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浅谈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628 浏览:158993
论文导读:
心理疾病是人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出现的思维上、情感上、行为上的偏离社会生活规范和现象的表现。偏离越厉害,心理疾病就越严重。
初中生进入八年级各种心理疾病就开始暴露出来了:唯我独尊,自以为是,好面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反;迷恋网络而致的孤僻、封闭、自卑,平时看不出异常,一旦遇事不知怎么解决又不主动询问,闷在心里;独生子女特有的脆弱、自私偏狭、难以处理集体生活所产生的矛盾;进入青春期,身心的变化带来的对“性”的格外好奇;以及以领导的政绩、教师的成绩为最终目的的加课、多作业、各种竞赛、惩罚等手段实施下导致的厌学情绪等等。面对初中生的诸多心理疾病,作为担负其健康成长重任的学校应以足够的重视来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心理之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将其作为重要内容来对待。
下面我谈谈初中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目标之一。语文学科中的心理教育材料随处可取:

一、作者的生平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材料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大量名家之作。这些名家的生活经历,成功历程,补充进课堂教学,大有裨益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以八年级下册中的作家为例:海伦·凯勒孩童时即失聪失明,可她如饥似渴的学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7ctime.com
习知识,执著的追求生活的光明。名校毕业,为慈善事业不辞劳苦;胡适幼年丧父,母亲艰难持家,他发奋苦读,留学美国,获得众多博士学位;高尔基幼年苦难重重的学徒生活……宋濂不耻身贫,不慕锦绣,勤读多问,终有所成;范仲淹昼夜苦读,少食啖粥,五年未解衣就寝,终通五经展少志。与他们相比,我们今天生活的贫,读书的苦,微若尘粒。名家的亲身经历和丰硕成果证明了事在人为。别人能在逆境中奋起,我们也能。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作者时应侧重真对学生封闭、自卑、脆弱、缺乏生活的动力等心理疾病,让学生摆摆自己的不幸,所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思考,找出心理差距,懂得顽强的意志,坚定的生活信念,吃苦耐劳的品质,团结协作的能力是人生的财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从课文本身中发掘心理教育的材料

语文教材的选编侧重于思想教育。教学中教师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但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然,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化大为小,目的直指学生的心理进行。《藤野先生》中赏樱花学跳舞的清国留学生,置国家名誉前途于脑后,令人唾弃。我们每天到校都干些什么;《我的叔叔于勒》中金钱至上,视亲情如粪土。学生中或家长中有没有把钱作为生命的全部的人;《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嫉恨、恶毒说明他的心理如何,类似的心理我们有了怎么办!《愚公移山》中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心胸,《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等等。抛开竞争的压力,教育把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放在首位的话,通过教学,可以让大部分学生走出困惑,走出自私狭隘,胸怀磊落,健康阳光的成长。

三、利用语文教学的辅助材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

语文教材本身文质兼美。如纪伯伦的《组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培养学生美的感受,美的情操是语文的责任。近年来,随着电教设备的齐备,音乐,图片、影视录像等辅助教材走进语文课堂,且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从中可能不能找到直接的心理教育的切入点,但是可以用音乐优美的旋律,图片柔和迷人的色彩,影视独有的活动画面,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的能力,使他们拥有发现美得眼睛,欣赏美的情感。如《斑羚飞渡》中头羊走进彩虹的画面,《紫藤萝瀑布》中紫藤萝盛开的醉人的情景,《明月几时有》婉转的旋律等。一个心中充满美的情感的人,他的心理应该是健康的。
教育以德为先。好德以健康的心理为基。健康的心理就像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水分充足了,生命才有可能茁壮成长。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初中阶段的教育更应重视。论文导读: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