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方式、困境及路径选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98 浏览:26016
论文导读:)Abstract:Culturalresourcesareanimportantpartofregionalsoftpower.Thefolkartsandcrafts,folkarchitecturalculture,costumeculture,folkfestivalculture,folkcultureisanimportantpartofthelandscapecharacteristics-LuochengMulaoculturalresources.Withthedevelopmentof
摘 要: 文化资源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工艺文化、民间建筑文化、民间服饰文化、民间节庆文化、民间山水文化等是罗城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展文化产业链为主线、培育文化市场为目标、创造文化精品为关键、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依托是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制定合理完善的文化政策、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大文化队伍培养力度是完善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仫佬族;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1673-9973(2013)04-0022-04
National Cultural Resourc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Pattern, Plight and Path Choice
——Take Guangxi Mulao as An Example
SU Hui1 , ZHONG Ho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China; 2. Hechi University, Yizhou 546300,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resourc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soft power. The folk arts and crafts, folk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stume culture, folk festival culture, folk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Luocheng Mulao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as the main line, cultivate the cultural market as the goal, it is essential to create a culture of quality as the key,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 i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ere are some path choices: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facilities, formulating reasonable and perfect cultural policy,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 strengthening cultural team training.
Key words: Mulao; cul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industries; national culture

一、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概况

(一)民间工艺文化

仫佬族的民间工艺文化可谓独具特色。首屈一指的是他们的编织文化,编织主要分为竹编和草编,竹编的竹器主要有泥箕、竹篮、箩筐、竹帽等;草编的有草帽、草鞋、草龙、麻绳、草揽、草墩等。在仫佬族民间有一句这样的农谚:“晴天要打雨天柴,雨天要做晴天鞋。”这句话的意思是晴天的时候要多打柴草,下雨天的时候就有柴草可烧,下雨天出不了门,就在家多编织些草鞋,晴天便可以穿着去做工。仫佬族的煤砂罐工艺技术也是一大亮点。仫佬族人无论是烧饭、煮菜、泡菜还是烧茶都喜欢用煤砂罐。制作煤砂罐是把未燃烧完全的二炭洗净、舂粉、过筛,把煤粉与白泥和在一起舂匀,制成坯,然后晾干、煅烧、过釉而成。此外,仫佬族人也擅长刺绣,刺绣工艺品有绣花鞋、丝绣童帽、背带芯、腰带、接亲包和花边围裙等。在仫佬族中可以找到不少心灵手巧的妇女,她们把各种花草虫鱼、秀丽风景等精美的图案绣到鞋面、帽子、围裙、背带上面。这些刺绣工艺品由于绣论文导读:
工精美,寓意吉祥,颇受人们喜爱。

(二)民间传统建筑文化

仫佬族是一个聚族而居的民族,有血缘关系,同姓、同宗的人往往同住在一个屯子里,相邻的几个、十几个屯子组成一个群落,许多村落至今保存着规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仫佬族传统建筑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砖墙有泥砖火砖之别,瓦有青瓦红瓦之分。仫佬族人居室内外有别,前厅左右两厢房称为“厅房”,分别居住家中的男女长者,后厅左右两厢房称为“花房”,分别居住男女后辈。大厅中门隔墙上方内置祖先神龛,设香火牌位以供节日祭祀用。神龛下面摆有三层桌几,上层为长条儿(俗称香几桌),上摆茶具、酒壶和古董等。其上方空壁挂座钟,贴字画,挂照片镜框或镜屏等。中层是高方桌(八仙桌),供过年节及宴请宾客亲友进餐用。下层是矮方桌,是家人日常就餐用。大厅两旁靠墙还各摆一张约两米长的长条方凳,供家人或客人使用。仫佬族房屋的每一个部位做工别具一格,房屋室内四周通常被粉刷得油光瓦亮。不仅如此,大门墙壁上和堂屋顶端、墙角通常绘有各类人物、花卉、风景、虫鱼等精美图案。

(三)民间服饰文化

仫佬族人衣着简约大方,新中国成立前无论男女都穿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关于这点史书早有记载,据清代谢启昆的《广西通志·蛮夷》记载:“宜山姆佬(仫佬)即獠人,服色尚青。”这种“青布”是用村民自种的棉花,收回晒干后,经过轧籽、弹绒、搓布、纺纱、上浆、牵纱、入扣、上机、梭织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仫佬族男人都穿青色琵琶襟无领上衣(仫佬族人称之为“布刻”),在仫佬族只有富豪乡绅或者是功成名就的人方可穿有领上衣或长衫。仫佬族妇女多穿大襟上衣、长裤,青年妇女扎长辫,冬寒戴“抹额”(仫佬族称之为“勒子”或“头勒”)。中老年妇女挽发髻,戴青布头巾,腰系青色围裙。仫佬族妇女特别喜欢穿戴用白银和玉石制作的装饰品,例如银针、银钗、银环、银簪、玉簪、玉镯等饰物。仫佬族老年人戴硬檐平顶“碗帽”,小孩则戴无顶或封顶绒绣花帽,前沿饰以银质或铜质的小佛像、小铃铛。随着社会发展,仫佬族人民的服饰大为改观,逐渐趋于艳丽,尤其是女士服装,在颜色的选择上已经不仅仅是青色,还有蓝、红、粉等颜色,但依然保留有传统服饰的样子,独具一格又不失浓郁的仫佬族特色。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源于:论文结论www.7ctime.com

