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建和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过程中出现不足及策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098 浏览:125528
论文导读: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对策。关键词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问题对策分类号G7601问题提出在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改善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是我国当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
摘要 采用访谈和观察法调查9省21个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情况,发现中西部地区在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的过程中,在学校建设、招生、师资、学校发展规划方面出现了问题。文章结合东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可操作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建和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G760
1
问题提出
在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同时改善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是我国当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的通知,首次提出要在中西部地区,分三阶段建设完成115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摘自: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以下简称特教学校),第一阶段截止到2010年,完成190所左右的特教学校初期建设工作;最终目标是基本实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城市以及30万人口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或单一性特教学校,现有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此任务列为十大教育重大改革项目之一,提出我国将在2020年完成1150所左右特教学校建设工作,改善现有特教学校条件。
这一任务自2007年提出后,除了政府部门定期对特教学校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察外,学界鲜少有人对其发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在新建和改扩建特教学校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对策有助于建设特教学校?东部地区特教学校的建设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这是本次调研的目的。
2 研究设计

2.1调研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是特教学校的校领导及教育部门相应的主管行政领导。从地域上,可将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于中西部地区,一类来自于东部地区。选择东部地区学校进行调查,是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特教学校整体发展趋势,同时希望借鉴东部地区的建校和办校经验,为中西部地区未来建校工作提供参考。
在中西部地区,选取了新疆、云南、四川、河北4个省,每个省选择2—3个区/县,对每个区,县的特教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总共对10个市/县的10所特教学校的10名校领导、7名教育行政领导(受条件限制,有3名教育行政领导未接受访谈)进行访谈。调查地区中,一半有新建校,一半有改扩建校。
在东部地区,选择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等5个直辖市/省,每个直辖市/省选择了1—3个区,地级市,对每个K/市的特教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总共对11个N/市1l所特教学校的10名校领导(受条件限制,有1所特教学校领导未接受访谈)、7名教育行政领导进行了访谈(受条件限制,有4名教育行政领导未接受访谈)。
此外,在各地进行调查时,调查组对当地的特教专家(指从事特教多年的教师或在高校从事与特教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的教师)进行非正式访谈,共有11人(每省至少1名,有的省有1名以上专家)参与访谈。

2.2调研方法和时间

研究以访谈和现场观察为主。
现场观察考察的是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的建设情况。
访谈工具为半结构式问卷,分为四类:第一和第二类分别是中西部新建或改扩建特教学校地区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访谈问卷,第三和第四类分别是东部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及校长访谈问卷。
在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访谈问卷中,涉及新建或改扩建学校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地特教学校新建或改扩建的状况,包括学校规模、师资配备状况、招生计划、建校之前是否考察了其他地方特教学校办学经验等;二是对特教学校办学规划的考虑,主要是未来三到五年内特教学校要达到哪些发展目标。
在中西部地区的特教学校校长访谈问卷中,访谈问题与教育行政领导访谈问卷相似,但对如下具体问题要求了解更详细的资料:一是学校建设的规划,包括选址、校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二是教师的招聘和培养状况;三是当前学生的招生情况和未来招生计划。
东部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访谈问卷,访谈的问题和中西部的相似,即对特教学校未来发展规划的认识,以及特教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特教专家进行非正式访谈,访谈问题与校长和行政领导的问题一致,但重点围绕正式访论文导读:
谈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展开访谈。
调研从2011年6月开始,到2012年6月结束。

2.3调查结果分析与呈现说明

访谈内容转写成文字稿后,按照被访者所回答的内容中浮现出来的主题进行编码。在每个地区,对教育行政领导的回答和校长的回答,以及非正式访谈和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和验证。在本研究中,只对三方资料(即教育行政领导、校长、专家提供的资料)显示出统一趋势的内容进行分析。
由于本调查目的不是全面描绘新建或改扩建特教学校的情况,而是利用实际调查情况剖析中西部地区特教学校建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本文不一一罗列学校的总体建设状况。“问题”,在本文中指两层含义,一是学校领导和教育行政领导认为当地新建或改扩建特教学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调查组认为当地特教学校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令人深思的、但受访者并没有意识到的事情。还需说明一点,本文所说的“问题”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学校建设而言。
此次调查发现不少东部地区的学校已经历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被三方受访者一致认为促进了学校发展的、但与中西部地区学校建设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将作为借鉴经验,在第4部分“对策和建议”中提及。
3 问题与分析

