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农民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困境理由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914 浏览:158551
论文导读:来说,社会学认为,社会化就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待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对于个人来说,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特点12下一页
摘要: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是社会流动结构变化、农民流动方式发生变化而出现的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尚未建立起完备的适应人口流动的教育体制的背景之下,正视并理性面对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本文从地方政府投入、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适应性的角度探讨导致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1001-828X(2013)11-0-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农民工随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7ctime.com
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的问题正日益凸显。部分城市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设定了不同高度的“门槛”,阻碍着随迁子女公平享有教育和发展的权利,导致随迁子女入学机会不公平,学习环境较差,进而造成随迁子女环境融入性较差、心理适应性较低等问题。

一、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足和师资力量的薄弱

1.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制约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乡人口流动基本处于无限制的状况,从1953年开始,我国先后建立了不同的有关人口政策,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初步确立。从1958年到1978年近20年间,新中国建立起了以严格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为特征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城乡间竖立起一道牢不可破的“户籍墙”,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合理流动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目前我国原有的户籍制度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但是仍受到附着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的制约,总体框架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户籍制度仍然束缚着进城农民。
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对人口的管理采用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将公民的教育、医疗、劳动用工等权益与他们的户口性质挂钩,人为的将公民划分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据此推行社会福利的差别待遇,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进城去发展,需要带齐和办件,如暂住证、务工证,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与常住人口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户口性质与教育挂钩使得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到了限制。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表明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只能由他们户口所在地即流入地的政府承担,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父母进城务工,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而失去了正常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经费投入主体责任不明确导致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其他投入为辅的经费投入体制,政府要发挥主要作用。我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户籍所在地即流出地政府负责,许多流入地政府据此不愿意承担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他们不愿意负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从而导致城市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流入地为主”流于纸面。对流出地政府来说,他们本来经济就相当贫困,连留在本地的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经费都难以筹措。根据2004年《中国教育报》夏季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要流出地政府掏出钱来为流走异乡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买单有些困难。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经费由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共同负责,但是没有从政策和法律上规定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度政府应该投入的比例,使得政府投入的责任模糊,无法可依。以此为借口,各地各级政府谁都可以尽量降低对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投入,即使是完全不投入,也没有责任规则来制约。那么,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随心所欲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家庭环境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习状况

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环境的障碍问题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从家庭的社会化来说,社会学认为,社会化就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待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对于个人来说,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特点论文导读:
和任务,可以将其分为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早期社会化主要是指从幼儿期到青年期的社会化,这一时期的社会化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而家庭流动性变化对儿童早期社会化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农民工子女随父母一起流入城市,其正常的社会化进程被中断,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初次中断,而流入城市后,由于进城农民工职业上的不稳定性和职业的要求,大多数家庭的流动性较大,随迁子女往往在适应了一个地方的生活之后,又不得不随父母搬走,原先建立的朋友和同学关系网络突然中断,社会化过程中再次出现中断。在这样的变动期,父母往往因为重新寻找工作和住房而顾不上对子女的教育,更顾不上对子女的心理安慰,这就势必造成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隔阂。无论是儿童社会化的初次中断还是再次中断,都会成为随迁子女家庭社会化的障碍因素,从而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
第二,农民工家庭客观物质条件困难,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经济条件匮乏,很多家庭都生活在贫困线下,而城市生活水平较高,农民工一家人的开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农民工家庭低水平的物质生活,很难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整日忙于打工,经商,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即使他们非常关心子女,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收入不佳而只能勉强维持生活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下降、偏低,对于收入可观的家庭,家长可以通过付费给子女找到较好的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但由于整天忙于生计,也无暇关照孩子和教育孩子,这类的家庭的子女普遍存在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在物质上满足了子女却忽视了对子女的精神关怀。
第三,我国城市农民工的构成大多都是农村居民,农民工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对子女的教育不知从何入手,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自身没有足够的教育子女的知识而轻视子女教育,他们认为孩子只要识几个字,能写个信,记个账就行,有的甚至只顾眼前利益,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让孩子帮自己做生意,使其子女被迫失学。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这两类学校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适应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各有原因,主要表现在:

1.年龄和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影响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性

在城市中,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以及价值观方面都与流出地的农村地区的学校有所不同,对于那些先是在家乡读书,之后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年龄相对较大的随迁儿童来说,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就会遭遇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不适应感;从这一方面来看,那些出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随父母来到城市的随迁子女来说,他们的可塑性就比较强,他们从小就在城市学校的环境中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很容易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

2.随迁子女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影响学校适应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学校与同伴或者老师交往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他们的心理距离感一方面来自于他们语言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疏远,另一方面表现为他们与本地学校学生的距离感,家庭背景的不同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使他们与同伴的交往存在着障碍,再加上现代社会孩子们串门走户的机会较少,孩子之间的互动平台局限于学校,影响和阻碍了随迁子女城市生活中同龄群体的形成以及交往能力的培养。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城市化的产物,在中国当前城乡制度差距明显、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现实条件下,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将是任重而道远的。
作者简介:刘志敏,吉林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