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1212”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流程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724 浏览:73350
论文导读:提出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于1991年,招收中专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江苏省各乡镇经营管理指导站工作,为江苏省,特别是盐城市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等技术人才。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盐城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学校沿用
摘要:阐述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1212”人才培养模式所采取的“五岗一体、逐层推进”的多形式校企合作,并开发“44递进”课程体系;完善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所建立的学生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1212”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
1672-5727(2012)08-0171-02
多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沿海开发战略,坚持为盐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初步构建了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于1991年,招收中专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江苏省各乡镇经营管理指导站工作,为江苏省,特别是盐城市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等技术人才。随着江苏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盐城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学校沿用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中职学生,结果造成一方面学生难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达不到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培养理论型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能力又不适应社会要求,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可能受到社会欢迎。为此,我校于2009年开始开展三年制中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调研工作,广泛深入农村调研农村社区经济管理部门、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邀请农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研究新型农经管理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将岗位工作过程转变为学习领域,设计教学活动,首创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年制中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培养有知识、掌握农村经济核算、产品营销技能、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中等人才。在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三年四个阶段任务的学习与培养,达到具备从事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第一阶段基本素质能力的学习与提高。通过1学期专业基础认知教育(含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1周),接受公共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能力。
第二阶段专业单项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2学期会计核算、农产品营销、网上支付与结算、企业管理等单项技能学习(含校内4周、校外4周单项技能教学实训),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专教师共同实施实训方案和课程教学,完成培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第一轮回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专业单项技能。
第三阶段专业综合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1学期专业岗位综合技能学习(含1个月实践性锻炼),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企业策划、产品销售、经济核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单项技能贯穿于一体,完成培养农村经济综合管理过程第二轮回的学习与实践,掌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运作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四阶段发展能力训练与提高。通过2学期企业顶岗实践实习,将课程教学拓展到社会实践,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委派教师进行实习指导管理。
在上述四阶段任务学习与培养过程中,始终贯穿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发展能力每经过一个阶段都有所提高,最后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这就是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五岗一体、逐层推进”多形式的
校企合作,开发“44递进”课程体系
实施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我系三年制中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采用“五岗一体、逐层推进”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主动“走出去”调研市场。“五岗”即识岗、访岗、研岗、试岗、顶岗;“五岗一体”就是学校用五个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来认识、理解、掌握职业岗位技能;“逐层推进”是指学生对职业岗位技能的认识、理解、掌握到精通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朝实现。具体来讲,“识岗”是最基本的,第一学期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教学参观,让他们了解农村,认识所选择专业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帮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访岗”是学生对职业工作有更深入的认识,第二、三学期学生进行两个月的“校本化”教学实训或校外基地实习。我系将校内实训基地转变具有农业企业化的功能,把农业企业生产流水线的方式引进实训室,开展生产性实训;或让学生到校外基地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教学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技能,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试岗”是学生对职业岗位专业综合技能进行学习、训练并强化,第二、三学期通过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我系自创的盐城市事索是财务咨询公司、托馥咖啡盐城生物工程店、温馨茶吧、众兴服装厂、顺丰速运等经济实体进行运营企业管理的综合实习,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市场调研、产品营销、产品经纪、经济核算与收益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等项目实战实训。目前,每学年安排8名持会计证的学生在上述实体中进行财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7ctime.com
务核算,进行职业体验实习;安排12名二年级学生经营托馥咖啡店和温馨茶吧,从市场调研、谈判、采购、验收、入库、出库、加工、销售、服务、记账、核算、利润分配等环节进行实习;安排8名三四年级学生创建网络营销创业平台,让学生真正体验网络营销实战经验;安排2名学生经营顺丰点快寄业务,检验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第四学期学生通过一个月的劳动锻炼,对职业工作有了深刻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与吃苦耐劳精神;“研岗”是指学生对职业岗位专业单项技能进行学习、训练。“顶岗”就是安排三年级学生到企业预就业,通过10个月的“预就业”,毕业学生通过“双选”落实对口实习单位,在农业企业一线获得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在实习中熟悉岗位、展示自己,寻求自己合适的发展岗位,为毕业就业做最后的准备。按照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工作岗位的特点,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农业经济再生产的流程特点,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设计。开发了以贯彻德育教育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工作过程所涉及的岗位技能为基础,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资格考证的“44递进”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基本素质、专业核心、专业拓展和专业实践四类课程,对应培养基本素质、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和社会实践四种能力。它们的内在联系为:基本素质课程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专业拓展课程为发展,专业实践课程为效果的四种能力逐渐提升的课程体系(见图1)。
完善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
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对专业教学和技能培训按照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组织学生在规定学业的基础上参加职业技能和资格鉴定。确立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核心位置,对毕业生实行多证制的质量评价机制。学生在毕业时除必须取得外,还需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农产品经纪资格证书、助理电子商务师证书之一才能毕业,提高学论文导读:五创”模式.高等农业教育,2010(10).作者简介:陆立才(1963—),男,江苏建湖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经贸与服务系主任,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上一页12
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性。在学生培养考核过程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劳动锻炼、专业教学实习的“工学交替”活动,使学生的工学结合率达100%,学生考高级工率达90%以上,学生考工通过率达80%,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达95%。
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涉及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主体,校企双方围绕人才培养需要而共同开展的校企合作,其维持与发展应构建在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上。但企业参与的愿望不够强烈、教师下企业积极性不高、学制不灵活等因素制约着校企合作四阶能力递进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李国政,王纪忠,聂洪巨.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6).
刘丽梅.黑龙江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对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职业技术,2011(5).
[3]唐炎.适应学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0(6).
[4]李崇光.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源于:7彩论文网职称论文www.7ctime.com
.高等农业教育,2008(10).
[5]徐辉.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五创”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0(10).
作者简介:
陆立才(1963—),男,江苏建湖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经贸与服务系主任,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本栏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