3.1学校建设

学校建设方面存在四个突出的问题。
第一,新建校选址相对集中。在云南某州(州为区级行政单位)调查时发现,该州正在建设的4所特教学校,均集中在该州人口稠密的中东部地区。国家规定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要建立特殊教育学校,而该州中东部地区的人口多。这样,未来的新建校距该州的西部、西北部、南部的县比较远。在四川、河北调查时,受访者也提到新建校相对集中的情况。新建校选址相对集中可能造成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偏远地区的残疾学生仍旧难以上学;二是邻近地区的特教学校出现抢夺生源的情况。此次调查已有两个地区对新建校相对集中产生带来的本校生源缩减情况表示担忧。 第二,改扩建校趋向于把学校迁到城外。受访者提到学校发展时,均希望有更大的校园。从城市用地状况看,大校园一般只能建设在城郊,因此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为了发展学校要将学校迁移到郊区。调查的10所中西部特教学校中,仅有1所已经搬迁到城外的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提出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更希望将学校建设在市内。原因有两点,一是原来的学校位于城内,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区生活;二是方便教师上下班,节省精力和时间。
学校希望有更大的校园、更多的功能性教学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其初衷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法可能要付出教师难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教学,以及教师上下班或学生上下学的时间成本增大的代价。此外,从融合角度看,位于城内的学校,不仅能帮助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社区,也可以帮助社区更好地接纳残疾学生。学校迁移到郊区则很可能使学校变成与外界交流少的隔离式学校。
第三,新建校难以根据学位规划校园。要建设多大面积的学校、设多少间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要盖多少栋宿舍楼,这些问题都与学位密切相关。受访者的回应反映出他们难以对未来三到五年要入学的学生数进行有效估计,这可能带来的后果是:学校太大招不到足够量的学生,或者学校太小无法接纳更多的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有大量的闲置教室。由于这一现象与下文提到的“招生”问题相关,因此在下文对此进一步剖析。
第四,新建校出现“重盖楼、轻配置”倾向。本调查在考察校园规划时,重点考察学校依据哪些因素设计校园。受访者均提到在建设初期,他们到已邻县特教学校考察过。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无论是改扩建校还是新建校,建筑区域划分明确,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所,此外注重无障碍通道建设等。不过调查也发现摘自:学术论文网www.7ctime.com
新建校有很多教室徒有四壁,连基本的课桌椅都未配置;学校相关负责人更急于申请经费盖楼,但对于配置哪些教学康复设备、什么时候配齐,没有明确规划。
3.2招生
在招生方论文导读:
面,新建校和改扩建校的情况有所不同。改扩建校由于有一定办学经验,而且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所以他们对于招多少学生、招哪些残疾类别的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预期。新建校招生则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新建校相关负责人判断未来招生数量的依据不全面。这与前文提到的“根据多少学位规划校园”密切相关。改扩建校一般根据每年报考的学生数进行估计。但新建校地区的受访者,有的是参考了邻近地区特教学校的学生数,有的是根据本地区以前附设于普校的特教班学生数估计。新建校相关负责人无法明确说明为什么要招这么多的学生,也未能明确说明设置招生数量的依据。
学校校舍空置率高,可能表明学校估计学位时思考得不全面。比如,当问及学校负责人是否向当地掌握残疾人口数量的残联部门或民政部门了解情况、是否了解过当地残疾发生率的时候,受访者回答“没有”或不做回应。
第二,新建校的相关负责人难以预计学校招满学生的日期。新建校的受访者均对何时招满学生感到忧虑。参与调查的新建校,预计招生人数都在120名以上,但到调查之时就读学生最多的学校只有80余人,少的学校则不足20人。教育局领导、校长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刚建立,在当地不为人了解,因此就读孩子少。但实际上这一问题可能不只是由学校知名度不高造成。当地特教专家提到的原因还包括:当地残疾学生因残疾程度严重或交通不便,无法到校上学;学校对未来招生数量估计不全面;残疾学生家长对新建校办学质量不够信任,仍将孩子送到其他学校就读。
3.3师资
新建校和改扩建校都提到师资匮乏的现象,不过两者有所不同。新建校缺乏的是各种类型的教职人员,包括专任教师、治疗师和职员;改扩建校则主要缺乏具有康复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第一,“教师编制少”与“师资缺乏”存在矛盾。受访者提到,“教师进校难”,主要是由教师编制问题引起。学校引进教师需要经过一定流程:学校提出所需的教师数量,上交给教育局,由教育局统一汇报给当地人事部门,人事部门统一决定后,再划拨教师编制名额到教育局、到学校。这个流程不仅漫长,而且很容易出现阻碍。例如调查发现,一所新建校目前工作的10名教师中,9名是从普通学校调入的教师,而唯一一名从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却是代课教师;另一所学校有一名公认的教学出色的男教师,三年来一直以代课教师身份任教,学校多方争取,也未能落实编制问题。
第二,在职教师培训需求量大且迫切。新建校的教师培训问题尤为迫切。这些教师普遍来自于普通学校,对什么是残疾学生、什么是特殊教育,了解甚少。学校提供的培训主要为两类:一是组织教师到邻近地区的特教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二是请学校里唯一或少数几名有特教学科背景或有特校工作经验的教师带领其他教师学习特教基本理论和课程教学策略。这样的培训由于系统性不强,教师难以掌握扎实的教学知识和技巧。调查组在听课时发现教师仍以普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3.4学校发展