(四)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依托

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国家大力支持鼓励的绿色经济产业,也是广大仫佬族人民近年来不断受惠的增值产业。自1996年罗城旅游局成立后,罗城的旅游业已初步形成规模,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开发形成了稳定的源于:论文写作www.7ctime.com
旅游路线,配备了一定的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也得到提升。仫佬族在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展示仫佬族特有的民俗风情旅游特色;剑江风光、崖宜风光、古天门奇观等自然风光旅游特色;于成龙公园、古民居古村落、仫佬族博物馆、县文化馆等人文旅游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仫佬族各大产业的发展,使得仫佬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今年一季度,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10.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80万元,接待入境游客510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20.06万美元,有力地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开发。[6]

三、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设有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电影公司、仫佬族博物馆、民族剧院、民族文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和场所,但由于仫佬族经济不发达,财力不足,政府扶持不到位等因素,致使仫佬族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不够规范,文化设施管理出现“乏力”等问题。例如,仫佬族各乡镇虽然都建有文化站和图书馆,但建立起来的图书室、戏台和篮球场等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并不能充分为民所用,平时很多村屯的青年老人们都喜欢唱山歌,但论文导读:面临严重的困境。(四)文化人才资源缺乏文化人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把“利器”,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文化人才息息相关。罗城仫佬族文化人才资源缺乏,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专业管理人才的角度来看,懂文化、有能力、会经营的人才非常缺乏。多数基层站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文化专长,工作能力
是大部分村屯都没有演出场所。又如,文化馆本该是群众学习文化、加强交流的地方,但是仫佬族文化馆数量少,文化艺术团队排练、办公的地方设备简陋、场地狭小。仫佬族文化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制约着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不利于其优厚的文化资源开发。

(二)文化政策引导不给力

近年来,罗城为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县委“1661”工作思路、《仫佬族文化品牌项目及其创建工作方案通知》、《自治县党委办公室、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我市第四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等,这些政策文件涉及扶持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仫佬族的文化政策很多工作只是处于探索时期,与仫佬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相比,这些政策的制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体现在政策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扶持力度不够,政策的针对性不强,缺乏稳定性,目前,罗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政策。另一方面,在文化事业管理、法治建设方面存在政策真空,致使很多文化事业的发展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政策的真空使得文化资源的开发很难真正落到实处。

(三)文化资金投入呈“贫血”状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文化资金的投入紧密相连,可以说文化资金的投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种“造血”的角色。罗城在文化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一度呈“贫血”状态,一些乡镇不但没有安排文化站的工作经费,还挤占了上级拨给各乡镇的文化经费,致使文化工作出现“无米下锅”的状态。不仅如此,由于文化投入不足,大部分乡镇文化广播站设备陈旧、落后。同时,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因为没有经费开发,使得景色白白浪费。一些传统的非物质遗产也由于资金缺乏无法得到顺利挖掘和整理,如:少数民歌山歌、民族戏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民俗风情等,有相当部分面临失传。仫佬族文化资金投入的“贫血”状态,使得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同时致使其特色文化资源开发面临严重的困境。

(四)文化人才资源缺乏

文化人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把“利器”,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文化人才息息相关。罗城仫佬族文化人才资源缺乏,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专业管理人才的角度来看,懂文化、有能力、会经营的人才非常缺乏。多数基层站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没有文化专长,工作能力不强,很多人在文化活动中,没有能够很好地履行职能,有些文化员专职不能专干,被作为其他人员派出包村、包队或长时间抽调从事其他工作,有的文化员是,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工作。第二,从文化传承人的角度来看,许多民间艺术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例如,仫佬族刺绣很漂亮,但在民间已经很少有人做刺绣了,懂得刺绣的基本上只剩下老年人,年轻人很少有懂的。这两方面人才的缺失使得文化资源的开发“捉襟见窘”。

四、仫佬族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模式的具体路径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仫佬族必须全力抓好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覆盖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艺人才培训、送戏下乡等十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县、乡镇、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群众免费提供科技、致富知识,助农创业增收,基本建成县、乡(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规划设计和开工建设仫佬族生态博物馆,立项规划建设一座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数字化影院。仫佬族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当中,并且把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此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满足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开发的需求。

(二)制定合理完善的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调控和引导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罗城仫佬族应尽快制定、落实和完善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政策,包括对特色文化资源评估、开发的政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效益的相关政策。制定合理的文化市场发展政策,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加大开发农村特色文化市 场。制定带动文化资源项目开发的政策,包括财政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等。制定打造特色文化精品的政策,研制开发一批具有本民族论文导读: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上一页1234
特色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在制定各项政策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罗城仫佬族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民族文化、民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政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推动文化资源有效开发的强大动力。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