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债务与债务风险中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731 浏览:144802
论文导读:
摘要:1994年实行分税制从来,极大激发了我国地方经济建设的活力,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旗县的农林、科教、体卫各项事业蓬勃进展,社会保险、福利救济、社会治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呼包鄂“金三角”经济地带,更是凭借自己的经济速度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进展,令世人瞩目。在繁荣的背后,既有政府财力的支持,也有各级政府共同的努力。2009年12月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为导火线,希腊首先爆发了政府债务危机,并迅速席卷到整个欧元区,在欧盟各国救助希腊从及应对自身危机的种种努力下,欧洲的经济正在缓慢复苏,正如温家宝所说,我们绝不能低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复杂性。居安思危,在内蒙古快速进展的同时,也必须对这里的危机隐患有所警惕,尽管在每一份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认为政府债务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是伴随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来的庞大的政府显性债务和各盟市旗县难从统计的隐形债务,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是未来进展中的隐忧。然而,如此重大的财政不足却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查阅了历年各学科关于内蒙古地方政府债务的文章,所见多是政府、人大、政协等各个部门的财政报告,探讨性的文章非常少,因为近年来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内蒙古的进展上,从前瞻性的规划为主文章共分四部分,前两部分主要以政府和政府官员两个方面研究引起政府债务不足的主观因素。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政府职能的有效性都仰赖于看得见的政绩工程的体现,而上级政府也是从此指标作为考验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手段的,在上级的这种价值导向下,地方政府和官员均产生了扩大投资,建设政绩工程的冲动。第三部分从统计数据分析了政府产生债务的客观理由,主要就是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而政府的职能又决定了必须加强公共物品的提供能力,在上级财政支持问题,本级收入微薄的状况下,只能走上了举债进展的道路。第四部分的重点是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近况、运营状况的考察,并试图研究了平台企业无盈利或者亏本的根源,进而简要探讨了巨额债务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综合了现有探讨成果的结论,加上自己的心得,提出了五条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的倡议。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论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论文债务风险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可从关系人员哦。论文导读:
摘要4-6
ABSTRACT6-11
序言11-17

(一) 选题作用11-12

(二) 学术回顾与材料综述12-14

(三) 相关概念14-16

(四) 基本内容16

(五) 可能的创新点与问题16-17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分析17-26

(一) 地方政府的行政历程和评价系统不科学17-21

1. 工作部署历程表现集权型行政管理的缺陷17-18

2. 目标责任制管理表现压力型行政管理的缺陷18-19

3. 业绩考验历程表现权威型行政管理的缺陷19-20

4. 现行评价系统的缺陷(参见附表1)20-21

(二) 地方政府干部考验体制不完善21-24

1. 工作实绩成为干部考验主要内容21-22

2. 简单分型的考验结果22

3. 从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干部考验标准22-24

(三) 地方政府职能的改变与财政分权的不对称24-26

1. 地方政府职能的改变24-25

2. 政府职能改变与财政困境25-26

二、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失衡的实证分析26-41

(一) 内蒙古财政收入近况26-32

1. 内蒙古本级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6-29

2. 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与各项补助资会(参见附表2)29-32

(二) 内蒙古财政支出近况32-35

1. 支出总量快速攀升32-33

2. 支出结构趋于合理33-35

(三)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财政35-41

1. 债务分类与债务规模36-37

2. 内蒙古自治区和各盟市本级财政情况37-39

3. 内蒙古自治区县域财政情况39

4. 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39-41

三、地方政府融资41-46

(一) 各级地方政府的融资模式41-42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42-46

1. 地方融资平台近况43-44

2. 内蒙古2010年末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营情况(参见附表3)44-46

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及化解风险的倡议46-54

(一)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46-49

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46-47

2. 土地财政下融资平台的处境47

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47-49

(二) 化解债务风险的一些倡议49-54

1. 加强借债监管,规范借贷流程49-50

2. 实行借款准备金制度50

3. 加强公共服务性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监管50-51

4. 公共服务进一步市场化51-53

5. 革新对地方政府和领导人员的考评体制53-54

参考文献54-57
致谢57-58
附表158-66
附表266-68
附表3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