击伤2例,车祸伤5例。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1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的格式www.7ctime.com
3分1例,9~12分2例,3~8分7例。其中颅底骨伤6例,所有病例均伴有颅内出血。

1.2 CT检查

全部病人均行2次以上CT检查。首次检查在伤后1~16h内进行。均发现脑挫裂伤灶,颅骨骨折6例,硬膜外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梗塞灶分别位于颞叶、顶叶、枕叶、桥脑等部位,同时累及基底节或丘脑者6例。所有病人于入院后24~34h后复查颅脑CT。
2 治疗及结果
病人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应用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于有手术指征者行开颅手术治疗。发现大面积梗塞后,继续应用上述治疗措施外,应用CT进行动态观察,如发现梗塞面积明显扩大,占位现象加重,则尽早行开颅减压手术。经综合抢救,积极治疗,按GOS标准评价,本组病人死亡3例,重残3例,中残2例,良好1例。
3 讨论
发病机理:对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常发生异常变化,且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变化在伤后24h最为显著,表现为全血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及Casson屈服值全面升高,导致微循环障碍。一般认为,伤后第1天脑血流量降至正常值的一半,接近梗死灶的阈值(20ml/min/100g脑组织),外伤越重,下降越明显[3]。
颅脑外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胶原纤维暴露,凝血因子被激活,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受损的血管内膜又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血栓周围脑血管水肿,水肿压迫周围脑血管,对周围血管压迫也是造成继发性血管闭塞的主要原因[4]。
从解剖上看,基底节-内囊区血供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这些血管远离大动脉主干,走行长而迂曲,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感,易受缺血影响。小儿脑血管纤细,植物神经发育尚不健全,自我调节能力差,更易发生梗塞[5]。
另外,自由基引起的生物反应也是外伤性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塞多具有以下临床特点:由于创伤性大面积脑梗塞多是在重型颅脑外伤的基础上发生的,两者表现相似,相互掩盖、相互混淆,是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容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更显重要。从该病的发展看,外伤距脑梗塞症状的出现常有一定时间的间隔期。外伤后合并失血性休克、缺氧,应用强力脱水可促进该病发生。该病常常是在原发伤已得到有效处理,但病情仍未得到好转,意识障碍无改善或出现瞳孔变化的情况下行CT检查发现脑内大面积低密度区而确诊。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有人认为梗塞灶>4cm或梗塞灶超过大脑半球平均面积的2/3,或位于1个脑叶或多个脑叶, 也有人认为这类梗塞灶累及到基底节才够诊断标准[6]。
治疗及预后:外伤性脑梗塞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梗塞一样,均属于缺血性。CT和MRI对明确诊断、估计病变程度和判断预后有肯定价值。磁共振波谱分析发现颅脑损伤后3h伤区脑组织即呈缺血性改变,于伤后24h达高峰,故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应强调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脑微循环,纠正脑缺血,减少继发性脑损害[7]。
本病的治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但疗效较差,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对外伤性颅内血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尽可能在发生脑疝前清除血肿;对重型特重型脑外伤,在血肿清除后,可行天幕切开术,以减轻对附近血管的压迫[8]。手术操作要仔细,尽量避免过分牵拉血管。对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术中尽量冲洗,术后反复腰穿,以减少其对颅内血管的刺激,以缓解脑血管痉挛。在发现大面积梗塞后,应考虑开颅减压以控制颅内高压。
此外,应联合使用脑保护药物,以针对缺血引起的细胞损害,包括抗自由基治疗,如甘露醇;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 神经营养因子、脑复康等;防止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使用亚低温疗法等。
创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对于这类病例,仍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求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龚铁逢,李铁林,段传志,等.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0(3):157-159.
张剑宁,易声禹,章翔,等.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丹参治疗作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1):26-28.
[3]郭京,赵雅度.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的若干问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1):61-64.
[4]于朝春,段国升,余新光,等.小脑幕裂孔上致颅内血管闭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241.
[5]刘宏良.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放射学实践,2001,16(4):233-234.
[6]黄绳跃,王开宇,黄克清,等.颅脑损伤与大面积脑梗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4(1):48-49.
[7]刘卫平,易声禹,章翔,等.大鼠急性脑损伤后局部代谢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1):23-25.
[8]王玉海,蔡学见,胡开树,等.天幕切开术在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时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