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融合进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809 浏览:24322
论文导读:
改革开放的大潮让很多城市变成了毫无个性的都市空间,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探讨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现代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延续。扬州古城的建筑改造,更是很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完美的融合并发展,成为众多城市建筑中的一枝独秀。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流派蜂拥而至,中国各地出现的一栋栋办公楼、商业中心和住宅小区,直观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学习外来文化的热情。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街道,甚至连文物古迹,都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渐渐消失。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许多城市变成了毫无个性的商业中心,我们已经很难透过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感受到它历史发展的脉络。扬州古城的建筑改造,很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完美融合和发展,使其人居环境更加优越。
扬州传统建筑的背景
“故人两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下扬州”,扬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蕴涵着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在分析扬州园林以及建筑的特点时曾经指出:“扬州建筑物的外观,介于南北之间,而结构与细部的做法,兼抒二者之长……富有扬州‘雅健’的风格。”
扬州的传统建筑风格深受盐商影响,明清两代盐业的发展,使得扬州出现空前的繁荣,对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极大,尤其是他们的建筑,结构严谨、空间多变、装饰考究,深深的影响了扬州民居建筑特点。
扬州古城新建规划对传统风格的保护
和其他古城一样,扬州古城区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年久失修、配套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既有效保护古城传统建筑特点,又使古城建筑焕发出新的风格,扬州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天际线
扬州地方建筑的特色很多,而其中最明显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天际线。天际线主要有许多建筑的轮廓线组合而成的,坐落在古城内大片的传统民居大多不超过两层,所以扬州城的天际线基本是开阔、舒展并富有水平感的。扬州城市改造中规定了新建筑的高度限制,强调新旧建筑之间的天际线过渡融合,以达到城市风格的统一。

2.建筑外部造型

扬州传统建筑以盐商建筑为主,外墙一般极少开窗,大多采用青整砖砌筑,显得平整厚实。屋顶屋脊较高,配合屋檐处的翘起,增加了屋面整体的曲线美。院落式的建筑布局,使建筑组群的屋面呈现出“回”字状组合,再加上连绵起伏的封火墙,更具韵律之美。

3.色彩运用

建筑色彩问题很值得重视,在同一街道中,建筑的色彩必须相互协调才会显得整齐统一。扬州的传统建筑大都是用的青砖灰瓦,在环境的衬托下显示出独特的古典之美。因此对新建筑的屋顶颜色处理,扬州以古建颜色为蓝本,以古建所处的位置为起点,进行缓和的变化。所以整个扬州古城以灰色为基调,扬州的新建筑的色调也比较中性,和古建筑完美融为一体。
古城新建的典型案例
扬州古城里的建筑形式大致分为古迹保留修复和新建筑延续两类,以每种类型的典型代表加以阐述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保留。
1.东关街
东关街曾经是扬州历史最久的商业及交通轴线,同时是大量盐商住宅集散地。虽然其地位今非昔比,但该地区仍保留有相当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使得这一地区在扬州古迹维护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对符合维护要求的建筑物进行修复,在采用新材料的基础上,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对空调机箱、水电表等采取统一控制,使其在外观上整齐统一。其次针对东关街中建筑密度高、房屋间距小等特征,允许日照间距、绿地率等指标突破一般城市地区的规范要求,以满足东关街实际情况。在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古迹。改造后的东关街是扬州古城区最具代表性的盐商建筑群之

一、每年引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2.紫藤园
紫藤园项目位于扬州市文昌商圈,集购物、娱乐为一体,是扬州古城典型的新建筑代表。考虑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扬州老城区的整体建筑风貌和天际线要求,所有建筑的檐口高度以12米为主,局部最高不超过16米。商业建筑采用院落围合式的建筑布局,保留院内700年历史古紫藤作为景观中心,并设置下沉式的院落庭园,既丰富了建筑群的空间层次,又为地下一层赢得了良好的通风采光与环境景观。建筑的色彩以灰瓦白墙为主,使其和整个城市的风格浑然一体。
结语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破坏历史为代价,中论文导读:2
国建筑几千年来的文化,受到了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此时此刻更应该考虑传统文化和现代建筑之间的融合发展。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扬州在古城新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与赞赏,事实证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延续和发展可以让城市在建设发展的同时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历史积淀。
(作者单位: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袁媛,女,1983年5月生,江苏南京人,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邮编:2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