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探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486 浏览:72812
论文导读: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究构建与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与举措。一、沧州市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加大投入,近五年来,全市文化事业投入总计14亿多元,年均增幅50.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沧州市文化服务体
摘 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沧州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沧州市农村地区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民参与
1673-291X(2013)24-004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沧州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和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课题组成员深入沧州市献县、河间市、东光县、南皮县及泊头市等农村地区,以发放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农民对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数据资料,总结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探究构建与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与举措。

一、沧州市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加大投入,近五年来,全市文化事业投入总计14亿多元,年均增幅50.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大背景下,沧州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具规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大幅完善,县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构建。近年来,沧州市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惠民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县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到2012年底,沧州市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9个、数字影院1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70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5 3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完成目标的99%,农家书屋5 774个,在全市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沧州市也加快新建、改建了一批县级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青县文化艺术中心、肃宁文化艺术中心、泊头艺术中心、任丘文化艺术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还有多处文化艺术中心正在设计与建设中[3]。
2.农村广播影视事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形成了文化活动日趋普及的良好局面。沧州市自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到2012年,已经基本完成“村村通”工程各项任务。沧州市积极推动农村电影放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承担农村公益电影任务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与全市各行政村签订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责任状,完成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的工作目标。全市全市253支放映队共累计完成公益电影场68 796场,观众达到1 300多万人次。
3.以实施特色品牌、人才集聚为内容,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工作水平。一是实施特色品牌战略,以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沧州文化艺术节、“沧海铁狮情·名家故乡行”、“百姓乐”大舞台等文化名牌为龙头,推动全市群众文化活动提质升级。充分发掘各地的民俗民风、文化遗产,广泛开展“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推出了肃宁“文化全覆盖”、新华区“和谐邻里”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二是实施文化人才聚集工程。沧州市着重配齐配强乡镇宣传干事和文化专干,制定了《沧州市宣传文化事业成就奖奖励办法》,对获得国家级重要奖项的作品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3]。

二、沧州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问题

1.农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仍然不够强烈,对文化的需求的层次有待提升,总体上还属于娱乐目的。调查显示,农民群众每月用于文化方面的开支10元~50元的占调查人数的25%,而文化支出在100 元以上的只占调查人数的4%。可以看出农民群众文化支出数额是比较少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较低,据调查月收入在1 000 元~1 500元占到53%,他们把有限的收入更多地投放到了农业生产、购买日常消费品以及子女受教育等更加现实的方面。现在农村的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外出打工、他们的文论文导读:有阅报栏占到47%,没有文化健身广场占到46%,主要文化组织的成立与老百姓的日常文化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符。二是功能发挥不到位。调研显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网络场所、文化健身广场等设施使用很少或比较少的群众高达46%,仅有3%的群众经常使用这些设施。主要原因是地方对新购设备或新修建设施宣传力度小,群众对使
化需求层次相对要高于其他农村居民,但是他们大部分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沉浸在打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中。
2.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种类供给不足、利用率低。一是种类不丰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村里没有文化活动室占到27%,没有阅报栏占到47%,没有文化健身广场占到46%,主要文化组织的成立与老百姓的日常文化需求存在一定的不符。二是功能发挥不到位。调研显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 、阅报栏、网络场所、文化健身广场等设施使用很少或比较少的群众高达46%,仅有3% 的群众经常使用这些设施。主要原因是地方对新购设备或新修建设施宣传力度小,群众对使用方法或开放时间等知晓率低,加上村民参与热情偏弱等因素,很多文化服务设施成为摆设,或被挪作它用,没有发挥应有功效。
3.农民群众对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加强实用科技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强,但政府组织培训活动较少。调查显示,农民最需要的农村读物,农业科技类占到85%,医疗卫生类占到59%,文化教育类占到45%。您最感兴趣的文化下乡活动,科普讲座占到占到91%。从以上可以看出,农民对提高农业实用科技需求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非常强烈。从与农民的交谈中发现,不少农民朋友已深刻认识到了科技知识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他们非常渴望政府的相关部门能组织、邀请一些农业专家给他们讲授农业生产科技知识。
4.农民群众对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并不高。问卷调查显示,对政府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满意只占调查人数的16%,比较满意占20%,不太满意占54% 。同样政府斥巨资开展的“送电影下乡”,也存在城市题材电影多,农村题材电影少,娱乐片多、对农民的适用性少的问题。对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很满意的只占调查人数的18%,而对农家书屋配备的图书满意度也只有42%,调查显示,农民认为现在送图书下乡变成一个数字,有不少图书是城里人不喜欢或者卖不掉的,而他们真正喜欢的看得懂的、用得上的农业科技类、养殖类、健康生活类的精品图书不是很多。

三、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构建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机制。第一,规范农村文化管理运行体制。农村公共文化管理要纳入党委政府日常重点工作,设置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工作的决策和管理,定期研究公共文化工作,有效推进各项文化建设。第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绩考核和监督机制。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技术,应当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战略中[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成绩纳入当地基层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文化建设的成绩与干部的提拔使用联系挂钩。
2.建立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合理表达机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必须要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外部单向输入为主的旧发展模式,改变忽视或无视农民的文化意愿的理念,而应当更积极建立农民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尊重农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权和公共决策的参与权。在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与服务提供上,要让农民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并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建构一种新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民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由“送”到“种”的转变,使广大农民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工程,发挥文化设施的最大效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否能更好发挥功能,关键的就是看如何管理,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减少农村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施的闲置。农村公共资源在使用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其使用的效率,通过效率的提高来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化服务。一是提倡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室要一室多用,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室在宣传、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如既可以做会议室,也可以做排练室,或者做多媒体室等,提高文化活动室的使用效率。二是提倡错时使用,依据不同群体、不同设施的特论文导读:
点,安排早中晚不同的时间段提供给农村居民使用文化设施,从而在设施使用上实现互不影响的目标。
4.创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打造出文化特色平台。第一,举办各种讲座,为农民发财致富提供充足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自觉参加各种培训班,培养文艺骨干,让农民群众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促使其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第二,组织完善“三下乡”公益活动。要遴选带有地方特色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现实的具有知识教育意义的农民大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文化节目到农村巡回汇演。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应该动员和鼓励文化单位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投身到文化下乡的行列,组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深入农村开展综合性的文化活动。第三,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在农村中有不少农民群众自发形成的组织,这些民间组织活跃在乡间村落,较了解农民的真实文化需求,因而应大力支持民间组织深入农村,开展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肃宁县召开[N].沧州日报,2013-01-10.
[3] 张近情,梁韶辉.沧州市开展文化事业提升年活动[N].河北日报,2013-06-15.
[4] 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40.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