对于学校发展,新建校和改扩建校都存在受访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第一,学校的教育服务对象范围仅限于本校学生。在中西部10个地区中,有5个新建校地区以及2个改扩建校地区的教育行政领导和校长认为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本校学生,有1个地区的受访者甚至认为要把普通学校的残疾学生全部归并到特教学校就读。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这些区的主管特教工作的行政领导都兼管普通教育工作、校长均有从事普校教学和管理的经验,他们也都提到普通学校目前有不少特殊学生就读,但他们依旧强调特教学校的教育服务对象仅限于本校学生。特教学校只为本校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以及因残疾程度过重而不得不在家的残疾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需要获得特教学校提供的专业特殊教育服务。
第二,认为学校发展就要建设“一体式”学校。此次调查中,所有中西部地区10所改扩建校和新建校都提到未来希望将学校建设成融学前、义务、高中以及高中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学校。从我国特教目前发展现况看,为残疾儿童单独开设幼儿园、高中校不现实,也不见得能取得教育效益。但调查组对学校的发展期望仍有担忧。论文导读:落、每一面墙、每一寸土地,学校营造了处处有教育意蕴的环境。对这些学校而言,“改扩建”的意义主要在于改造校内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硬件环境,配备学生学习所需的教学具以及康复所需的仪器设备,而不是一味地扩大校园面积和盖楼。此次调查的东部特教学校,其改扩建的思路可以用“精致发展”来概括,这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建设特
从我国目前学校整体发展看,近年发生的变革是将学校变成单一学段的学校,比如取消普通小学的附设学前班、初中和高中分离等。这样的调整是因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非常不一样,相关的学校教学和管理也不一样,调整是为了让学校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服务。
鉴于此,调查组学校认为特教学校在发展“一体式”学校时,要更慎重、全面地思考。

3.5其他问题

此次调查涉及到一些民族地区,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如何建设特教学校?例如前面提到的云南某州,当地少数民族多分散居住于山间,他们的聚居点距离特教学校所在地有一段距离,这可能会造成该州少数民族的残疾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困难。此外,受访者提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束手无策,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新疆的两个地区考察时还发现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教师(主要是维族教师)人数明显少于汉族教师,但是学校内就读的维族学生并不少。这造成的问题是:维族学生在校接受汉族教师的指导,但汉族教师不很了解维语以及维族的风俗习惯,因此教师与学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相互适应期;此外学生难以将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家庭和居住的社区中。调查中,这些学校提出希望当地师范院校加强培养少数民族特教教师的冀望。
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教学校建设与上述提到的学校选址、招生、师资、学校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甚至集中凸显了中西部特校建设过程中问题,因此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教学校建设工作应当引起重视。
4 对策与建议
在中西部大力建设特教学校的这一举措,不是应急之需,而是长远之计。即是长远之计,那么各地在建校之时不但要考虑当地发展的现实之需,也要考虑我国特教发展的整体趋势。中西部地区应如何开展特教学校的建设工作才有利于特教发展?

4.1合理建设特教学校

解决学校选址和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可考虑如下对策。
4.

1.1在省级和区级层面考察新建校地域分布情况

目前我国仅根据人口分布标准设立特教学校,即“30万人口以上以及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的县区要建有1所独立设置的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考察发现,省级或区级政府主要是根据总人口数来设立学校。但现实中人口多的区县多集中在平原或丘陵,以及水土丰饶的地区。这就会造成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新建校特校集中成片,学校之间出现彼此抢夺生源的状况;此外广大山区或土地贫瘠地区的残疾儿童少年依旧难以上学。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省、各区在规划新建校时,不仅考虑人口因素,还需要考虑学校的地域分布,尽可能使特教学校的招生范围辐射到全省。
4.

