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论语《论语》单音节情绪心理动词同义词辨析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554 浏览:111645
论文导读: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12345下一页
摘 要:《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收录了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的对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上古语言的面貌。近年来对《论语》中同义词的研究有所发展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将从其中单音节情绪类心理动词这一角度入手,结合训诂学、词汇学、语义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对同义词进行考辨,从中探索《论语》中情绪心理动词的语言面貌。
关键词:论语 情绪心理动词 同义词
一、前言
对同义词的界定是进入同义词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的同义词界定基于“义位相同说”。凡是具有一个或几个义位相同,但在补充意义、风格色彩、搭配关系等方面不同的,都纳入同义词范围进行考辨。
心理动词,顾名思义是指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是人的心理活动在语言上的反映。张家合(2007)结合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将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动作两大类。状态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情绪状态,如“哀”“患”;动作心理动词表示心理动作性能高位,如“猜”“测”。同时根据情绪的特点,将状态心理动词分为负面和正面两个次类。本研究中,我们将《论语》中的心理动词分为情绪类心理动词、认知类心理动词和意愿类心理动词,其中情绪类心理动词主要包括表示情绪、情感的心理动词。根据《汉语情绪词自评维度》(左衍涛、王登峰,1997)中作者对情绪词的实验和分类,本文所选取的情绪心理动词皆是反映中国人认知的典型情绪心理动词。另外,表“尊敬”义的“尊、敬、尚”同义词组属于积极意愿心理动词,不属于情绪心理动词。
在《论语》中表示情绪类心理动词的同义词组共有10组,分别是:

1.乐、喜、悦

2.乐、爱、好 3.疚、怍

4.悔、憾

5.怨、尤 6.忿、怒、愠

7.哀、恸、伤、戚 8.厌、恶、憎、疾、 9.惮、恐、畏、葸、惧 10.忧、患、虑、劳、病
以上便为《论语》中的情绪类心理动词的同义词。根据学者对于情绪心理活动词的研究中有关情绪单极维度的分类,我们将这10组分为“正情绪心理动词”和“负情绪心理动词”。其中正情绪是对人的活动起积极作用的情绪,负情绪是对人的活动起消极作用的情绪。在上述例子中,1、2组为积极情绪心理动词,其余为消极情绪心理动词。可以看出,《论语》中消极情绪心理动词占据较大比重,且分类具体,种类繁多。本文将从正、负情绪类心理动词的两个维度里各取几组进行分析和阐释,对比各自在同义基础上的细微差别。

二、正情绪心理动词辨析

(一)乐、爱、好

“乐、爱、好”这三个词都表示“喜爱”义,且具有基本相同的语能,都能够带宾语。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在该句中,孔子表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其中“好”明显是“喜爱”义,可以算是[+喜爱]这一义项的典型成员或者说是合格成员。杨伯峻将“乐”定义为及物动词,解释为“嗜好”。张敬夫《论语集注》:“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乐者,嗜之而饱者也。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用对粮食的态度来比喻“好”与“乐”的关系,我们能够看出“乐”是更进一步的“好”,其程度明显大于“好”。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例(2)是指樊迟向孔子请教关于“仁”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要爱人。这里的“爱”不仅仅是“喜爱”,更多的还是一种爱护。如果我们使用替换法,将“爱”用“乐”或“好”代替,则发现不仅是搭配对象上的不和谐,同时在语义上也出现不妥,因为“爱”多是一种基于喜爱之情的“爱护”。
总之,“乐、爱、好”三个词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1.使用频率: 爱>乐>好。在《论语》中“乐”表示“爱好、嗜好”义共出现了9次,“爱”出现了8次,“好”出现了51次。可见,就使用频率来说,在上古汉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好”来表示“喜爱”义。
2.适用范围和对象: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发现,“好”的适用范围较广,抽象或具体的事物都可以;而“乐”多用于抽象事物;“爱”的对象主要是人。从下列例子中我们也能够看出。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文导读:
(《学而》)
(5)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季氏》)

3.使用程度:爱>乐>好。以例句为例:

(6)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路》)
(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宪问》)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在例(6)中,“好”与“恶”相对,表示的仍然是“喜爱”义,例(7)意思是“爱他能不叫他劳苦吗?”“忠于他能够不教诲他吗?”其中“爱”指“喜爱”,从例句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喜爱的程度要大于“好”。在《论语集释》中有这样的解释:“爱不但父子之爱子,兄之爱弟,士爱友,君爱臣民,师爱弟子,亦有如此者。忠不但臣之忠君,子亦有尽忠于父处,士亦有尽忠于友处,凡为人谋亦有尽其忠处,但不必贯忠爱而一之也。” 可见,此处的“爱”和“忠”并列,是用来和“君臣之爱”“兄弟之爱”等形成比照,比“好”这种“喜爱”的程度更深,范围更广。而“乐”主要表示的是一种嗜好,喜爱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
“好、乐、爱”三者如果用义素分析法可以表示为: 好:[+喜爱][-程度深][-爱护][+抽象事物][+具体事物][-人为对象]
乐:[+喜爱][+程度深][-爱护][+抽象事物][-具体事物][-人为对象],
爱:[+喜爱][+程度深][+爱护][-抽象事物][-具体事物][+人为对象]。

