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医疗法治疗颈性眩晕72例疗效观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174 浏览:13609
论文导读:
摘要:通过对72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医针灸、推拿及中药等综合疗法,观察其疗效。结果:应用交感神经节阻滞与中医中药治疗结合,可获得快速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同时能达到病情持续康复。
关键词:颈性眩晕 颈椎病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中医治疗
1008-1879(2012)12-0367-02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常见的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多以眩晕、眼花、耳鸣、头痛、项背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严重者可发生猝倒、昏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该病,安全可靠、超微创伤、可较快缓解颈性眩晕症状,但存在疗效持续性不长的问题,且对颈椎病的基础病因无治疗作用。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中医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出院后获得3-6月随访。其中男性28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3岁。病史最短3天,最长180天,平均41天。
1.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口):①以眩晕为主诉。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适(眼睛干、胀、涩或看东西模糊)、出汗、心悸、高血压、头痛、颈肩痛、潮红及上肢麻木等症状。②病史提示其发病多在起卧床动作、翻身、转头等头颈部活动或颈椎处于某一种特殊体位时。休息及固定颈椎后眩晕可缓解。③颈椎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④颈椎动力位X线检查提示有颈椎失稳等影像学表现者。⑤排除耳鼻源性、眼性、颅脑性、循环系性、心源性、药源性以及感染、中毒等病变所致的眩晕患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如训主编第1版《临床神经病学》):①突然出现眩晕,与头位有关,持续时间短暂。②眩晕发作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神经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偏侧肢体麻木无力、水平性眼震等)。③常在24h内减轻,以后可再发。④TCD检查(适合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后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2.1 中医治疗。固定:急性期,用颈托固定。牵引:采用卧位或坐位牵引。牵引时间、重量、角度依据病情而定。手法推拿:患者坐方凳,术者站于背后,暴露颈部至双肩及双肩胛部;抚摸或擦法30秒,冬天时间在60秒;左手按患者额面以固定头部,用揉捏手法作用颈椎两侧肌肉,包括双侧竖脊肌、颈枕部、胸锁乳突肌、肩胛骨内侧,避免晃动患者以加重头晕,时间约5-8分钟;用弹拨手法弹拨揉捏手法过程中发现的条索结节状组织,时间约2-5分钟;用拿法拿椎旁双侧竖脊肌,时间约2分钟;揉按印堂、攒竹、头维、太阳、百会、四神冲、风池、风府等穴,时间约3分钟;手指点双侧内关、合谷;术毕患者应静卧约半小时。针灸:主穴:相应颈椎夹脊穴、阿是穴、风池、项根,配穴:颈项痛加大椎、新设;肩痛加肩髃、肩髎、肩井;肩胛区痛加中渚、后溪;头晕头痛加百会、上星、印堂;恶心呕吐加中脘、足三里、内关;耳聋耳鸣加太溪、耳门透听宫、听会;眼眶胀痛加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口服中药:入院后开始服用,根据辩证予相应院内制剂及中药汤剂。气滞血瘀型:治以行气活血。内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复方丹参片、玄胡伤痛宁等。风寒湿型:治以祛风散寒除湿。内服祛风活络丸、血藤当归胶囊、五灵二乌丸、独活寄生汤等。痰湿阻络:治以祛痰除湿。内服半夏白术天麻汤等。肝肾不足:治以补益肝肾。内服消增强骨丸、消增强骨片、牛杞地黄丸、益尔力口服液等。气血亏虚:治以补血益气。内服益尔力口服液、补中益气汤、大力丸等。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作颈背肌功能锻炼。
2.2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由能熟练操作的麻醉科医师实施,其操作方法:采取颈前入路,以气管环状软骨水平旁开1.5cm为进针点,用6.5号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碰到骨质后稍退针约0.2cm,注射1%利多卡因10mL,以注射同侧出现霍纳氏综合征为阻滞成功标志。每日治疗1次,每天1次,左右交替进行,5次为1疗程,据病情可重复一疗程。
3 结果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28例治愈,39例好转,5例无效,总有效率93.1%。所有病例论文导读:ateganglionblock,SGB)可阻滞交感神经传导,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血供,从而有效地缓解眩晕症状。近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主要受颈下和颈中神经节的调节,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但是,神经节阻滞技术提供的是暂时性的作用,随着局部
中无神经损伤、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4 讨论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等。近年研究发现颈性眩晕的发病率约占眩晕病总数的40%,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仍存在争议,主要有骨性压迫学说[3-5]、颈椎失稳学说[6-10]、神经刺激及神经一体液致椎动脉挛缩学说[11-16]、椎动脉解剖变异学说[17-19]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学说[20,21]等。几十年来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颈性眩晕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痊愈,故以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即骨性压迫学说为主要发病机制来解释颈性眩晕不一定准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确,而椎动脉挛缩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导致椎动脉血流缓慢可能是颈性眩晕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分析,由于椎动脉受交感神经支配,一旦交感神经受到持续性刺激可引起椎动脉挛缩,血流缓慢,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供,导致眩晕症状出现。