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人物画略论水墨人物画“不似之似”造型要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470 浏览:122051
论文导读:
【摘 要】水墨人物画不是用笔墨画素描,也不是笔墨的涂鸦,而是倾心于“不似之似”的艺术境界。“不似之似”是一种意象的处理手法,它尊重现实并超越到现实之外,摆脱纯客观,模拟再现或积累叠加,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性格、内蕴,直达作者主观意趣与对象内在意志。由于主观创造意识的介入,“不似之似”并不以模拟与再现客观现实为终极目标,而是大胆地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对能够反映物象精神特质的典型部分进行集中描绘,以取得艺术形象内在精神的饱满与充实。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 不似之似 造型
“不似之似”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对中国绘画造型方式与方法的概括与描述,同时也是中国绘画的造型特征。因此,现代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必须遵循和坚持“不似之似”这一重要造型原则和优良传统。然而,由于“不似之似”的模糊性和不明确性特点,在艺术实践中,画家们对“不似之似”的理解与把握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笔者对水墨人物画“不似之似”的造型要义略作扼要探讨。
“不似之似”的传统理论精神
“不似之似”反映的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不似之似”的旨意可以首先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中找到端倪。“以形写神”虽然着重强调艺术形象内在精神本质与客观现实的酷似,但并没有放弃追求外在形体的逼真,而主张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表达之间的高度一致性与统一性。谢赫“六法论”的前三法即为“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将物象形放在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之后,表明艺术家在深刻把握对象内在精神与主观情感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客观、真实地描绘物象。
在这些理论基础上,“不似之似”巧妙地把握住了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艺术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彰显之间的关系,将表面相貌的“似”升华为本质精神的“似”。由于主观创造意识的介入,“不似之似”并不以模拟与再现客观现实为终极目标,而是大胆地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对能够反映物象精神特质的典型部分进行集中描绘,以取得艺术形象内在精神的饱满与充实。因此,最后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与真正的客观对象相比也是“不似”的。
水墨人物画“不似之似”的造型现状
在画家中,由于生活阅历、艺术修养、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对“似与不似”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出现各自所谓的对水墨人物画“不似之似”的“确切”认识,混淆了“不似之似”的实际要义与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实质。在艺术实践中,“不似之似”使我们享受和获得广阔的艺术创造自由的同时,也使画家仅凭主观“心”理对客观生活的揣摩,在把握其旨意时具有模糊性,无所适从。由此,也造成长期以来,诸如对“不似之似”造型方式理解的偏差、艺术表现的形式化和审美标准模糊等现象,出现托名写意,乃至歪曲传统旨意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自石恪、梁楷等人发展至今天的水墨人物画,已经与古代人物画大有不同,尤其是科学素描造型观的引入,推进了水墨人物造型本体上的改变。不可否认的是,科学的素描造型在中国画笔墨语言基础上,改善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不严谨,使造型更加写实,贴近生活。但是,写实主义的长期影响同时也造成了传统笔墨语言魅力的削减,以及民族纯正性的缺失。
冯远说:“经验证明,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前景而言,任何像西方具象造型那样,形似、肖似、酷似于物象……都不是中国人物画的出路”。如果水墨人物画达到了逼真或者酷似的地步,也恰恰偏离了“不似之似”的精神要义,再肖似的形象也不过是附庸于现实生活的原始反映。水墨人物画的写意与西洋画的写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造型观,写意是人的精神感知的直接导向,是更高级的审美活动。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只有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创作才能上升为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但是,过度强调主观个性表现而肆意地夸张、变形,或怪诞化、破坏性地使用笔墨也不是水墨人物画“不似之似”的正确追求。吴冠中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笔墨的形式意味是重要的,其终究是要服务于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进一步传情达意这些具体内容,这是对客观形体的理性分析,是聚“气”、凝“神”的基础,细节的精微也会使画面更具形式意味。
“不似之似”的造型方向
水墨人物画的“不似之似”遵循了以线造型的语言规律,笔墨是通过线的表现力呈现出来的,线是造型之骨。“不似之似”是感性与理论文导读:是感性的,衔接着艺术形象外在表现与内在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然而,线在客观物象中却是不存在的,在艺术造型中,如果脱离了具体形象,线的存在也是无意义的。所以,此为“不似”。以线造型在忠实于事物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集合了客观对象的典型化、本质化特征,人物的相貌、表情、动态、个性等都得存在于艺术形象中,是对形体深度理性
性之间的那段微妙空间,不偏不倚,既体现了线条造型的表现性,又反映了物象揭示的规律性。作为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线是感性的,衔接着艺术形象外在表现与内在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3]。然而,线在客观物象中却是不存在的,在艺术造型中,如果脱离了具体形象,线的存在也是无意义的。所以,此为“不似”。以线造型在忠实于事物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集合了客观对象的典型化、本质化特征,人物的相貌、表情、动态、个性等都得存在于艺术形象中,是对形体深度理性化的解读过程,此时的状态又是“似”的。对“不似之似”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把握,是水墨人物画创作既不偏废传统艺术宗旨,又不脱离现代审美观念的保证。“不似”的感性作用更多地依靠表现,以豪放的手法、酣畅的笔墨来塑造形象,画面的奔放淋漓、笔飞墨溅是画家创作的张扬。但是,“似”的理性作用同样不能被忽视,“不似“的感性冲动要靠“似”的理性分析来牵引维持。对形体之“似”的理性推敲能够为艺术的创造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通过深入的挖掘、冷静的思考、严谨的表达,艺术形象也沉郁精微、有筋有骨,避免过度“不似”的空洞、浮夸。
中国画又善于运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似是非是的物象特征,“不似之似”是意象造型的体现,并在形神兼顾地把握中寻求形象神韵与个人情感的均衡传达。在意象造型中,“意”作为内在的、本质的因素而起着主导的作用,但依然离不开外在的、可视的“象”这一赖以生存的躯壳。“意象”在现代汉语字典里的解释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意象是形象的高级形式。意象的“不似”是诸多“似”的形象的累积与再造,经由形象的“似”而直达意象的“不似”方能获得艺术的“神似”。“不似之似”是一种意象的处理手法,它尊重现实并超越到现实之外,摆脱纯客观地模拟再现或积累叠加,以最直接的方式去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性格、内蕴,直达作者主观意趣与对象内在意志。意象造型介于具象造型与抽象造型之间,既不被动地客观模仿,也不随性地主观臆造,是一种“不似之似”的艺术状态。在水墨人物画造型中,面面俱到与弃象求意都不是“不似之似”的思想范畴。主观情感的先导作用是最重要的,是传神达意的核心,但仍然需要依附于对现实具体物象的深入观察、分析[4]。艺术处理时,在主观情感的统筹下,要对物象的一般性规律作客观地交代,以免不知其所云,这样才能无限接近“不似之似”的精神要义。正如黄宾虹所说:“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
小 结
“不似之似”是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原则,也是造型方法,艺术形象的“不似”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似”的印证,最终又归结为“似”的艺术形象。水墨人物画不是用笔墨画素描,也不是笔墨的涂鸦,而是倾心于“不似之似”的艺术境界。对“不似之似”的理解与把握,我们应该明确,以形似为基础,以传神为最终目的,追求形神兼备,反对绝似和绝不似,立足于似与不似之间。
以理性化的感性思维指引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写意精神,不但符合“不似之似”的审美要求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论精神,确保民族性的深入与纯正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又能以此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冯远.重归不似之似(节选)[J].美术,1992,03.
吴冠中.笔墨等于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3]林若熹.中国画线意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国辉.水墨人物画艺术[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