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门诊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学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49 浏览:16139
论文导读:操作达11953人次。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们对门诊45名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管理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1.1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45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34%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有关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Tarantola认为.护士血液及体液暴露发生率为52%,门诊输液室、采血室、换药室、清创室、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率远高于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门诊输液室、采血室、换药室、清创室护士经常接触血液、体液及锐器,职业暴露的风险也更大,加之性别心理特征.易遭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使其成为医疗队伍中的职业暴露高危人群。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门诊内、外、妇、儿、皮肤性病、急诊、感染科等科室平均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达2258人。其中有1253人进行包括静脉输液、采血、换药、清创等治疗。患者中存在血液传播性疾病,其中包括乙肝、丙肝、梅毒和HIV/AIDS,2009~2010年护士年均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操作达11953人次。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们对门诊45名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了相应管理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分析

1.1 职业暴露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45名护士的调查发现,有34%的护士没有参加过有关职业暴露知识培训,55%的护士不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66%的护士不能完整地说出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10%的护士在操作结束后不常规洗手。门诊手术室处理用过的器械时戴防护手套者不足25%,处理手术送检标本戴防护手套的不足56%。由于对护士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不够,造成了护士在工作中概念不清,防护不到位,对临床护理治疗操作中血液、体液、污染敷料的污染重视不够,对皮肤完整性保护缺乏认知.这些都成为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

1.2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

调查显示。45名护士1年中发生过锐器伤5l例次;发生过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伤口分泌物、体液接触暴露23例次。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能经此途径传播,护士是发生及感染和经血液传染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由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由于门诊工作的相对特殊性,最常见的是被血源性疾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然而,由于门诊病人并不常规做肝炎免疫学、梅毒、艾滋病抗体的常规化验,护士在没有区分病人是否是阳性病人时,即对其进行处置和抢救,因此对于门诊护士来说,危害性更大。发生皮肤黏膜暴露主要是有时在患者伤口清创缝合时血液飞溅,以及脓肿切开时,伤口内压大分泌物飞溅污染眼、面部、手臂所致。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为:①掰安瓿25例次,占68.1%;②处理用过的针头15例次,占45.5%;③缝合切口时12例次,占39.0%;④与护理无关的皮肤损伤8例次,占25.8%。护士平均每工作日洗手次数为13.4次,洗手次数大于每班20次者13名,占26.0%,均表现为手部皮肤粗糙、干燥,用热水洗手或接触酒精时有刺痛感。50.0%的护士认为不使用防护用具的原因是不方便取用。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防护措施、操作不规范和对防护用物的使用缺乏使用规范和管理等。
2 防护措施及效果

2.1 管理措施

2.

1.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健全制度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3]。 Nsubuga等[4]对526名护士和助产士进行调查发现,缺乏培训是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职业暴露培训需要经常进行,我们除对新上岗护士和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外,还对在岗护士每年进行1—2次培训,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进行讲解,对HIV/AIDS职业暴露重点强化对“窗口期”的认识,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性。运用典型案例对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措施的每个环节采取互动式教学,使护士真正掌握并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标准预防的概念真正转变为护士日常工作中的一种理念,而不是单纯为了遵守制度或应付检查,从根本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同时建立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如何防护、7彩论文网怎样写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发生暴露后如何上报、如何采取补救措施、何时需要专家评估等均有章可循。通过培训,护士充分认识到了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对职业暴露的情形能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从容应对。
我科曾发生1名护士由于不知道患者是乙肝患者,在给其更换输液器的过程中,患者静脉血污染的针头刺伤其手部皮肤,当她得知该患者为乙肝患者后。情绪非常紧张,但没有按正规程序上报。而是四处询问,得到的答复差异很大,这使其更加不知所措,情绪几乎失控。经专家评估,认为其虽然发生刺伤,但刺伤手部皮肤伤口表浅,刺伤后采取了局部肥皂彻底清洗、挤出伤口血液并用0.5%碘伏消毒,该护士立即抽血查了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故不需要打预防药物。然而由于其对乙肝的恐惧和对暴露知识的不了解,执意要打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且精神抑郁无法正常工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采取标准预防的必要性。有研究[5]表明,HIV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干预措施能降低85%的HIV感染,可见,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补救措施,是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2.

1.2 加强督导,规范落实,减少暴露

根据存在的细节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制订相应的预防规范,同时护士长对护士职业暴露预防规范的落实情况加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掰安瓿时发生锐器伤者95.5%为新上岗护士,分析原因发现,有的护士没按规范要求掰安瓿时垫纱布,导致受伤,另外还有25名护士左手握持安瓿的力度太大,导致安瓿在左手被捏碎所致,属操作不当。于是我们一方面强调落实规范,另一方面请有经验的护士给新护士讲解掰安瓿的技巧,并用过期的安瓿进行掰安瓿练习。针对清创缝合、脓肿切开污染问题,要求护士在治疗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用多块无菌纱布加压或用纱条先引流以防喷溅,而造成皮肤黏膜等暴露部位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在进行手术器械清洗时一定要带口罩、手套,为避免血液及体液的污染论文导读:用持针器、血管钳的方法,避免用手接触针而造成。给乙肝或HIV/AIDS患者缝合伤口时采用专用园头针,最大限度地防止的发生。缝合延裂较深的伤口时,尽量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研究表明,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套的保护作用会减弱,超过lh有13%的手套无保护功能,超过2h有27%的手套失去保护功能,要求如果操作时间超过lh要重
,在缝合伤口时,术者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在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时,戴双层手套。研究[6]表明,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戴双层手套可使血液接触率由戴单层手套的11.84%降至4.69%.且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0.52%。针通过两层有弹性的乳胶手套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5]。要求护士在缝合伤口时熟练掌握使用持针器、血管钳的方法,避免用手接触针而造成。给乙肝或HIV/AIDS患者缝合伤口时采用专用园头针,最大限度地防止的发生。缝合延裂较深的伤口时,尽量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研究[7]表明,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套的保护作用会减弱,超过lh有13%的手套无保护功能,超过2h有27%的手套失去保护功能,要求如果操作时间超过lh要重新更换手套。任何操作结束脱掉手套后必须先洗手再进行其他工作。
2.

1.3 合理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保护手部皮肤完整性

由于反复洗手可以降低皮肤的抵抗力,造成手部皮肤的损伤,尤其是冬天手部皮肤容易发生皲裂,大大降低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由于速干手消毒剂(手凝胶)与传统的洗手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其使用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手卫生的标准程序[8]。我院医院感染科也推荐临床将速干手消毒剂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手卫生处理,我们在每台治疗车上、治疗室、污染间等处都配置压嘴式速干手消毒剂。只有当手部皮肤有蛋白性、血液或其他体液的可见污染,才使用皂液和水洗手。如果手没有可见污染者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9]。我们还取消了碱性较强的普通肥皂,改用中性洗手液,方便随时取用。保证了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完整性,保护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手卫生依从性也得以提高。
源于:7彩论文网职称论文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