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肌肉劳损、外伤、骨质增生、颈椎失稳等均可激惹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导致椎动脉痉挛。因此,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目前国内外学者更偏向于交感神经刺激学说[22,23]。故缓解椎动脉痉挛可能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一个重要手段。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可阻滞交感神经传导,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血供,从而有效地缓解眩晕症状。近年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量主要受颈下和颈中神经节的调节,颈部交感神经节阻滞不能使正常状态下的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但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的缩血管作用[24]。但是,神经节阻滞技术提供的是暂时性的作用,随着局部麻醉药物作用的消失,患者可能重新出现症状,因此只有消除病因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祖国医学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包括推拿按摩、针灸、理疗、药物治疗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松解颈肩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交感神经紧张,且能纠正颈椎的失稳关节,从而解除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压迫激惹,增加脑供血,达到平眩止晕的目的。同时采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但是,中医治疗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起效缓慢,治疗周期长,难以达到快速缓解的效果,尤其对颈性眩晕急性期患者,同时对一些难治性颈性眩晕或反复发作患者治疗欠佳。
将交感神经节阻滞与中医中药治疗有效的结合,力图获得快速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同时能达到最终康复效果的最优治疗方案。是对颈性眩晕患者传统治疗的再认识,也是对如何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一条路径。
参考文献
Brandt T, Bronstein AM. Cervical vertigo.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1,71:8-12
李斌.龙氏正骨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1
[3]刘兵,戴玉景.旋转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及流体力学研究[J].中医骨伤,2003,16(2):81-82
[4]林庆光,赵新建,冯宗权,等.颈性眩晕及手术治疗机制的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4:249
[5]孙静宜,王爱莲,李是和.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症的防治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2,23(1):15-17
[6]熊炎昊,杜宁,陈伟珍,等.颈椎体旋转度、半失稳和彩超在椎动脉型、交感型、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相关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2):13-18
[7]王峰,张佐伦,刘立成,等.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2):149-151
[8]冷辉,王少波,赵吉连,等.颈性眩晕论文导读:
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骨与关节杂志,2002,17(3):209-210
[9]孙树椿,张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X线观察与诊断[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1):28-30
[10]代成甫,段贤斌,杨大成,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像改变对康复治疗的指导意义[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7):415-417
[11]张军,孙树椿,于栋,等.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调控机制[J].中国骨伤,2005,18(7):413-415
[12]徐阳平,方苏亭,杨功旭,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4,11(8):2008-2009
[13]林庆光,周俊明,谭建节,等.眩晕类型颈椎病及其手术治疗的机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2-3
[14]魏佳军,章军建,肖劲松,等.颈性眩晕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测定的临床意义[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12(1):38-39
[15]伍海昭,林列,朱加德,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浆ET、NO的变化[J].中医正骨,2004,16(2):3-4
[16]张清,张淳,孙树椿,等.旋转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4,17(12):763
[17]任先军,美芳瑞.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所致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4):317-319
[18]韩伟,刘克,王金红,等.颈椎病椎动脉的MRA直径测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0):960-961
[19]李佩玲,王强,谢秀丽,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后处理技术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72-775
[20]张荔,张蓉芳.老年男性颈性眩晕与血液流变学关系探讨[J].中原医刊,1999,26(2):1
[21]饶永安.颈性眩晕与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医学综述,1996,2(9):505
[22],沈峥嵘.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颈腰痛杂志,2006,27(6):501-505
[23]黄桂芝,蓝宝琼.颈性眩晕临床病因探讨.海南医学,2005,16(10):158
[24]于腾波,夏玉军,周秉文.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