1.2用“精致发展”思路引导改扩建校的建设

改扩建特校的发展,绝不意味着将学校迁址到郊外建设“大校园”。此次调研,发现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的不少特校在改扩建时,大都在原址上改建,或者在市区的另一地点重建。这些学校认为在社区中建立特教学校,一是方便教师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开展生活自理、沟通等技能培训,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学科知识,二是让残疾学生和社区的居民彼此增进了解,促进融合社区的形成。
这些学校的校园面积普遍不大,但通过合理规划校园的功能性建筑,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每一寸土地,学校营造了处处有教育意蕴的环境。对这些学校而言,“改扩建”的意义主要在于改造校内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硬件环境,配备学生学习所需的教学具以及康复所需的仪器设备,而不是一味地扩大校园面积和盖楼。此次调查的东部特教学校,其改扩建的思路可以用“精致发展”来概括,这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建设特校工作提供借鉴。
4.

1.3根据要求建设标准化的特教学校

学校建设包括的方面很多,从硬件上看,至少应包括学校建筑物建设,以及教学与康复仪器配备两个方面。教育部在2012年时出台了新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这份文件对特教学校的“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学校布局、选址、校园规划”,“建设用地”,“校舍建筑面积指论文导读:力、听力和视力残疾这三类学生,还主要包括了脑瘫、自闭症以及多重残疾学生。残疾学生的类型和程度都会对学校的校园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产生影响。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必须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建校之初就做好应对措施。
标”,“校舍建筑标准”等五方面内容进行说明,明确规定了特教学校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标准。此外,《三类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与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也于2013年出版,该手册详细列出了不同残疾类型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康复仪器设备,学校可以根据该手册配备相应设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求并督导新建校根据这两份文件建设校园,这将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重盖楼、轻配置”的问题。

4.2全面了解并预测当地残疾学生情况

学校在计划招生人数时,要科学合理地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招生情况,这样不至于出现“高空置率”现象。
4.

2.1联合不同部门调查学龄残疾学生总数

一般而言,当地的残联部门对残疾人口的情况更为了解。除此外,当地民政部门、的户籍管理部门也掌握一些残疾人口的数据,因此新建校地区的教育部门和特教学校,向这些部门了解当地残疾生的数据,也可以联合这些部门开展摸底调查。
4.

2.2根据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估算特教学校学生数

有两份资料可用于估算出当地目前及未来几年学龄残疾学生数量。资料一是我国2006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提到的各省残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以及各类残疾的出现率,这可以估算出当地0—14岁残疾学生数量。二是根据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鉴》统计的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估算当地未入学残疾儿童数量及类型。教育部门可以根据这两份文件所计算的数值,以及从当地残联及其他部门获得的数据,合理预测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数。
4.

2.3充分考虑特教学校学生的残疾程度和类别

除了预测特教学校学生数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特校招收的学生残疾程度和类型。从此次调查的东部地区特教情况看,大部分轻度残疾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而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主要是中重度残疾学生。特教学校招收的学生类型,不再是智力、听力和视力残疾这三类学生,还主要包括了脑瘫、自闭症以及多重残疾学生。残疾学生的类型和程度都会对学校的校园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产生影响。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必须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在建校之初就做好应对措施。 4.3探索有效师资培训模式并重视远程培训
师资培训模式会影响师资整体素质。此次调查发现有三个地区在培养随班就读师资方面呈现出比较完善的、且被当地教师认可的模式。尽管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随班就读师资培训而言,但它仍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特教师资培训提供借鉴经验。
首先是北京海淀区的“培训与科研结合”模式。海淀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模式,实际上是北京市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模式的缩影。该区重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强调以科研带动教师发展。该区的随班就读资源中心根据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的工作安排,以及本区随班就读工作的特点和需求,设立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课题组,各校在课题组的统一指导下,拟定科研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定期提交科研成果,定期组织交流活动。海淀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心还组织专家参与课题论证,协助教师实施科研。教师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专业技能。
其次是四川双流的“菜单式培源于:本科论文www.7ctime.com
训”模式。双流从地域上来说,并非属于东部地区,但该县的教师培训很有特色,因此也在此介绍。菜单式培训,指的是培训中心根据教师需求,提供相应培训,这是该县的特色。其他地区的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多是从上至下统筹安排,事先很少做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双流则注重培训前对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查,先由特殊教育中心给各校教师提供一份培训内容的“清单”,之后根据教师选择结果,系统地安排培训内容论文导读:经非常明显。尽管不是每一所特教学校都有必要承担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职责,但是对于新建校、改扩建校而言,能在建校或改扩建校之际,结合当地残疾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未来发展。除此外,新建和改扩建学校也应当将本地无法到校上学的重度残疾学生纳入学校的教育对象范围中。

