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课程体系建构趋势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11 浏览:11099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背景,以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梳理了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课程体系建构的改革实践与探索,进而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高校课程体系建构趋势。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构趋势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背景下课程体系建构案例分析

根据教育部分类管理的办学指导思想,本文认同将高等学校划分为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等三种基本类型。为研究分析分方便,现选择每一类型高等学校之中的一所作为案例分析,以期达到以一豹而窥全貌之效。
1.学术型大学课程体系建构分析——以中山大学为例
2006年开始,中山大学在物理、化学、生物及经济(理科)类专业入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120人组建“逸仙班”,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贯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因材施教,优生优培,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培养战略后备军。同时,面向传播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法学院等相关专业入学新生中择优选拔120人组建“博雅班”,致力于培养有较强学术创新潜能、团队协作精神与创业实践技能,善于参与国际竞争,具领导才能的社会科学类的精英人才。
基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课程设置是:建立全校性通识教育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人才培养采取“前期宽口径的基础教育与后期专业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按文、理、医、工相互渗透的原则构建全校性基础课、跨学科基础课、学科大类中跨专业基础课三个层次的基础教学平台,拓宽专业出口,打通专业基础,设立柔性专业方向。组建通识教育中心,推行“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倾力建设由中国文明,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等4类通识课程构成的各专业“共同基础课程”,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从中至少选修16学分。同时,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双重编码(专业课和通识课双重编码)方式,向非本专业本科生开放,方便学生跨专业选修优质课程。通过促进学科之间的源于:7彩论文网党校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交叉、渗透和互补,增强学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3]。
为突出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视野。该校通过课程学分认定与成绩转换等制度,从“进”和“出”的环节完善交换生培养制度,多层面建立科学、规范、国际化的教学平台。校内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的比重,校外以与国(境)外高校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为主体,以国(境)外访学、短期交流或联合培养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到国外和港澳台地区交流的机会。2010年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等五所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成立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目前国内首家引入法国六年制工程师培养体系的专业核工程师学院。学生毕业时将取得中山大学本科学位与硕士学位,同时还将获得CTI核能工程师证书。两个阶段的教学由法方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中法双方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4]。

2.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建构分析——以广州大学为例

广州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突出四大特点:
一是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加强人才的基础性和适应性。该校实施“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采用“大学科平台+小专业(方向)模块”式的课程组合,淡化过细划分的专业(方向),同一专业各专业方向设置相同的学科基础课程,相近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两年左右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并夯实学科基础。
二是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人才培养的专业适用性和行业针对性。课程体系设置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制定与生产实际、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求各专业调研、概括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与所需知识、能力、素质一一对应,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整合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要求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三是坚持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删、减、并、留、增”的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精简理论教学,实现理论课程的小型化、精品化和模块化,改变课堂讲授课时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适当腾出部分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柔性设置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拓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四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创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将学生能力分为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的五大模块(即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模块) 和“四阶递进式”的实践训练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使专业建设既符合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也能够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对专业内涵建设的要求,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职业技术高校课程体系建构分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主要突出以下三方面:
一是创建了一整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围绕培养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明确提出“职业岗位需要什么,我们的专业就教授什么”。
二是建立了与职业岗位(群)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模式,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设置;注重实践和职业技能培养,明确规定各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要超过40%,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项匹配,训练条件力求与职业证书考评内容对接。三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互相论文导读:
渗透、紧密结合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强调“一对一”(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两渗透”(即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理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互相渗透)、“三结合”(即基础理论课程、技术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的紧密结合)[5]。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构趋势分析

通过以上三所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构特征的个案分析,以及对我国其他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建构的了解,我们认为,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其课程体系建构趋势可归纳如下。

1. 重视学科基础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非对口领域就业,因此具备厚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以及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交流和应变等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必然要求。同时,由于社会职业的不断转换,劳动者的全面流动和跨行业流动性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增强其就业的适应能力。学科基础课是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旨在培养大学生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具备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素质、夯实学科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因此在课程体系建构中高等院校始终坚持基础厚实的原则,根据专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开设与建设,通过强化学科基础,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其进入高年级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趋势在研究型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构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更为突出,如中山大学的“逸仙班”和“博雅班”即为明例。

2. 强化通识教育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受前苏联模式影响,采取专业化教育,所培养的人也被称为“专业化了的人”。过分专业化的教育使得学生的素质不可避免地被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内,造成他们“知识过分专业化”、“能力过分专业化”、“情趣过分专业化”,狭窄的专业教育使人的发展出现片面性,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加强通识教育,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就成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题中之义。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向学生提供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为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加强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教育,追求知识和文化的完整性,追求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课程设计及实施,使学生对人、社会与自然的诸现象有一总体认识,以助于形成有追求真善美之理想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培养自我反省之独立人格,并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认。
尽管由于对通识教育理解的差异、学校类型的不同而导致高校对实施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尽相同。但高校重视通识教育,通过建构相对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来实施通识教育却是一致的。如北京大学通过“元培计划”来对通识教育进行强化。“元培计划”的做法是在两个层面同时推进:点面结合,逐步推进。面上: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渐进式改革,在稳定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元培计划”,其主要措施是全校推行学科大类招生,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和按学科大类组织的大学基础教育,开设平台课和通识选修课;点上: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培养模式的实验,改变尖子班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法,为在全校推行“元培计划”提供经验。北京大学通选课的设置是一种对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强调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通过对其他学科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的了解,使学生对已有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基础厚实、知识面宽广、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6]。虽然相比学术型大学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技术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关注较为滞后。但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程体系建构强化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却也不失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的一个范例[7]。

3. 重视实践教学

1998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要求,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素质全面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基于此,高等院校积极进行以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如广州大学创建的“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将学生能力分为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的五大模块(即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课内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模块)),以及“四阶递进式”的实践训练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大提升了该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尊重个性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或普及化,批量化的专才
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的课程改革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重视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统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彰显。一方面,设置个性化的课程,构建多样化跨学科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全面实施学分制,强化学生个人对课程的选择自由,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的基本格式www.7ctime.com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加强国际化教育
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近年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等学校必须面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输已不受国界的限制,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要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性的知识和经验。在这方面,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普通本科院校抑或高职院校,都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加强。其主要措施是加大与国际间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大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具体做法有: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或合办专业;开设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国际教育课程或关注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在教材论文导读:高校互相承认文凭和学分等。其中,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已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参考文献: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教育研究,2009(2):33-38./2010/2010/jxyj/index.htm.中山大学教务处主页./jxgl/index.s
建设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注入国际化内容;使用国际通用教材和进行双语教学;鼓励学生跨国选修课程,国际间高校互相承认文凭和学分等。其中,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已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质量工程”建设体系。
参考文献:
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3][4] /2010/2010/jxyj/index.htm. 中山大学教务处主页.
[5] /jxgl/index.shtml.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页.
[6] 李克安.“元培计划”与通识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6(1):5-7.
[7] 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7(3):87-91.
[责任编辑:李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