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优化西藏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取向-中专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582 浏览:145385
论文导读:
【摘要】近年来,西藏产业结构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显示出典型的资源型、初级化特征,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机遇,西藏要通过税收政策的改革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式增长,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西藏产业结构结构导向型税收政策取向结构性减税

一、西藏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存在的问题

13年来,西藏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构类型出现了两次历史性变革。1997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型转变为“三一二”型;2003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产业结构比重又由“三一二”型转变为“三二一”型,第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被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替代,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下面以表1相关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表1西藏及全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1997~2009)(单位:%)



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
西藏全国西藏全国西藏全国西藏全国西藏全国西藏全国
199737.918.375.549.92

1.947.55.323.740.334.219.226.4

199834.317.674.349.82

2.046.25.723.543.736.220.026.7

199932.316.574.450.122.545.85.223.045.237.720.426.9
200030.915.173.350.023.045.95.92

2.546.239.020.827.5

200127.014.47

1.050.023.045.16.522.350.140.522.527.7

200224.513.768.850.020.244.86.22

1.455.34525.028.6

200322.012.864.149.125.746.09.32

1.652.34226.629.3

200420.113.462.646.923.946.29.622.556.040.427.830.6
200519.312.160.144.825.547.49.52

3.855.240.530.431.4

200617.51

1.158.942.627.647.99.625.254.940.93432.2

200716.110.856.040.828.847.310.826.855.14

1.933.232.4

200815.310.754.639.629.347.410.527.254.94

1.834.933.2

200914.510.354.538.130.946.310.827.854.643.434.734.1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西藏统计年鉴》
从产值结构看:西藏自1997~2009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怎么写www.7ctime.com
显著下降。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排序已由1997年的“三一二”转变为2009年的“三二一”。其演变过程与全国不具有同步性。
从各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单边下跌曲线走势,从2003年起下降趋势有所放缓。第二产业比重经过八年的徘徊局面后从2004年起连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经过平缓上升后,从2004年开始基本处于停滞。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西藏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虽然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其比重仍然偏大,说明农业依然在西藏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西藏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偏低,说明西藏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发展能力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贡献较低;由于得到的特别关注和全国各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西藏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年,西藏的产业结构类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就业结构一直处于“一三二”的状态上,即第一产业吸纳了大部分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最弱,第三产业的吸纳能力居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较小,其就业比重仍然远高于同时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由此说明从事于第一产业的生产与生活依旧是西藏大部分劳动者的主要谋生方式。
从第二产业的角度来看,全国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比较稳定,1997~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大约维持在23%左右,西藏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虽然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仍然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西藏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第三产业的角度来看,1997~2009年,西藏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增加,2009年达到了34.7%,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近年来西藏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快速发展,带动了一部分劳动者就业。

二、西藏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导向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西藏具有以下独特的产业结构特征:一是西藏的工业不发达,产业结构水平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水平的59.8%,主要原因在于工业经济发展过慢;二是西藏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过低,2009年西藏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30.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4.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三是西藏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2009年西藏有54%以上的从业人员在第一产业就业,劳动生产率较低,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的比重尚不到11%。总的来说,西藏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和就业吸纳能力不强是造成当前西藏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亟待转移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特征,有必要对西藏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加快西藏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如何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有一个导向问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导向,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论文导读:引外部资金和民间投资,以弥补资金投入不足,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产业升级。第二,税收政策影响产业投资结构。税收政策调整可以改变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改变消费与储蓄的比较利益、私人储蓄偏好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着纳税人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比例,从而改变产业结构。如宏观税负的高低影响私人投资需求与
,经济发展成熟水平,以及具体条件,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导向选择的基本依据是:一是该区域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二是该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包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三是国际分工及国内分工的要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导向,按其经济成熟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资源导向型,即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二是结构导向型,即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三是技术导向型,即使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方向转变,也就是在结构调整中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至占主导地位。
就西藏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西藏已经跨过了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资源导向型阶段,而处于结构导向型阶段。对于西藏来说,结构导向型的调整应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是提高工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对西藏而言,结构导向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相对于我国其他省份有明显优势:第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藏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第二,西藏作为一个后发的经济小省,企业较少、经济总量小、社会负担小、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较低、社会震动较小;第