(二) 乐、喜、悦(说)

乐、喜、悦(说)这三个词均有“高兴”的意思,都是表示内心产生愉悦的情绪,使用范围基本相同。首先看其文字学解释:
喜,许慎《说文》:喜,乐也。从壴,从口,凡喜之属皆从喜,虚里切。
乐,许慎《说文》: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玉角切。段注:乐者五声八音总名。乐记曰:乐者,乐也。古音乐与喜乐无二字,亦无二音。杨树达按:段说是也。喜训乐,乐谓音乐。字从豈者,豈即今鼓字。豈表乐器,口表乐歌,故喜字从之。闻音乐则人喜乐,喜之为欢喜,乐之为欢乐,皆后起之引申义也。①可以看出,“喜”“乐”在语义上本无太大区别。
悦,相对来说出现较晚,我们在《说文》中并没有找到该字。《广韵》:“悦,喜乐也。”《广雅·释诂》:“悦,喜也。” “悦”多用“喜”来进行训释。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原文中的例句: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11)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
在这三个例子中“乐、说、喜”这三个词可以进行互换,语义上并不存在什么差异,都是在外事或外物的条件下内心产生高兴、愉悦的情绪。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使用频率: 乐>悦(说)>喜。《论语》中“乐”表示“快乐”,出现了15次,“悦(说)”表示“高兴”,出现了11次,“喜”则出现了5次。
2.语能:“悦(说)”“喜”多可以用否定副词加以限制,而“乐”通常不受否定副词的限制。
(1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路》)
(13)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张》)
(14)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

三、负情绪心理动词辨析

(一)疚、怍
“疚论文导读: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18)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焉?”(《先进》)(1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20)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例句(17)是
、怍”这两个词在《论语》中都只出现了一次。通过查阅上古的一些文献发现,“疚、怍”在上古时期的出现频率都不高,“怍”在《左传》《诗经》中都没有出现。
(15)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颜渊》)
(16)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宪问》)
怍,《说文》:“怍,惭也。从心,作省声。在各切。”许慎将其解释为“惭愧”义。 疚,本义是“久病,疾病”。《释名·释疾病》:“疚,久也,久在体中也。”嵇康《太师箴》:“故子洲称疚,石户乘桴,许由鞠躬,辞长九州。”②“疚”的“惭愧”义多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并且多表示因过失感到内心惭愧痛苦。由于二者在上古时期的著作中出现频率都较低,所以在辨析时需要考虑两个词的其他义项来进行分析词义侧重点。
“怍”,除了表示”羞惭、惭愧“之义外,还指改变面色。《管子·弟子职》:“危坐乡师,颜色毋怍。”尹知章注:“怍,谓变其容貌。”指心理活动发生了某种变化,在面部表情上也发生了变化。“疚”还有“忧伤、忧虑”义。《诗·小雅·大东》:“既往既来,使我心疚。”用义素分析法表示为:
怍:[+惭愧][-有过失][-忧伤][-改变脸色]
疚:[+惭愧][+有过失][+忧伤][+改变脸色]

(二)哀、恸、伤、戚

“哀、恸、伤、戚”这四个词均有“悲伤难过”义,首先看其在原文中的具体意义:
(17)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18)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焉?” (《先进》)
(1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
(20)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
例句(17)是,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不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的时候不悲哀,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其中“哀”是最基本的悲伤难过之义,具有普遍意义。例句(18)是说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伤心。其中,郑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设置www.7ctime.com
玄注曰:“恸,变动容貌。”马融注:“恸,哀过也。”例句(19)中《论语集注》:“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这里是用来形容音乐虽然哀婉但不会伤害人的身体。可见,“伤”是哀伤过度以至于身体受到伤害。例句(20)意思是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认为就丧礼来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在这里,“戚”是过度悲哀的意思。《礼记·檀弓》:“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也证明“戚”应当理解为“过度悲伤”。
一般来说“哀、戚、悼、悲”常常放入一个语义场中进行辨析,而“恸”和“痛”多放在一起进行同义词的辨析。但是在《论语》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使用“悲”“悼”的例子。
由于“哀、恸、伤、戚”这类同义词出现的频率较小,因此作出的判断只是反映《论语》一书中的状况,但在考察某些词时会适当考虑些其他著作作为例证: 1.使用频率:哀>恸>戚=伤。“哀”作为动词表示“哀伤”出现6次;“伤”表示“过度悲哀以致伤害身心”只出现了1次,“恸”指悲哀过度,出现了4次;“戚”表示悲哀过度也只出现了1次。
2.感情程度:伤>恸;戚>哀。《广雅》:“哀,痛也。”《玉篇》:“哀,哀伤也。”“哀”表示伤心、伤痛;《广韵》:“恸,恸哭,哀过也。”形容“恸”是过度悲哀,如《论衡·问孔》:“夫恸,哀之至也。”就是说“恸”是“哀”到达了极致;而“伤”则表示因悲伤过度而使身体受到伤害。《诗经》:“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这里的“伤”指悲伤难过,程度相对来说较重“哀”的程度相对最低,“伤”的程度最高,论文导读: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27)季康子患盗,问於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28)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2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
而“戚”在《论语译注》中解释为过度悲哀,可见其程度也大于“哀”。通过义素分析法我们可以看的更清楚:
哀[+哀伤][-程度深][-伤害身体]
伤[+哀伤][+程度深][+伤害身体]
恸[+哀伤][+程度深][-伤害身体]
戚[+哀伤][+程度深][-伤害身体]
3.语能:“恸、戚、伤”均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够带宾语,而“哀”可以带宾语。虽然《论语》中并没有出现“哀”带宾语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在其他著作中找到: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诗经·卫风·有狐》)
哀余生之不当兮,独蒙毒而逢尤。(《楚辞·九叹·愍命》)

