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说举论编”学哲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845 浏览:106300
论文导读:解困难的学生或者较难理解的概念或观点,也可采用课后在办公室给老师讲解的方式来进行。二、举——举例说明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观点通过感性具体形象的事例来理解一般性的知识,这是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学生自己举例来说明哲学概念或观点,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又可以引导他们对知识有效迁移。如果学生能够正确
摘要:普高哲学教学要适应目前高中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特点的变化,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教学实践中,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导向,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说举论编”教学方法,有效增强学生哲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主体作用;说举论编;效率
《生活与哲学》是普高思想政治必修课之一,相对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较强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哲学思想性强,实践性相对较弱。而目前“90后”学生在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和意愿都呈现下降趋势,哲学学习的主动参与度低,主体意识弱,觉得其深奥、枯燥。他们很难从哲学学习中体会到智慧的火花,领悟到人生的航向。作为一线政治教师,笔者多次上哲学课,也听过不少老师的哲学课,经常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只有在默写和做题的时候,学生才会有些精神,而教学任务也只有通过默写和大量练习才勉强完成。这种基于反复记忆和频繁训练基础上的被动学习,显然无法达成哲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也不符合教学改革理念和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说举论编”学哲学,是笔者在哲学教学实践中探索思考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
效果。

一、说——请学生口头回答出自己对某个概念或某个观点的理解

在哲学教学中,不少学生能准确无误地默写或者背诵出一些重要概念和观点,但在说的时候吞吞吐吐讲不清楚。这是因为简单背诵和默写只需要记忆再现即可完成,而说的过程则要进行思考和理解,在说的过程中可以体现他们对这些概念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说”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即“说什么?”“怎么说?”
1.说什么?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学生都能讲清楚,也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必要讲清楚,不同的哲学概念和观点理解难度不同,新课标对不同哲学概念的教学要求也不同。
2.怎么说?这个问题包括什么时候说?谁来说?怎样说?学生学习的课程多,政治学科每周2~4节课,学生能够用来学习这门学科的时间极其有限,课后也不能过多占用休息或作业时间。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时间,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可作为课前复习提问请部分学生对上节课学过的概念观点予以回顾,也可以放在新课教学完成后,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概念或观点进行巩固性说明,还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请个别学生谈谈他对某个概念或观点的理解。当然,对于个别理解困难的学生或者较难理解的概念或观点,也可采用课后在办公室给老师讲解的方式来进行。

二、举——举例说明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观点

通过感性具体形象的事例来理解一般性的知识,这是知识学习的一般规律。学生自己举例来说明哲学概念或观点,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又可以引导他们对知识有效迁移。如果学生能够正确举例说明他们对一个概念或观点的理解,显然能充分体现他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是否比较到位。当然,对多数习惯于形象思维的高中生而言,要把比较抽象的哲学知识用例子说清楚,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论——学生对自己理解表达的哲学概念观点或事例进行讨论争议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的时候对其中的概念观点理解不尽相同,在表达的时候也很难一次性把自己的理解讲得清楚透彻,相互间的质疑和发问有利于他们澄清自己的疑点,纠正自己对知识理解的片面性。
学生的讨论从是否主动安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排分为即时性讨论和专题性讨论。即时性讨论指事先未做安排,临时发生的讨论,多用于课堂学生对某个知识或例子理解表达时,其他学生的质疑和发问,就某个观点或事例甚至某句话展开讨论,这样的讨论具有突发性,在老师意料之外,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学计划,但适当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要考虑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讨论。专题性讨论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可以安排一定时间在课上进行,也可以用一节课时间专门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当然后者有些像辩论。
四、编——以国家社会生活事件为背景,以考查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的理解运用为目标,由学生自己编写问题和答案
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尤其在高三复习阶段,遇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编写题目,编制答案。这一过程对老师而言不算难,学生要编制好的话,需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问题的问法,熟悉教材知识点,了解时事背景,需要较长时间来设计。当然,学生编制的是一两个题目而不是一套完整的试卷,不拘题型,填空、选择、判断、问答、探究均可。要求相对较低,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可以完成,几次以后就能熟练操作。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水平,熟悉学科题目的解题答题方式,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当然这一过程也必然能有效提高学生学科应试水平。
学生编制题目容易出现三个问题:一是没有信心敷衍了事,题目质量偏低,失去教学意义;二是花时间太多,问题设置和答案编制偏难,其他同学难以做出,自己也很难一直坚持下去;三是学生由于学习紧张,课外阅读量小,背景材料了解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一开始就要讲清要求,不同的同学安排难度不同的编制任务,并安排相应的作业时间来完成。背景材料可以在课上穿插讲解,也可在时事政治课上学习。这样学生编制的题目才能保证质量,学生才有兴趣坚持下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