三、西藏特色资源种类较多、储量丰富,对产业结构调整非常有利。

三、税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主要是通过改变产品税后从而改变产品的供求关系,影响经济活动的收益和成本最终影响产业结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的选择、计税依据的确立、税率的设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等措施,使得不同的商品、不同的经济行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业承担不同的税负,从而导致不同经济活动的收益或成本因税负差别而发生变化,最终引起产业结构变化。
第一,税收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的成本构成,进而影响产业升级。无论税收政策如何改革调整,形成的税收负担都进入企业成本,影响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引起整个行业或产业由单位产品消耗资源多、污染多和附加值低向资源消耗少、污染少、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行业转移。因此税制的改革调整、税负的增减必然会引起企业成本结构相应的变化,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最终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对资源丰富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支持,可吸引外部资金和民间投资,以弥补资金投入不足,促进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产业升级。
第二,税收政策影响产业投资结构。税收政策调整可以改变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改变消费与储蓄的比较利益、私人储蓄偏好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着纳税人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比例,从而改变产业结构。如宏观税负的高低影响私人投资需求与政府投资需求的比例,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的实际投资规模;征收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影响产业投资的生成能力;调整消费税直接影响社会消费倾向。就私人投资需求而言,税收能够改变不同产业的比较收益率,影响私人对特定投资品的购买倾向,从而影响投资者对投资品的购买结构。
第三,税收政策改变中间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可以对技术进步施加影响,通过多种税式支出手段,如费用扣除、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的应用,对科技成果转让收入的税收减免,鼓励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等直接对原材料、能源等中间产品的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通过对科技人员收入的税收优惠,鼓励劳动力培养和劳动力使用的科技取向,对直接关系中间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改变各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结构,最终影响中间产品型产业的比重及其内部结构。
第四,税收影响产业的所有制结构。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可以吸引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和增加国内民间资本投资,从而引起不同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一定条件下采取相关税收政策可以提高储蓄率,为资本形成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也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对不同产业、不同产品所实施的差别税负,必然改变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原始收益率,从而直接影响不同所有制对不同产业和产品的资本投向,必然影响不同产业的资本存量,进而影响各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状况。

四、运用税收促进西藏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

1.西藏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协调因素
相比其他省区,西藏目前只开征了13个税种和2个教育费附加。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2009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开征了卷烟批发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题目www.7ctime.com
由海关代征消费税并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其他属于征收消费税的应税产品暂不征收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西藏的税收政策虽然在不断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掣肘,西藏的税收体系还不完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
首先,税收优惠方式区域导向突出,产业导向薄弱。长期以来,西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税收引导方式往往注重区域性优惠,产业型的优惠方式较弱,这种特点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往往不理想,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相符合,也有违税收公平原则,最终影响了税收手段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费负”与“税负”势均力敌,不利于西藏产业政策的实施。目前,西藏还存在收费泛滥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西藏税收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导致的。名目繁多的收费,使得西藏制定的产业政策难以通过税收这个工具得到贯彻。
最后,税收体系尚不完整,影响西藏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虽然近年来,西藏政府不断完善税收体系,但与其他省区相比,西藏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税种还未开征,已经开征的税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等问题。摘自:7彩论文网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就业的税收政策。一是开征社会论文导读:

保障税。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失业只能说是劳动力失去了劳动收入,但并不等于失去了生活收入。社会必须为失业者提供相应的生活来源,否则失业将会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尽管目前西藏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并且社会保障的程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有利于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人们的储蓄,刺激人们的即期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增加就业,维护西藏的繁荣稳定。可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双重效应。我国一直未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资金采用社会统筹基金的形式筹集,这种方式存在强制性不够、欠费较多、覆盖面过窄、地区和部门差异、管理部门众多、管理成本较高等缺陷,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产业结构调整而下岗的失业人员、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生存保障和再就业的技能训练缺乏物质基础,自由择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流动的社会人员的养老、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难以有效解决。如果开征社会保障税,则上述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在制定税收政策时,要有利于农村剩源于:7彩论文网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大力抓好城镇就业的同时,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纳入整个就业工作之中,统筹考虑城乡就业。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加强管理,合理引导。尤其是要注重大力发展以农牧产品深加工、农牧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服务业,提高西藏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农牧区服务业转移。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农牧区、城市只有实行统一的税收政策,才能真正达到公平,只有在公平税负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包括经营工业的主体和经营农牧业生产的主体,才能实现公平竞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真正发挥税收促进西藏产业结构调整的功用。
参考文献
[1]魏小文.构建西藏环境资源特色产业的路径探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6)
[2]王银枝.税收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探讨[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潘亚岚.优化经济结构的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05(5)
[5]林珊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J].企业技术进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