4.2重视提


第三是上海闸北区的“高校专家+学校教师”模式。调查组发现当地随班就读学校为学生制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教师课堂教学记录中,屡屡出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名字。访谈时,普通小学的校领导和教师认为,与高校的合作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其他地区也重视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培训一线教师,但是此次调查的9省21个地区中只有闸北区形成比较稳定的“高校专家+学校教师”模式。这一模式类似于美国职前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关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ing School,简称PDS),而PDS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效果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在此不再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
从现实情况考虑,中西部地区要完全仿照上述模式开展师资培训并非易事,但是这三个模式可以提供这样思考:(1)参照海淀模式,学校是否可以组建本校的科研小组或教研小组开展培训?或者和其他特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2)参照双流模式,特教学校是否可以定期了解教师的工作困扰以及发展需求,再寻找相关资源进行针对性培训?(3)国内目前在很多高校开设了特教专业,高校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走进基层学校,为基层教师服务,那么参照闸北模式,是否可以推动各地高校的特教专业教师和一线特校教师进行合作,共同发展?
除了考虑设计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对新建校教师提供培训。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可能是未来我国特教师资培训的重点发展方向。根据文件,我国近十年特教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新建1150所特殊教育学校。2011年,我国特教学校的总数是1767所,专任教师总数是41331人,平均每所学校的教师人数是23人。根据这个数据估计,那么未来十年特教学校需要的教师数将达到27000人左右。目前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院校无法培养出这么多的特教毕业生。因此在未来的十年,新建校的特教教师,多数将来自普通学校或其他渠道,需要通过在职培训完成专业化。远程教育方式可以让教师获得最佳的学习资源,将成为可行方式之一。

4.4依据特教发展趋势制定学校发展计划

学校发展需顺势而为。彭霞光在2010年时,提出中国特教正在发生六大转变,其中提到:“特殊教育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教育形式由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向随班就读学校教育的转变”。这两大转变在此次调查中也得到验证。在这种情势下,中西部改扩建和新建校在拟定发展计划时,可参考如下建议。

4.1扩大教育对象范围

东部地区很多特教学校承担了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职责,为随班就读学校的残疾学生提供服务。特教学校转变为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具有天然优势。与普校教师相比,特教学校教师无疑是“专业人士”,他们更了解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此外特教学校通常拥有更完善的专业教学和康复训练设备,能够为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从中国目前特教发展看,特教学校扩大功能,成为当地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尽管不是每一所特教学校都有必要承担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的职责,但是对于新建校、改扩建校而言,能在建校或改扩建校之际,结合当地残疾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发展规划,有利于学校未来发展。除此外,新建和改扩建学校也应当将本地无法到校上学的重度残疾学生纳入学校的教育对象范围中。

4.2重视提供康复服务

特教学校招收的残疾学生,其残疾类型将日趋多样化,残疾程度则将日渐加重。残疾程度越重的学生,越需要获得康复训练,比如获得专业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对这些学生而言,教育与康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特教学校在发展时要考虑将康复纳入整体工作中。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特教学校考虑对学生进行“康复”,绝不意味着学校要办成“医院或残联系统的康复中心”,学校的本质仍是“教书育人”,学校仍要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康复也绝不意味着目前特教学校的所有教师都要掌握治疗技术。但是让教师对康复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从长远发展看,学校应该按学生残疾类别、程度和人数,适量引进相应的专职治疗师。

4.3围绕学段设置慎重考虑学校规划

如前所述,在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基础上开设学前、高中和职业教育,是发展的趋势。但是如果特教学校希望向“论文导读:研究无法在对策部分提供发展建议的内容。此外,本次调查受研究条件所限,选择的样本量不够多,因此所反映的问题不能完全代表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还有,特教学校建设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本次调查只能反映新建校和改扩建校的初期问题。未来要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特教学校的建设情况及问题,需要采集更多
两端延伸”,那么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仅以校园建设为例。此次调查发现,已经拓展学段的学校,均经历过校内建筑物重建或新建的事情,这是因为要将学校建设成适合某学段学生学习需求的环境。除了校园建设外,学段设置还牵涉到学生管理、教师配置、课程安排等问题。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校应据此对学校规划进行更全面、缜密的思考。
5 研究的局限
此次调查发现了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特教学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根据东部地区的经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部分参考建议。但有些问题,例如教师编制、少数民族地区特教学校建设等,需要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开展系统联动工作才能解决,这些是本研究无法在对策部分提供发展建议的内容。此外,本次调查受研究条件所限,选择的样本量不够多,因此所反映的问题不能完全代表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还有,特教学校建设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本次调查只能反映新建校和改扩建校的初期问题。未来要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特教学校的建设情况及问题,需要采集更多的样本并开展追踪式研究,如此才能保障建设出高质量的特教学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