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汉英简析汉英翻译中译者思维切换方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47 浏览:97462
论文导读:究的突破口”。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因此翻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形式,还要抓住语言的内在机制的形式结构并切换思维模式。三、汉英思维模式及汉英语言结构思维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都是使用概念对世界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比较和概括等等,这在全人类是统一的。因此
摘 要: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探讨汉英思维模式与汉英语言结构,试图构建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切换模式,文章最后探讨了该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语言 思维 思维切换模式 汉英翻译
一、引言
由于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不同,中西民族也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模式。两者间的巨大差异也导致汉英两种语言的表达千差万别。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模式的转换(连淑能,2002)。因此研究翻译过程就必须考查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出发,通过对汉英思维模式和汉英语言结构的对比,尝试构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切换模式,并以汉语资料英译为例阐释该模式。

二、语言、思维与翻译

“言为心声”,思维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影响和决定语言。思维模式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也被叫作思维方式或思维定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翻译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司显柱(1999)认为:“翻译的内在规律仍在于人脑的思维。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译学研究的突破口”。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际活动,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因此翻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语言的表层形式,还要抓住语言的内在机制的形式结构并切换思维模式。

三、汉英思维模式及汉英语言结构

思维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都是使用概念对世界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比较和概括等等, 这在全人类是统一的。因此,英汉思维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詹朋朋,2000)。但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哲学背景、文化传统,因此也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模式。汉民族以散点统观整体,用辩证的方法在对立中寻求统一,讲究天人合一;喜欢将主观与客观交相融合,知、情、意融合在一起。由此,汉民族在思维上重感性、重综合、重意合。而英语民族在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等哲学思想和近代科学的影响下,形成了分析型、抽象型和客观型思维模式。由此,英语民族在思维上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也会在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篇上形成鲜明对比。
首先,在词汇上,汉民族在描述事物、说明问题时习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笼统抽象的概念。以物表感,状物言志,语言直观性强。如“越窑茶碗类玉类冰”中的“玉”和“冰”,给人一种光滑透明的感觉。而英语常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也体现了抽象思维的特点。如:“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hitherto the largest and most stirring appear tame and orderly to their ampler largeness and stir.”其中“largeness”和“stir”都表达抽象概念。
其次,在句法上,汉语句子注重整体表达效果,是典型的意合型句子。其中的各个成分靠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来组织,构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的结构。其意义或意群往往靠一系列的线性句法单位逐步加以展开叙述,这就犹如竹竿一样,信息内容是一节一节地通下去,也有人将之称为“流水型”句式(王寅,1994)。并且汉语句子常用省略结构,在英语中不可省略的连词、介词和主语在汉语中通常可以省略。如:“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宁波市区35公里。”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即“英语句子往往以形统神,以丰满的形态变化制约句子的格局,规定句界,组合程式严谨规范,是一种以限定动词为核心,控制各种关系的空间性树型构造”(申小龙,1988)。如:“There are days which occur in this climate,at almost any season of the year,wherein the world reaches its perfection,when the air,the heenly bodies,and the earth,make a harmony,as if nature would indulge her offspring.”该句子主句是“There are days”,四个分论文导读:态。结合上文提到的汉英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的思维过程可用一个思维切换模式来描述。(如下图所示)第一阶段是理解阶段,即用汉语思维对源语文本进行解读和重建,并在大脑中形成新的意义即新显意义。在理解阶段,译者用源语与原文作者进行交流,并对文本的语义、语法、语用、语篇、文化背景、体裁与修
句挂在主干上,并由连接词粘合在一起,此例充分表明英语句际之间形联意合、逻辑严密的特点。
最后,在语篇上,汉语语篇结构呈螺旋型,先把的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水到渠成。如:“剡溪发源于剡界岭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陵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该句前文一直在铺垫,直到最后才点出句子的主题。而英语语篇结构呈直线型,即主题句开门见山。常常先点出命题,再围绕命题直接发挥。如:“AMERICA does not repel the past or what it has produced under its forms or amid other politics or the idea of cast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es or the old religions.”不难看出,该句子开篇就突出所要表达的信息“AMERICA does not repel the past”,后面的部分用于修饰主题句。
综上,思维的共性为翻译中思维的切换提供了可能,而不同民族语言和思维的差异使得这种思维切换成为必要。

四、思维切换模式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信息加工转换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思维一直处于一个高度活跃的状态。结合上文提到的汉英两个民族的思维差异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的思维过程可用一个思维切换模式来描述。(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是理解阶段,即用汉语思维对源语文本进行解读和重建,并在大脑中形成新的意义即新显意义。在理解阶段,译者用源语与原文作者进行交流,并对文本的语义、语法、语用、语篇、文化背景、体裁与修辞等分析与解读。充分理解文本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懂得应该保留什么,丢弃什么,补充什么。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格式www.7ctime.com