(三)忧、患、虑、劳、病

“忧、患、虑、劳、病”这几个词都有“担心、忧虑”的意思。《说文》:“忧,不动也。从心,尤声。”《说文》:“虑,谋思也。”《说文》:“患,忧也。”“劳、病”所表示的担心、焦虑都是在本义之上的引申。从以下例句中进行分析:
(2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宪问》)
(23)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
(24)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尧曰》)
(25)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分析上述例句,我们发现这五个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使用频率:患>忧>虑>劳=病。在这五个词中“患”“忧”使用的频率都较高,分别达到了17次,15次,其余三个出现频率较低,分别是3次,2次,2次。
2.词义侧重:“忧”本义指因心中有了忧愁之事而显现在脸上,在表示“担心、忧虑”意义上具有普遍性;而“患”侧重表示对外在事物的担心、忧虑,担心的意味较浓;“虑”的“担心、忧虑”是由其基本义“思考、谋划”引申而来,因此所表示的忧虑、担心多来自于因考虑不周或是在思虑过程中产生的忧虑;“劳”在《论语》中则常常与“怨”相对,因此涵盖有[-怨恨]义,同时还带有一种愁苦的含义,如《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实劳我心。”高亨注:“劳,愁苦。”;“病”,表示忧虑,[+担心]这一语义较轻。通过对该组词的理解和比较,我们可以用义素分析法来表示其区别之处:
忧[+担心][+忧虑][+有面部表情][-程度深][-外部事物][-考虑不周][-愁苦]
患[+担心][+忧虑][-有面部表情][+程度深][+外部事物][-考虑不周][-愁苦]
虑[+担心][+忧虑][+有面部表情][+程度深][-外部事物][+考虑不周][-愁苦]
劳[+担心][+忧虑][-有面部表情][-程度深][-外部事物][-考虑不周][+愁苦]
病[-担心][+忧虑][-有面部表情][-程度深][-外部事物][-考虑不周][+愁苦]

3.语能:这一组词在意义上存在差别,在语能上也有所不同。我们通过例句来分析一下:

(26)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27)季康子患盗,问於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
(28)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2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上述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劳”一般作不及物动词,而“患、病、忧、虑”都可以用来作及物动词。并且相对来说,“患”“病”所加宾语类型更多样,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而“忧”“虑”的宾语多为词。
四、结语
《论语》中心理动词的分布存在着不平衡性,消极心理动词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都大于积极心理动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孔子对于治国成仁之道的严肃;同时这也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春秋晚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社会形态过度,动乱的社会政治形态无疑给哲学论文导读:汉语同义词词典·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王红厂.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青海师专学报,2004,(3).张家合.试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学术论坛,2007,(6).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

2.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著:古汉语字典(辞

家的思考蒙上了一层消极色彩,影响到了他们的情绪。并且人类的消极情绪种类比较丰富,人们由于各种原因而在情绪上产生微小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许多意义不同的词,这也是《论语》中负情绪心理动词较多出现的原因之一。
本文综合运用词汇学、语义学、文字学、训诂学等知识,对《论语》中几组单音节情绪心理动词的同义词加以辨析。可以看出,在意义相近的基础上由于人们情感的丰富多样性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正是同义词辨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对《论语》中心理动词的分析主要依据其词汇属性、语能等方面,范围虽小,但希望能够为《论语》研究以及同义词的辨析提供绵薄之力。
注释: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959页。
②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五册),上海教
育出版社,1999年12月,75页。
参考文献:
王力.同源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黄金贵.论同义词之“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4]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导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6]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王红厂.近十年心理动词研究综述[J].青海师专学报,2004,(3).
[8]张家合.试论古汉语心理动词研究[J].学术论坛,2007,(6).
[9]段德森.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10]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纂中心编著:古汉语字典(辞海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1]左衍涛,王登峰.汉语情绪词自评维度[J].心理学动态,1997,(2).
[12]陈彭年.广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14]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七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1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八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16]许慎.说文解字(徐铉等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7]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8]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