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经济互构规律与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44 浏览:133457
论文导读:的实际问题,应进行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教育,从而走科学富裕的道路。关键词:经济互构规律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1004-4914(2012)08-024-02人类社会为什么能源远流长,经济为什么能全球化,这其中必有规律,这规律必然还存在于当今的社会现象中。当今的社会现象,发现经济互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
摘 要:经济互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是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富裕和怎样富裕”的科学理论,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为了解决面对的新的实际问题,应进行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教育,从而走科学富裕的道路。
关键词:经济互构规律 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
1004-4914(2012)08-024-02
人类社会为什么能源远流长,经济为什么能全球化,这其中必有规律,这规律必然还存在于当今的社会现象中。当今的社会现象,发现经济互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是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富裕和怎样富裕”的科学理论。

一、经济互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经济互构规律的内涵及呈现的社会现象

人是有生命的个体,这种生命的维持和延伸表现为要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如要吃食物,要穿衣服,而人本身没有所需要的产品。因此,正因为有这样的消费便有这样的生产;又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生产自己消费的全部产品,进而便有交换。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人消费各种各样的产品,就是人满足自已需要的表现。因此,产品是利益的表现形式,消费产品是利益的实现形式,由此可知,利益的基本属性是:利益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利益实现途征的社会性。由此可知,产品中的结构由“自我性”和“社会性”两部份组成,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或者说他人利益。例如,苹果这种产品,苹果生产者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把自己生产的苹果拿到市场上出售,从而满足了其他人的需要,进而又换回了自己所需要的其它产品。这种过程有两方面的要素:一是苹果生产者的自我需要(即利益实现要求的自我性),二是苹果生产者须先满足他人的需要,然后再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即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由此可知,苹果蕴含着“自我”和“他人”,是“自我”和“他人”的联系物。这种过程说明:利己(自我性)是逻辑在先,利他(社会性)是时间在先;利已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由此而达到自我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增进和实现他人利益的过程,从而呈现社会和谐。苹果会出售给许多人,这许多人在消费苹果的基础上同样会进行各自的产品生产,并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给许多人,而这许多人又同样在消费他人的产品基础上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给其他许多人,由此类推,社会经济便由此而产生和形成。个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标准www.7ctime.com
人是社会的组成单元,社会则是个人的存在形式,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会”而相互补充和相互实现;这说明产品具有社会属性,它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创造的,它凝聚的是社会的力量。产品出售的越多,就意味着实现和增进他人的利益越多,进而自己获取的利益就越多,所处的社会地位也越高。因此产品实际上是“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占有,“自我”和“他人”在对产品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的利益。
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和发展,总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和时间为活动范围,进行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它说明,人的需要的满足又是以自然界为基础和条件的。它向人们昭示:自然界是财富的源泉之一,没有自然界,不但劳动失去了对象,人类自身也无法生存。这说明产品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而且具有自然属性,它凝聚着社会的力量和自然的力量。
以上研究表明:经济是由劳动产品联系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互相构成关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各自呈现着利益基本属性,并表现出各自利益实现的途径是: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由此而达到自我利益的实现过程成为增进和实现他人利益的过程,从而呈现社会和谐。经济互构规律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揭示,及由此呈现的社会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因此,由经济互构规律的内涵可知,经济互构规律的核心内容,是说明了利己与利他的互相构成,及由此而形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经济互构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互构规律源远流长,并在理论上反映。《易经》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生生之谓易”的天、地、人经济整体论思想和“一阴一阳之谓道”、“利者,义之和也”的经济理论。记录孔子思想的《论语》具体化了《易经》的智慧,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治国安邦的经济互构思想。由此可知,“仁”是“道”的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是指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一阴一阳”是指:利己的逻辑在先,必须通过利他的时间在先来实现;“利者,义之和也”是指利益基本属性:利益实现要求的自我性和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西方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揭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这就是让有利己之心的人,实现利人之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巨大作用,但“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8页)。这样,由于人的劳动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关系)。然而,资本家为了获取自己的财富,一方面不断掠夺自然,另一方面不断剥削劳动者。劳动者是产品生产的主人,社会财富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对人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这样,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劳动者本应富裕,然而,异化劳动和财富异化却是马克思所处资本主义时代的重大实际问题,它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增加与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贫穷成正比。即劳动者创造了财富,但是劳动者并没有因劳动而致富,反而是不劳动者致富,少数人占有社会大量财富,从而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劳动者面临着生存危机。因此,这种违反经济互构规律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自然的力量和社会的力量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于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必然反映。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