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谣言新媒体时代气象谣言传播与制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6 浏览:14882
论文导读:
【摘 要】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态势,加剧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担忧。许多不真实的信息趁虚而入,通过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本文尝试分析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气象类谣言,结合相关案例探讨其“编码”规律、散布动机和应对机制。
【关键词】气象谣言;编码规律;应对机制

一、气象谣言的编码规律

根据国外学者克罗斯提出的谣言公式R=i×a/c,谣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气象谣言符合了这一规律。重大天气事件或气象灾害突发性强,影响面广,公众在获得的信息不足时,部分“易感”人群容易产生焦虑心情,当遇到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及认知的信息时,将主动接受。
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革新,微博等传播平台不断涌现,普通公众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和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方式,已经可以自行进行大规模信息生产、传播。纵观近年来的气象谣言,其传播过程大致经历了:气象过程发生——公众产生焦虑情绪——信息不确定——谣言滋生——谣言扩散变形——对公众形成影响——公众做出现实行动——与媒体介入——谣言告一段落。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气象类谣言主要有三种常见类型:
1.移花接木型。这类谣言在近几年尤为盛行,并且大多通过微博平台迅速传播,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编码方法是,使用过往的历史照片,嫁接到新近发生的天气事件中。2012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雨天气后,网友们通过微博发布各处积水的照片,夸张地表示在北京可以“看海”。在所谓的“陶然碧波”、“二环看海”、“机场观澜”等新燕京七景中,有三幅照片是2004年的“旧作”和海口机场遭遇台风积水的图片。
2.编造拼接型。编造者往往只靠只言片语,就夸大已有信息,有意捏造、添加不存在的信息。2012年8月1日在北京读大学的王某放假回到山西河曲家中,听到村里有人说华联桥因为暴雨死了不少人,自己又在网上进行搜索,发现陕西府谷县确实有此报道,为了提高自己在百度贴吧上的经验值,增加点击率,其编造了题为《听说华联桥暴雨导致百余人死亡!!》的帖子发布在贴吧上。事后,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王某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3、断章取义型。此类谣言多出自媒体,媒体从业者因专业知识的局限,对气象信息容易曲解、误读,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其对公众造成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2012年欧洲以及亚洲部分国家遭遇了持续性严寒,“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等颇具轰动效应的词语被一些媒体频频使用。有调查发现,在这一系列报道中,“小冰河期”最早出自英国《每日邮报》,这也是国内许多媒体引用的来源。在不断引用和演绎下,媒体对情况的解读慢慢走了样。然而,《每日邮报》文章的结论并非出自专家,英国气象局在上发布文章称,《每日邮报》对气象局的回答断章取义,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二、气象谣言的散布动机

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机时刻更是如此。很多谣言传播者并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某种谣言有强烈的兴趣,并参与到流传过程中。按照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所说,谣言提供一种能供排解紧张情绪的口头发泄途径。它们通常能为这些情绪的存在作辩解。
气象谣言的散布,主要有以下两种动机:

1.出于利益需求有意散播

谣言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谣言的来源来看,可分为有意捏造的谣言和无意讹传的谣言。有意捏造的谣言往往是制造者出于某种利益驱动。谣言的迅速滋生,一方面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有关。信息以爆炸方式激增,注意力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而网站则深知,只有在赚取注意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挥其影响力。正所谓无利不起早,网站、个人为吸引更多的关注,往往无所不用其极,炮制虚假信息是其最重要手段之一。前述的3个气象谣言中,前2个例子的谣言始作俑者都为了增加网上的人气、点击率、经验值而有意造谣。

2. 个体需求助推谣言传播

任何人类需求都可能给谣言提供推动力,比如满足好奇心、宣泄某种情绪、满足社交动机等。
一条信息每经过一次发微博、发帖、社交群中的口耳相传都会发生扭曲,在经过无数次被传播后,信息必然与真实的原信息有出入,而且经常是极大的出入。收受者会从多个途径去获取对同一论文导读:求媒体展开宣教此类最低要求的模糊条款都未涉及。参考文献:奥尔波特等著。《谣言心理学》,P20.上一页12
事物的多种版本的信息描述,然后依照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信息进行加工。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会主动筛选、过滤;对于符合其观念的,则综合这些版本。在经过对“核心事实”的简化、强化、创造性添加等各种改造后,生产出自己的最终版本。有的最终版本传播效果好,借助网络迅速蔓延,有的版本则在生产出后迅速消亡。
不过这种信息变形,在全社会范围内永远不可能通过道德评判或法律约束等手段进行有效控制。

三、气象谣言的应对机制

在一些重大的危机性事件中,虚假信息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作用,政府部门和媒体必须及时介入公布权威信息,如不及时辟谣,其所引起的消极影响或将比假新闻本身更可怕。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谣言的监控,对造谣摘自:学士论文www.7ctime.com
者进行严厉打击,加重处罚力度。

1.科学辟谣

什么样的气象谣言会广为传播呢?答案肯定不是趋向于事实真相的,而是更符合公众普遍的“三观”的版本。一条信息的传播是由公众普遍的“成见”所控制,并不是由真相控制。就如同老电影中的人物在观众心中形成了“脸谱化”的固定模式,当再看到“高大全”时,就会自动往正面人物上套。如果人物“脸谱”没画对,那观众就会在一次次口耳相传中逐步重绘,以符合“脸谱化”。
同时,纵观近年,国内城市出现的“看海”谣言总是雷同,当某地城市内涝困局为谣言再次出现提供了充分理由时,谣言便从潜伏期中苏醒。平时它们或许驻留在某些人思想深处,当周围情形和第一次听到这个情形时相似,造谣者很快能他们回忆起来;亦或是在类似的情况下,人们的心理需求而引发了相似的谣言。
气象部门应当建立一套预警机制,当网上出现聚积议论某个天气过程或其引发的相关问题的时候,要能及时地捕捉到这种动向,并立即采取行动。当气象谣言产生,特别是“公认”信息已经出现,再力图还原真相,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越及时通过大众媒体公布权威信息,越能够使公众判断接近事实。同时,政府部门在发布辟谣信息时,一定要用词准确,并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以提升公众的辨别力,否则不仅效果适得其反,谣言更因辟谣而得到大众媒介这一渠道迅速大范围扩散。

2.加重处罚

我国法律对惩治网络谣言有相应的条规,但近期有法官公开表示,处罚过轻导致谣言频频产生。
《刑法》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公开报道中,还未有因编造散布气象谣言而获罪的案例。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散布谣言的处罚上限仅为拘留十日。
行业性法规中对媒体未作出相应规范,以《防震减灾法》为例,条款中仅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一项,而《气象法》中连要求媒体展开宣教此类最低要求的模糊条款都未涉及。
参考文献:
奥尔波特等著。《谣言心理学》,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