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影响机理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71 浏览:94285
论文导读:
【摘要】 本文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各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村教育通过两个步骤来影响农民收入,第一步通过农村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素质,第二步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增加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农民增收途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农村教育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

一、问题提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十二五规划”第二篇便提到要“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重点阐述了应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农村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如:农地产权不明晰;农民负担较重,支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面临国际市场的冲击与挑战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制度不明晰、政策不完善限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自身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其面对市场不能及时的把握市场信息,经营项目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解读国家政策偏颇等。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1960年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就职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论人力资本投资》,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他将人力资本分析方法运用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教育与家庭经济等问题中。雅各布·明塞尔建构了一个把个人收入的分配与个人的教育投资联系起来的模型,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个人获得收入能力的形式。维尔奇、洛克希德等人对农民教育和农业劳动产出方面作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教育对于农民生产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研究也趋于增多,林毅夫(2001)在其《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著作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讨论了中国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农户的教育水平对农户采用杂交种子的概率和采用密度具有正的和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李晓嘉、刘鹏(2008)对农村义务教育影响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中,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农民非农业和农业两部分收入的影响入手,得出虽然教育对家庭农业收入的影响似乎不大,但对家庭总收入的增加仍然有较大作用。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实证研究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但对于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研究却较少。教育如何影响人们的收入增长,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引导农民增收,现有的文献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一是从农村教育对农业生产中的资本投资、技术进步来讲,教育可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研发新的农产品、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的生产等,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从农村教育对劳动力的直接影响来讲,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获取资讯的能力、承受风险的能力等农民自身的素质,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研究主要是农村对农民的教育而不是关于农业教育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第二个方面对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

二、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村教育对劳动者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接受新的资讯,不再局限于被动式的灌输。
其次,教育提高了农民资源配置能力,改进了农民理性行为,使得农民所拥有的资金、土地、时间等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改善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接受教育前,农村的资本、劳动力主要被投于农林牧渔等农业产业,劳动者接受教育之后,能使劳动者获取投资的其他途径,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
再次,通过教育农民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开阔劳动力视野,减少与人沟通、协调等方面的障碍,提高村民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教育提高了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教育增加了人的求知欲,提高了其对新思想、新机会和新方法的接受性,促进了新技术和新工具的使用,使农民对技术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和迅速,成为更有效的信息的获取者和处理者。教育可以使农民在种植新产品或适用新技术时,获取市场信息,树立风险意识,从而提前做好准备,提高农民抗击风险的能力。舒尔茨(Schultz)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教育能提高成功应对经济失衡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是教育带给处于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人的主要收益之一。

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增收的途径

1、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农业增收的途径

第一,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农产品结构。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业还处于弱质农业阶段,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
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可以提高劳动者学习能力和获取新资讯的能力,有利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掌握新的耕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技术;广泛实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包括优化种子工程,传播先进的播种技术、灌溉技术、农作物的动态监控技术和收获技术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农产品的质量优势,在市场上可以卖个好价钱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教育可以改善农产品结构。一直以来,农民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种植习惯,每年局限于收益比较稳定的粮食作物。对农业方面出现的新品种、新模式,他们既跃跃欲试、又裹足不前,因此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农民获取新资讯的能力,可以及时了解到市场发展状况,根据市场变化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改变以往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的农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减少出现损失的概率。
第二,农村教育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户大多小规模生产、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脆弱,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这种小规模经营使一般农户通过采用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农业以增加收益的动力不足,也难于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科技。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变原有分散、细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帮助农户分散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信息、技术共享,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配套服务的规模化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村教育可以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其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放意识,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教会其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从而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非农业增收的途径

第一,农村教育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建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而转变农民自身存在的消极保守观念,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的因素。当前,农民身上仍然存在着消极落后观念。教育可以通过传递外部的最新资讯给农民,使得农民了解到外部的变化,改变之前的封闭状态。
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不仅具有较高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新知识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改变传统观念的能力,而且容易与他人交往、沟通。他们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而且能够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较广泛的产业范围配置资源。这论文导读:
使得农民的生存技能不再局限于农业,逐渐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从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在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农村教育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不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者,对城市中的工作适应能力差。农村教育的发展,必然促进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提高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增加农民在外就业的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据中国农业发展报告有关数据整理可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外出比例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7,与出县比例也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1。周逸先、崔玉平(2001)研究表明低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主要还是从事农业,以务农为主的占67.92%,而高文化程度家庭的劳动力则突出地表现为以务工为主,占50.62%,务农仅占39.51%。随着劳动力文化程度的提高,工资性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选题www.7ctime.com
收入所占比重也在提高。劳动力文化程度越高,其家庭收入来源越广,家庭收入构成愈趋于多样化,家庭总收入水平也愈高。高素质的劳动力比低素质的劳动力更容易从事第

二、三产业,从而促进他们的工资性收入。

四、农村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最终影响农民收入,且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农民农业收入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农产品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到提高。农民非农业收入主要是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劳动力转移得到提高。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如图1所示。
针对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分别进行分析,在农村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可以有所侧重。如:主要靠农业收入来增收的地区,可以加大对农作物技术、农业合作化经营的教育;对于市场经济较活跃,主要靠非农业收入的地区,可以加强技能性、市场经济政策、外出务工政策的培训。
【参考文献】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J].改革,1993(4).
林毅夫: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J].东岳论丛,2004(5).
[3] 李晓嘉、刘鹏: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影响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
[4] 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雅各布·明赛尔: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